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浦东美术馆敞阔的现代化展厅,看着米勒《拾穗者》、梵高《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高更的《塔希提的女人》、莫奈的《夏末的干草堆》等一众世界名作依次上墙,在射灯下呈现出暖暖的微光,来自巴黎的奥赛博物馆主席学术顾问斯特凡纳·盖冈露出欣慰的笑容。今年6月中旬,为浦东美术馆年度大展“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布展,作为此次展览策展人的他专程来到上海。这是奥赛博物馆有史以来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展览,全球仅此一站,百余件展品跨越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构成西方艺术史上由古典通往现代的关键篇章。
盖冈是第二次来到上海,上一次是2012年为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举办的“米勒、库尔贝与法国自然主义: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展”而来。限于紧张的工作日程,这次他遗憾没能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去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之外的上海,但他坦言“觉得这是一座令人着迷的城市”“我特别喜欢中国艺术”。
走过浦东美术馆为展览复现的奥赛博物馆标志性钟楼,隔着镜厅大片的落地玻璃眺望蜿蜒的黄浦江和对岸壮阔的外滩万国建筑群,在顶楼天台蓦然瞥见东方明珠与陆家嘴“三件套”,盖冈不时流露出惊叹与赞许的表情。对于馆内的展陈空间,盖冈甚至用“震撼”来形容,认为这给很多作品的对比排放、互相对话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他相信奥赛带到上海的这个展览能让中国公众与法国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