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语法”国际学术会议在里加举行 中国学者带来新视角
创始人
2025-11-23 05:01:13
0

新华社里加11月22日(记者陈玉芬) 19日至21日,国际学术会议“时间语法:跨文化的本体与实践”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以线上方式举行。来自中国、拉脱维亚、美国英国斯洛文尼亚西班牙丹麦印度韩国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的数十位学者围绕不同文化、精神哲学传统和社会实践中时间概念的理解,进行跨学科的学术对话,探讨时间如何塑造人类社会的制度、伦理与日常生活。

不同的时间理解模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体验、仪式、伦理和世界观。本次大会组委会主席、拉脱维亚大学人文学院亚洲研究系主任、中国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卡斯帕斯·克拉芬斯说,比较不同文化对时间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彼此的历史和生活方式,本次会议就是此类对话如何促进文明交流的一个例子。

拉脱维亚大学校董事会主席、拉大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物理学家马尔西斯·奥津什在开幕式主旨发言中比较了爱因斯坦亨利·柏格森在时间理解上的差异,展示了自然科学与人文思想在时间问题上的交汇与分歧。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则从跨学科视角,讨论了“时间是什么”“人如何置身于时间之中”等问题。据介绍,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洲的20多个国家超80位学者在本次国际学术会上发言或发布论文。

克拉芬斯说,中国学者积极参与,贡献了有理论深度和全球视角的研究,“从社会加速与自由,到马克思对时间的再思考,再到‘先生’一词历史演变所体现的社会变革等,他们的工作既丰富了国际学术对话,也展示了中拉学术合作的实力。”

这是“时间语法:跨文化的本体与实践”国际会议线上会场截图。

会议组委会成员之一、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立华介绍说,中国学者在会议中表现活跃,带来了多项立足中国经验又面向国际学界的研究成果。克拉芬斯所说的“先生”演变,是指华南师范大学两位参会者以“先生”概念在近现代的演变为主题,考察“先生”称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概念演进,借此展现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时间意识、人物形象重塑之间的复杂关联。

克拉芬斯对记者说:我最自豪的是真正实现了跨学科和跨文化对话。物理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和宗教学者在这里都以平等的方式相互交流。从韩国的道德与时间和谐观念到尼日利亚伊博人的历法实践,从气候危机背景下对万物有灵论时间性的探索,到中国对社会转型和时间意识的分析,“时间语法”会议在全球视角的多样性方面有所突破。

谈到近年来中国和亚洲学者在全球范围内文明交流互鉴与人文对话中的广泛参与和不同视角,奥津什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事物和事件有不同的看法。这些观点,乍一看似乎矛盾,实际上是互补的,拓宽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交流使每个人对世界的感知更加激动人心和丰富多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号... 林冲,这位被称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英雄,曾是宋朝一位备受尊敬的武将。他的生活曾经一度顺风顺水,担任重要...
原创 三... 古人曾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如今,这句话似乎有些过时了,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很多问...
“苏妲己”娜然性感写真!混血美... 谈到著名女星娜然,大家一定想到《封神》三部曲《异人之下》中的那位混血美女。 娜然(Naran),1...
原创 一... 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中,发生了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解放军的一个营在行军途中路过某个阵地,被著名...
“时间语法”国际学术会议在里加... 新华社里加11月22日(记者陈玉芬) 19日至21日,国际学术会议“时间语法:跨文化的本体与实践”在...
爱艺术爱上海(第三季)丨斯特凡... 穿梭于浦东美术馆敞阔的现代化展厅,看着米勒《拾穗者》、梵高《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高更的《塔希提的女...
原创 俄... 俄甩历史铁证,日本若再狂,1945年悲剧恐重演。 俄罗斯外交部这记“历史回旋镖”,精准砸中了日本右翼...
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 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日前公布。记者从福建省文物局获悉,吴厝吴石故居名列其中。此前造访位于...
坦赞铁路绘画展将亮相坦桑尼亚 本报讯(记者 金瑶)一条“长虹”跨越远方山水,一群建设者携手开拓通途,一片友谊之花在丛林间绽放……坦...
原创 神...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朝代更替、兴衰变迁早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常态。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