原创 郑成功为何宁丢掉福建也要杀反清义士:决不允许奴仆杀死自己主人
创始人
2025-09-06 17:32:53
0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有趣且耐人寻味的话题:郑成功为何要斩杀反清义士。

大家都知道,在晚清时期,清朝有一位著名的保守派满人大臣刚毅,他曾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的财产,宁愿给朋友,也绝不给家中的奴仆。”

这句话出自大学士刚毅,他曾对人说过:“改革者,汉人之利,而满人之害也!我有产业,我宁愿赠与朋友,也绝不让仆人从中分一杯羹。”

尽管这句话是否真的出自刚毅口中还无法确认,因为这段故事出现在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中。

令人惊讶的是,早在200多年前,明朝的抗清名将郑成功竟然也说过类似的话,只不过他的表达更加直白且明确。

他曾表示,自己宁愿失去整个福建省,也不愿让自己的奴仆在杀害自己之后逃避惩罚。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福建南安的郑氏家族最早由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开始发迹。

到了明朝末期,郑芝龙已经成为中国沿海最大规模的海商集团的领袖;等到明朝灭亡时,郑芝龙更是成为了南明隆武小朝廷最具权势的人物。传说在郑芝龙的巅峰时期,他曾拥有一支达到20万人的庞大军队。

然而,郑芝龙的政治眼光较为短浅,当清朝发出招降时,拥有强大军队的郑芝龙竟然选择了投降。

郑芝龙的长子郑成功对父亲的投降感到极度不满,于是决定单独带领一支部队继续进行反清斗争。

公元1647年,也就是清朝顺治四年,郑成功正式起兵反清。

接下来的几年,郑成功的军队和清朝军队在福建和广东两省进行了艰苦的拉锯战。

在这段时期,郑成功的主要敌人便是清朝闽浙总督陈锦。

陈锦,字天章,辽宁锦州人,最初曾是明朝辽东的军官。

他最早担任明朝辽东的都司,是祖大寿的部将。

在1631年,祖大寿带领部队投降了皇太极,而陈锦也随之投降了清朝。

之后,陈锦与祖大寿等原明朝辽东军官被皇太极编入了八旗汉军,陈锦隶属于正蓝旗,并被授予了佐领的职务。

不同于祖大寿在投降后迅速沉寂,陈锦则在清朝入主中原的过程中屡次立下战功,逐渐成为清朝的一员猛将。

他先是担任登莱巡抚,负责应对明朝的散兵和反清武装,后来更是被提升为操江总督,成为洪承畴的得力助手。

陈锦的晋升速度可见其在清朝阵营中的突出表现。

当郑成功起兵反清后,福建民众纷纷响应,局势对清朝极为不利。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清朝决定派遣陈锦前往福建,专门对付郑成功。

陈锦确实不凡,他在担任清朝闽浙总督的五年中,虽然未能完全击败郑成功,但屡次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陈锦能够在“人生地不熟”的福建站稳脚跟,与他采取的残酷治理方式密切相关。

因为陈锦明白,他和清军在福建的地位并不稳固,福建的百姓对他们并不亲近,甚至连方言也听不懂。

为了立足,陈锦采取了极端残暴的手段。

例如,在攻打建宁时,陈锦命令清军纵火焚烧了十万多户百姓的家园,致使许多无处躲藏的建宁百姓葬身火海。

当时,江苏太仓的诗人沈受宏在诗中写道:“满城十万户,无一存妻孥。”

而在攻打同安时,由于郑成功的军队抵抗异常顽强,清军攻破同安后,陈锦命令屠城。

正是这种残暴的做法,让陈锦成为了郑成功最为头疼的敌人之一。

为了对抗陈锦,郑成功采纳了部下的建议,悬赏重金公开征集陈锦的人头。

原本这是无奈之举,但谁料由于陈锦的残忍,竟导致他的贴身仆人联合起来刺杀了他。

据清朝《刑部尚书刘昌题为审拟谋杀陈锦凶手事本》披露,陈锦的八个仆人,在杀死陈锦后逃向郑成功所在的控制区。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并不是郑成功许诺的奖赏,而是严酷的惩罚。

郑成功为什么要斩杀这些帮助他刺杀陈锦的仆人呢?

郑成功给出的解释非常严厉,他认为仆人背叛主人是大逆不道,若不加以惩治,岂不是纵容天下仆人弑杀主人?

在临刑前,这些仆人向郑成功求情,希望他能宽恕一死,以此鼓励更多人投奔自己的阵营,从而让福建可以不战而胜。

然而,郑成功却坚定地表示,拿下福建的事情,不仅关乎一时的私利,而是为了树立长远的公义。他宁愿放弃眼前的胜利,也不能容忍这种奴仆弑主的行为。

郑成功的这一行为,是否与晚清刚毅的“宁与朋友,不与家奴”有几分相似呢?

郑成功做出这种在现代人看来似乎匪夷所思的决定,根源在于明末清初全国范围内的“奴变”运动。

所谓“奴变”,简单来说,就是当时的奴仆们意识到,随着清军入关和明朝灭亡,自己迎来了翻身的机会。

于是,几乎全国各地的奴仆都发动了反对原主人的“军事行动”,并瓜分了原主人的财产和土地,甚至残害主人家族的成员。

比如,徐霞客家族在这一“奴变”运动中差点被屠戮殆尽。

因此,作为出身富贵的郑成功,他非常坚决地认为,自己宁愿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失败,也绝不能容忍奴仆公开弑杀自己的主人。

郑成功的选择,反映了他对于“奴变”现象的强烈反感,他的行为也展示了历史局限性的深刻影响。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U22国足的辉煌时刻:7-0大... 在刚刚结束的U23亚洲杯预选赛第2轮中,中国U22国足以7-0的惊人比分战胜了北马里亚纳群岛,这场比...
辽宁省博物馆以260余件(组)... 沈阳5月18日电 (记者 韩宏)“山海有情·大漠鸣沙——在辽宁遇见敦煌”敦煌文化特展18日在辽宁省博...
原创 若... 关羽、张飞、马超、赵云,这四位三国时期的猛将,凭借着各自无与伦比的武勇和卓越的战斗技巧,成为了那个时...
殷商玉文化引大咖赴安阳 本报讯(记者 李林 陈浩)5月15日,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的殷商玉文化研讨会暨...
原创 老... 在那个被历史轻柔拥抱的十九世纪,日本,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国度,正悄然经历着一场由内而外的变革。那是一...
原创 赵... 历史之谜 | 杯酒释兵权的宴席 公元961年七月初九,宋太祖赵匡胤举行了一场充满权谋与复杂兄弟情感...
原创 江...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满江红》中表达了中华民族对“靖康之难”的深切...
原创 朱... 咱都知道,朱元璋能打下大明江山,郭子兴可是个绕不开的关键人物。郭子兴是定远富户,家底厚实,平日里就爱...
原创 帖... 在历史的长河中,统治者的决策往往能左右一个时代的走向。帖木儿(又名铁穆耳),作为蒙古帝国的重要统治者...
原创 岳... 前言 东汉末期,中原大地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战火四起,百姓苦不堪言,盗匪猖獗。在这样一个乱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