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涌现出众多勇猛的武将,而其中那些具有宁死不降气节的英雄,尤为令人敬仰与称赞。正如吕布,虽然他武艺超群,却因其多次易主的历史而饱受争议,甚至在被曹操俘获之后,吕布的第一反应竟是求饶。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文要介绍的三位猛将,他们的忠诚和坚贞令人深刻印象。
一、高顺
高顺是吕布麾下的得力将领,随吕布征战四方,屡立战功。他直属部下虽然只有七百人,但其铠甲兵器整齐精练,部队作战时展现出极强的战斗力。高顺指挥下的部队,凭借强悍的攻击力,常常能够迅速攻陷敌方阵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因此,他的部队被誉为“陷阵营”。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吕布趁刘备东征袁术之际,袭取刘备的根据地下邳,成功占领徐州之地。三年后,高顺与吕布等人攻破沛城,彻底击败刘备军,俘虏了刘备的妻儿,使刘备最终投靠曹操。
然而,同年九月,曹操亲自东征吕布,吕布接连败北,最终退守下邳。在曹操逐步包围下邳城后,城池于十二月被攻破。高顺与陈宫被叛将侯成、宋宪、魏续捉拿。面对曹操的逼迫,高顺坚持不降,保持沉默,最终与吕布、陈宫一同被斩首,并将其首级悬挂在许都城门前示众。
二、张任
张任出身于一个并不显赫的家庭,但凭借勇武和良好的品行,他在年轻时便受到刘璋的重用,担任从事。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张任为“少有胆勇,有志节”,可见其英勇与忠诚。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进攻刘璋,占领涪县,张任被任命为抵抗刘备的主将,指挥刘璝、泠苞等人守卫各地。然而,这些将领却相继败退,张任只能退至绵竹。刘璋任命李严为护军,指挥张任等人防守。然而李严却背叛投降刘备,导致绵竹失守。张任再次退守雒城,并与刘璋之子刘循共同守城。
刘备最终围攻雒城,张任领兵出城迎战,在雁桥展开激烈的战斗,不幸被俘。刘备欣赏张任的忠勇,曾劝他投降,但张任严词拒绝,最终被刘备杀害。临终时,刘备为他的忠诚叹息不已。
三、庞德
庞德(?-219年),字令明,来自南安郡的一个普通家庭。他原是马腾麾下的一名武将,随马腾征战多年,屡立战功,勇冠三军。马腾被曹操征召为卫尉后,庞德归附于马超。马超败北后,庞德与他一同投奔张鲁,之后马超归降刘备,而庞德继续效力于张鲁,直到曹操平定汉中,庞德才归降曹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关羽北伐襄樊期间,庞德与关羽展开激烈对抗。一次射箭,庞德精准地射中关羽额头。庞德常骑白马作战,军中士兵称他为“白马将军”,关羽的军队对他极为忌惮。然而,关羽凭借水淹七军的战略成功俘获庞德及其大军。在庞德被俘后,关羽劝他投降,并提到可以接纳他为将军,但庞德坚决拒绝,不愿降服。最终,庞德为守忠诚之节,被关羽斩杀,关羽在此举后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