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皇帝和天子是一个意思吗?汉代有皇帝三玺、天子三玺,二者不一样
创始人
2025-09-05 22:33:03
0

改写后的文章:

今天我在看一部古装剧,看到皇帝下达命令时,只需轻轻一扣玉玺,帝国的臣民、甚至周围的蛮夷都能接到这个命令,命令随即生效。然而,回到秦汉时期,皇帝并不仅仅拥有那传说中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和氏璧玉玺(关于这枚玉玺的存在与否至今仍有争议)。在当时,皇帝为了更好地应对内外的各种需要,创造了一套名为“皇帝三玺”和“天子三玺”的制度,这种六玺制度背后隐含着一个重要的概念:皇帝与天子,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一、玉玺的神圣性

在先秦时期,“玺”是印章的统称,并没有特别的尊卑之分。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皇帝制度,他才决定将皇帝的印章独立称为“玺”。由于这枚玉玺“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因此它被尊称为“玉玺”。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和氏玉玺,不过至今学界仍有争议,这枚玉玺是否真是和氏璧雕刻,甚至是否存在这枚传国玉玺。

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将“皇帝玺符节”交给了刘邦,这是印玺制度首次通过转交的形式确立了朝代更替。这一举动标志着秦朝确实有一枚专属的国玺,至此以后,玉玺便成为了国家权力的象征。进入汉代后,曾因“行淫乱”而被废除的海昏侯刘贺,他的辅政大臣霍光曾列举了上千条刘贺的罪行。在其中有一条就提到:“受皇帝信玺、行玺大行前,就次发玺不封”,意味着刘贺在大行皇帝的棺椁前接受了皇帝的信玺与行玺,象征他继承了大统,但刘贺却没有妥善安放玉玺,反而随意玩弄,侮辱了玉玺的神圣性。因此,霍光认为刘贺并不配做皇帝。这一事件首次揭示了秦汉时期并非只有一枚玉玺,而是有多枚玉玺的情况,从而揭开了“秦汉六玺制度”的面纱。

二、六玺制度的形成

在许多古装剧中,皇帝似乎只拥有一枚玉玺,随时加盖玉玺来发布命令。但实际上,秦代不仅确立了这一制度,汉朝也继承了这一制度并加以发扬。秦代规定,皇帝的印玺制度包含六颗印章,而汉朝则继续沿用并完善这一制度,规定“乘舆六玺,秦制也,汉遵秦不改”。这六枚玺分别是:皇帝三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和天子三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这六玺合起来,才真正象征着帝国至高无上的权力。

所谓“皇帝之玺”和“天子之玺”是皇帝个人佩戴的印章,是他身份的象征。而其他四枚玺则存放在符节台,由专门的人员负责保管。由于四玺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频繁使用,它们类似于现代的公章,因此它们被存放在一个公共场所,随时准备使用。每当皇帝需要发布命令时,决策机构就会根据皇帝的指示拟定诏书,然后前往符节台加盖相应的玺。因为这些玺被使用频繁,因此容易被仿制。尽管汉代严禁伪造玉玺,一旦发现仿造者会被斩首,但仍然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铸造假玺,伪装成正统。

在秦末时,占据南海的赵佗自称南越国王,反秦称帝。尽管汉朝统一南越,但南越始终保持相对独立。赵佗与其继任的赵胡父子模仿中原皇帝,刻制了属于自己的“六玺”。到了三代南越王赵齐婴时期,为了避免六玺被私藏并引起天朝的征讨,他将六玺藏了起来。今天,考古学家在广州发掘出的赵胡的墓葬中,发现了一枚金制的“文帝行玺”,其形制与中原皇帝的六玺几乎相同,显示了南越王朝试图与天朝争锋的野心。

