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初延撰写了《谷牧: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为国奉献一生,儿子是解放军少将》一文,重点讲述了谷牧同志在经济改革中的突出贡献。事实上,改革开放初期,除了谷牧外,还有另一位同样被誉为改革先锋的人物——万里同志。万里不仅曾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还在国务院担任过副总理,并且曾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他和谷牧一样,都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但各自的贡献领域有所不同。谷牧主抓国家财政改革,而万里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关键人物。安徽省的包产到户政策便是在万里的领导下实施的,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开端之一。
万里,原籍山东东平,1936年加入革命行列。他的革命生涯非常丰富,曾担任中共冀鲁豫边区运西地委书记、中共北京市副市长以及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等多个重要职务。和谷牧一样,万里也是在中学时期便加入了党组织,并在当时担任了东平县工委委员以及冀鲁豫边区的区委委员。为了积极反抗日本侵略者,万里在家乡组织了多次工农运动,有效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1939年2月,八路军第115师344旅代旅长杨得志率领部队进入冀鲁豫边区,万里在杨得志指挥下,组织了冀鲁豫游击支队。在他的领导下,冀鲁豫游击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我军的主力之一。随着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万里被任命为新组建的冀鲁豫区秘书长。紧接着,解放战争爆发,为支援刘邓大军长途跋涉进入大别山,万里带领冀鲁豫地区的人民踊跃参军参战,大大增强了我军的力量。
尽管万里最初是地方区委发展出来的干部,但在新民主主义阶段,他常常带领部队指挥作战,并且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组织冀鲁豫军民开垦荒地,解决了军队的粮食问题。在解放战争期间,他又发动群众支援前线,为郑州、临沂、开封等城市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万里被调到北京工作,担任政务院建筑工程部副部长,成为了新中国城市建设的奠基人之一。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时,万里被周恩来总理指派担任新组建的国家建设部部长。万里在这期间工作非常认真,在参与重要建筑项目时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建设人民大会堂等重大工程时,他协助周总理顺利完成了这些任务。万里还负责了国庆庆典的工程建设,确保了各项任务提前完成,并因此获得了毛主席的当面赞扬,还晋升为北京市副市长。
在担任北京市副市长期间,万里不仅参与了城市工程的建设,还与彭真、吴晗等领导共同推动了经济改革。尽管当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他依然勇于创新,大力整治交通要道,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75年,万里被任命为国家铁道部部长。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他进行了一系列铁道整顿,极大地提升了铁路系统的效率和水平。
1977年6月,万里被任命为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在这一职务上,他大力推动了“包产到户”政策,并以凤阳县的小岗村为试点,成功推动了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在他的领导下,安徽省的经济取得了显著的突破,粮食产量也逐年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980年,万里被增选为国务院副总理,并成为国务院财经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主导全国经济改革的推进。他一直担任副总理职务至1988年4月,与姚依林、田纪云等同志一道,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者之一。1988年,万里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并跻身正国级领导行列。
万里同志晚年一直居住在北京,作为党的优秀党员,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继续为党和国家建言献策。2015年7月15日,万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作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先驱,他在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受人民爱戴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