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匡胤死于斧声烛影,赵光义到底是不是凶手?司马光一语道出玄机
创始人
2025-09-06 07:03:01
0

公元976年,宋朝的皇宫内,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举行,宫殿中弥漫着香气和欢声笑语。突然,在宫外守候的宫女们瞥见屋内的两位权贵人物在烛光下靠得越来越近,窗帘的影子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吞噬一切。就在这时,其中一位人物突然从身旁抽出一把闪亮的斧子。小宫女们几乎能听到斧刃劈砍的声音。紧接着,晋王赵光义大步走出,带着冷峻的神情。那一晚,宋太祖赵匡胤去世,赵光义继位,成为宋太宗。自此,宋朝的历史上便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赵匡胤究竟死于斧声烛影?赵光义,真的就是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凶手吗?

回望唐朝末年,黄巢起义风起云涌之时,投机分子朱温趁机崛起。他迅速投向唐政府,掌握了实权,并在推翻唐朝后自立为帝,创立了后梁。五代十国的乱世,随即拉开序幕。各地军阀你争我夺,政权更迭不断,后晋、后唐、后汉、后周一个接着一个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正如俗话所说:“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巧妙的政治手腕,带着赵匡胤从左打右攻,逐渐成为了后周政权中的重要人物。

随着郭威的即位,赵匡胤父子俩在朝廷中的地位也逐渐稳固。郭威虽然身具雄才大略,但天命难违,未能享受长久的帝位。在他去世后,内侄柴荣继位,柴荣大力拓展疆域,以唐太宗为楷模,志在恢复中原的统一。赵匡胤跟随柴荣征战四方,屡立战功,逐渐获得了柴荣的深厚信任。在赵普的策划下,赵匡胤最终掌握了实权。然而,柴荣英年早逝,留下年幼的继承人,这使得赵匡胤的命运发生了转变。

一日,赵匡胤接到宰相的命令,准备北上平定乱事。途中途经陈桥驿,一群彪悍的汉子突然将一件精心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局面,赵匡胤无奈地接受了。他明白,自己的命运已然发生了转折。在弟兄们的“好意”下,他只得回师朝廷,逼迫年仅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禅位给自己。如此兵不血刃,宋朝的大业就此开启。

赵光义,原名赵匡义,为了避开与兄长赵匡胤名字相似,他改名为赵光义。若真如他所愿,能够登上帝位,恐怕连自己的名字也无法随意使用了。或许,赵光义在改名时心中早已泛起不满之情。史书中对赵光义的评价一直不高,许多野史和演义作品将他描绘成一位心狠手辣、篡位的皇帝,甚至有传言称他弑兄、杀侄、逼弟。赵光义真的是如此残忍无情吗?

赵匡胤去世时,确实留下了一个大儿子,且当时他已年逾二十。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兄终弟及的情况本就非常罕见。皇位的更替引发了许多民间的猜测与议论。野史中普遍认为赵匡胤是非正常死亡,指责赵光义弑兄。然而,史书中并未提及赵匡胤的遗体上有任何伤痕,这又引发了有关他是否被毒死的猜测。

《宋史》以及《续资治通鉴长篇》中均有记载,赵光义并未谋害兄长。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在临终时与赵光义订立了金匮之盟,约定赵匡胤去世后,皇位应传给赵光义,而赵匡胤的儿子则应在赵光义百年之后继位。这个协议意在确保宋朝政权的平稳过渡,不至于因为年幼的继承人而导致政权动荡。赵普六年后才将这一约定公之于众,或许是为了平息外界的纷纷扬扬之言。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正史往往会经过皇帝的审定,许多秘闻和真相常常被掩盖在尘封的往事中。民间流传的野史往往更具吸引力,八卦之事总能引发人们的兴趣。而这一切,都让“斧声烛影”与“金匮之盟”成为了历史上的两大谜团。

金匮之盟或许只是赵普为了讨好赵光义,封堵民间的流言蜚语所设的计策。毕竟,赵匡胤开国之君,岂能任由母亲临终时的遗命左右政权。然而,五代时期的动荡局势,早已让赵匡胤心有余悸。与其将皇位传给儿子,他更希望确保赵家族的安全,让儿子能够健康成长,继承江山。当赵匡胤即位时,他的大儿子还只是个幼童,自己也在征战中难以预知寿命。因此,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的想法不难理解。

赵匡胤不仅重用赵光义,还将其封为亲王,负责皇都开封的管理。随着赵匡胤逐渐意识到儿子已经长大,赵光义却已经拥有了强大的支持与实力。当时的局势已然发生了变化,若再封儿子为太子,显然是徒劳无益,甚至可能带来更大的政治风波。宋太祖虽然心中有所不甘,但未能如愿调整朝局,命运终究无法抗拒。

据司马光在《续资治通鉴长篇》中的记载,开宝九年十月,赵匡胤召见弟弟赵光义共饮美酒。酒过三巡后,赵匡胤突感身体不适,翌日便辞世。宋皇后立即指示太监去找赵德芳,却不料,迎来的是赵光义。她向赵光义哀求,母子未来的命运全在此时这位未来帝王的手中。赵光义温和地回应道:“大家共同富贵”,一派和谐美满的景象。

从赵光义继位后的平稳局势可以看出,朝廷对于兄终弟继并未感到惊讶,也没有人怀疑赵匡胤的死因。然而,流言却一直困扰着赵光义。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以及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早逝,这让民间对他充满了偏见和猜测。甚至有故事传言,某位相士看到一名男子挑着两个幼童,随口说道:“世人都道天子少,今见天子一担挑。”这个故事的含义与金匮之盟相似,暗示着赵光义与赵匡胤都拥有天子之相。他没有弑兄杀侄。

赵光义去世后,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而他的后代,直到六世孙赵构迁都临安,建立了南宋朝廷时,仍然没有直系后代继位。赵光义的后人大多随徽宗和钦宗北上,最终赵构将皇位归还给了赵匡胤的血脉。这一切的巧合证明了历史的无常,争与不争,终究是命中注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岳... 有史料记载,当初南宋与金国谈和时,金国提出了一个条件:南宋必须杀掉岳飞。有人认为这是岳飞被杀的直接原...
请进来的油画 | 中央美术学院... 11月21日,“请进来的油画——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教学成绩回顾展”开幕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
为何利物浦连续两场3球落败?背... 在英超第12轮的比赛中,利物浦以0-3不敌诺丁汉森林,这场失利不仅让球迷感到失望,更是让他们回忆起了...
这家A股公司,宣布重大资产重组... 每经编辑|张锦河 11月21日,光库科技(300620,股价110.50元,市值275.34亿亿元...
原创 一... 《——【·前言·】——》 一块白花花的银子能有多大威力?在明清两代,它能让帝国称霸东方,也能让王朝顷...
原创 曹... 自古红颜多薄命,今天我们要讲的便是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的悲剧故事。毫无疑问,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
原创 刘...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崛起。刘备帐下的将领众多,其中关羽和张飞更是声名赫赫,威震四方。...
自民党深夜开会反思,闭口不提驱... 随着各方反应持续发酵,日本执政党的自民党也再难按捺内心的焦虑,其成员在深夜紧急召开会议,结论是“必须...
原创 从... 蓝玉是明朝开国时期的杰出将领,以其勇敢、机智和卓越的战功而闻名。在明朝建立后的初期,蓝玉指挥的远征军...
原创 战...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群雄割据、英雄辈出的年代,许多杰出人物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涌现,成为了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