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白花花的银子能有多大威力?在明清两代,它能让帝国称霸东方,也能让王朝顷刻崩塌。
600年时间里,中国吸走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白银,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银仓"。
可谁能想到,这东西既能让你荣华富贵,也能让你家破人亡。
明清两朝为啥对白银如此痴迷?这些银子又是如何把两个强大帝国一步步拖进深渊的?
1368年,朱元璋登基后干的头一件大事就是“改货币”。他看元朝就是因为纸币印太多才完的,所以打定主意要搞出个新花样。
老朱推出了"大明宝钞",这就是明朝版的人民币,配合铜钱一起用。他还下了狠命令:全国上下禁止用白银做买卖,谁敢私藏白银就治罪!
老朱为啥这么恨白银?道理很简单。元朝留下来的银矿没几个能开采的,国库里白银少得可怜。
朱元璋想得明白,货币发行权必须牢牢攥在朝廷手里。白银这东西从国外流进来,朝廷管不住,万一哪天断了供应,整个国家的经济不就瘫痪了?
想法挺好,现实很残酷。大明宝钞刚发行那几年还行,老百姓拿着纸币能买东西。可朝廷缺钱的时候就拼命印钞票,印着印着就不值钱了。
你说一张纸能换一石米,结果过两年只能换半石,再过两年连二两都换不到。老百姓又不傻,纸币越来越不值钱,谁还愿意拿着它当宝贝?
民间开始偷偷用白银交易。商人做大买卖不敢用宝钞,地主收租也要白银。朝廷派人抓,根本抓不过来。
到了1436年,连朝廷自己都撑不住了,江南那边收田赋直接改成收银子。宝钞从此变成废纸,明朝的货币体系彻底崩了盘。
转机来得特别突然。1565年,西班牙人在美洲挖到了大量银矿,银子多得用不完。
他们开了条马尼拉大帆船航线,把美洲白银一船船运到菲律宾,再从那儿流进中国。
为啥银子都往中国跑?因为在欧洲,一两银子能换六两铜钱,在中国能换八两甚至十两。这个差价太诱人了,商人们疯了一样往中国运银子。
1567年对明朝来说是个关键年份。隆庆皇帝宣布开放海禁,外国商船可以合法来中国做生意了。
这一开放不得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在国外卖得贵,外国人只能用白银来买。
全世界的银子开始疯狂涌入大明帝国,中国变成了一台"全球白银收割机"。
1581年,张居正搞了个大改革,叫"一条鞭法"。简单说就是把各种税收全部合并,统一用白银来交。
这下好了,白银从民间的交易工具变成了朝廷认可的法定货币。老百姓交税用银子,朝廷发饷也用银子,整个帝国的经济完全建立在白银基础上。
接下来的一百年里,大约有3.3亿两白银流进了中国。
这些银子支撑起了明朝的军事开支,万历皇帝靠这些银子打赢了"万历三大征"——平定宁夏叛乱、抗击日本侵朝、镇压播州叛军。
江南地区因为白银充足,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苏州、杭州、南京变成了世界级的商业城市。整个帝国看起来富得流油,谁也没想到危机已经埋下了。
17世纪初,好日子突然到头了。美洲的银矿开采了几十年,产量开始下降,西班牙国内也缺钱,直接禁止白银出口。
日本那边也出事了,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不准白银流出。两个主要的白银来源同时断掉,中国市场上的白银立马紧张起来。
白银越来越少,价格自然就涨。原来一两银子能换一千文铜钱,现在只能换七八百文。老百姓手里的铜钱贬值了,但朝廷收税还是按银子算。
这就要命了,农民本来交一两银子就行,现在得拿更多的铜钱才能换到一两银子。税负一下子加重了好几成。
朝廷的日子更难过。国库里银子越来越少,边疆打仗要钱,官员发饷要钱,修河道修城墙也要钱。
崇祯皇帝天天愁得睡不着觉。他想加税,可老百姓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了。军队拿不到饷银,士兵就开始逃跑。边关守不住,关外的满清八旗虎视眈眈。
民间更是一片混乱。商人和地主家里有银子的,开始把银子藏起来,不肯拿出来流通。市面上流通的白银越来越少,经济活动几乎停摆。
陕西那边连年旱灾,农民交不起税,吃不上饭,纷纷揭竿而起。李自成带着农民军一路打到北京城下。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276年的江山就这么没了。
史书记载明朝亡于党争、亡于腐败、亡于天灾,可追根究底,白银供应的中断才是压垮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没了银子,国家机器就转不动,再强大的帝国也得散架。
清朝入关后,很快学会了明朝那一套。1685年,康熙皇帝开放海禁,广州十三行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窗口。
外国商人带着白银来买中国货,白银又开始大量流入。到了乾隆年间,海外流进来的白银达到2.6亿两,这些银子支撑起了"康乾盛世"。
清朝皇帝们完全没吸取明朝的教训。他们继续把国家经济建立在外来白银的基础上,觉得这买卖稳赚不赔。
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在欧洲卖得贵,外国人年年拿银子来买,国库充盈,天下太平。
18世纪末,情况开始不对劲。英国人发现跟中国做生意总是亏,他们买中国货花的银子,远比中国买英国货的银子多。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人想出了个损招——往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这东西一上瘾就戒不掉,中国人买鸦片的银子越来越多,白银开始从中国往外流。
19世纪,清朝迎来了最黑暗的时期。美洲银矿产量再次下降,流入中国的白银越来越少。鸦片战争打输了,清朝要赔款。
英法联军来了,赔款。八国联军来了,还得赔款。加起来赔了13亿两白银,这几乎掏空了清朝两百多年积累的家底。
白银大量外流,国内市场上银子越来越贵。老百姓用铜钱,朝廷收税用银子,这个差价让农民苦不堪言。
沿海地区因为鸦片贸易,白银流失最严重。朝廷想禁烟,可英国人用大炮告诉他们:你禁不了!
白银枯竭导致财政彻底崩溃,连军饷都发不出来。太平天国、捻军起义此起彼伏,清朝摇摇欲坠,最终在1911年彻底倒塌。
明清两朝600年历史,把白银的威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白银能让帝国富甲天下,也能让王朝顷刻崩塌。
两个朝代都犯了同一个错误:把国家命运押在了外来的白银上。
这段历史给后人最大的教训就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体系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经济命脉不能依赖外部供应。要不然,再强大的帝国也会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