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毛主席在杭州与工作人员王芳探讨阅读的意义时,随口问道:“你读过《三国演义》吗?”
王芳回答说:“读过。”
毛主席紧接着又问:“那你读过陈寿的《三国志》吗?”
王芳回应:“也读过!”
听到这里,毛主席不由得高兴地称赞道:“看来你读了不少书,那么你对关羽这个人物有什么看法?”
王芳沉思片刻后回答:“关羽确实是一个武艺超群、情义深厚的人物,但他也有傲慢自大的缺点。”
毛主席听后哈哈一笑,赞同地说:“看来你对关羽的研究颇有见地。那么我再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关羽的姓是什么?”
面对这样的问题,王芳毫不犹豫地答道:“关羽当然姓关。”
毛主席却摇了摇头说道:“关羽其实不姓关,他的姓是‘关’的意思,‘羽’是他的名字!”
说完,毛主席便开始讲述关羽的传奇故事。
原来,关羽的真名叫冯贤。他在自己的故乡解州,是一个极具侠义之心的人,英雄气概十足。有一次,他目睹一个恶霸在乡间横行霸道,愤怒之下便将其杀死。然而,冯贤知道这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麻烦,于是决定逃走。
当冯贤逃到潼关时,天还未破晓,关门还未开启。他焦急地等待着,终于等到天明,准备出关时,却发现守关的士兵对每位试图出关的百姓进行逐一询问姓名。原来,当时有规定,所有出关者必须进行登记。
这个规定让冯贤左右为难,排在队伍中的他快要轮到自己出关了,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报上自己的名字。此时,冯贤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关门上,灵机一动,决定冒险说自己姓关。然后,他又抬头望向天空中飞翔的鸟儿,心中希望能像它们一样自由飞出这道关口。
于是,当轮到他登记时,他报上了姓关、名羽,顺利通过了关口。之后,冯贤跟随刘备征战四方,并一直使用关羽这个名字。
王芳听完毛主席的故事后,心中有些疑惑,问道:“主席,您刚刚讲的这些故事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啊?”
他迫切想知道这个故事的来源。毛主席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反而留下了一道课题给王芳:“你去查查其他资料,看看是否有类似的记载。”
毛主席的学识渊博,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他都大量阅读,并能熟练运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给予了他许多启发。
那么,关羽的名字由来,你知道来源于哪里吗?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素材来源:《毛泽东读《三国》》的深刻启示。
大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