三、六玺的实际应用

那么,皇帝的六枚玉玺有什么不同呢?简而言之,皇帝三玺加盖的文书主要是面向帝国境内的郡县制下的臣民,而天子三玺加盖的文书则面向周边的藩国。比如,《续汉书·舆服志》中记载,天子三玺的用途非常明确:“天子之玺”主要用于加盖发往藩国国王的国书;“天子行玺”则用于加盖发往藩国国王和重臣的册封书;而“天子信玺”主要用来征召外国的藩兵协助作战或邀请外国的名人来朝。

相应地,皇帝三玺的应用也有所不同。由于汉代境内有诸侯国,皇帝之玺通常用于给诸侯国国王的书信;皇帝行玺多用于册封诸侯王或赏赐臣下;而皇帝信玺则用于征召兵力或邀请名人等事务。在《隋书·礼仪志》和唐代的《唐律释文》中,亦有类似的记载,证明了唐代使用皇帝三宝与天子三宝的做法。

四、六玺引发的讨论

那么,为什么皇帝要拥有这么多玉玺呢?这背后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历史问题,也就是今天常常被忽视的“天子”和“皇帝”的区别。表面上看,秦汉时期的天子与皇帝是同一个人,但事实上,他们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区别。在古代,皇帝和天子有着明显的区分。简单来说,皇帝是郡县制下的总长官,统治范围仅限于中央派遣官员管理的区域,而天子则是天下四方的主宰,他所统治的领域包括华夏和蛮夷。

“天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诗经》曾有“明明上天,照临下土”的诗句,意思是上天通过天子来管理天下,所以只要是天空照耀的地方,都是天子的领土。周代通过五服制度,将天下的所有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确保了无论是否直接统治,天子都可以通过这一制度来管理各地。直到秦始皇时期,修建了长城,国家的边境变得明确,天子和皇帝的界限也逐渐清晰。尽管秦始皇的郡县制只能在内地有效,但他依然保持了“天子”这一称谓,用以统治无法直接控制的蛮夷地区。

因此,六玺制度的出现,实际上是为了区分皇帝和天子的不同职能,在国内,皇帝以皇帝身份治理郡县,而在与外国交往时,皇帝则以天子的身份出现。由此可见,秦汉时期的六玺制度不仅是一种印章的制度,更是天子与皇帝身份差异的体现。

文史君说

印玺作为秦汉时期发布命令的重要凭证,其背后隐含的皇帝与天子之间的区别,揭示了古代统治结构的复杂性。特别是在六朝、隋唐时期,天子和皇帝的区分更加明显,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元明清时期,随着华夏的领土扩展和文化的融合,天子与皇帝的界限逐渐模糊,天子逐渐成为皇帝的祭祀称谓。

参考文献:

黎虎:《汉代天子三玺在外交中的运用》,《河北学刊》2016年03期。

阿部信幸:《魏晋南北朝皇帝玺管窥:玉玺、金玺与“传统”的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历史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年代之一。这个时期不仅因其独特的历史事件和精彩的战役...
原创 故... 故宫是一个历经六百余年风雨的建筑群。作为老建筑,需要时不时进行修缮,否则,老建筑就会在自然力量的侵蚀...
原创 外... 在之前的讨论中,作者与大家分享了清朝区划调整的一些历史故事,比如清朝设立的五大镇守将军以及实施改土归...
原创 女... 公元1125年,在西夏和宋朝的默契支持下,金国成功地消灭了辽国。继而,公元1126年,金国一扫后顾之...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几乎没有哪个朝代的国运能够持续超过三百年。这种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
原创 原...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13世纪的蒙...
原创 8...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他的名字几乎与强大和征服划上等号。作为蒙古的伟大统治者,成吉...
朱元璋长子朱标,有没有可能是朱... 在漫长而波谲云诡的封建王朝历史中,皇室内部的权力争斗与亲情纠葛总是演绎出无数令人唏嘘的故事。明朝初期...
原创 为... 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篡位帝王之一。他通过一场黄袍加身的戏剧性事件,巧妙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最终...
原创 大... 1424年,朱棣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把姚广孝递交的最后一份奏折交给了自己的孙子朱瞻基。姚广孝在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