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社会结构被严格划分,等级制度无处不在。这种等级制度不仅仅体现在皇帝和官员之间,还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最初,中国社会以农业为主,因此最早的等级划分是“士农工商”。随着社会的分化与发展,行业越来越多,社会分工愈加精细,逐渐形成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这种复杂的等级划分。这种划分不仅描述了不同职业的社会地位,也体现了不同行业的性质和人们对它们的看法。这里的“三教九流”便是其中的一个体现,其中的“九流”就是指这些行业的具体划分,按地位和社会认同分为上、中的九流和下九流。每个朝代的具体划分有所不同,但大致框架相同。
在明朝,具体的“下九流”已经有了明确的划分,这些被视为社会底层的职业包括:“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子,八叫街,九卖糖”。这些行业通常被视为不体面、低贱的职业,古人普遍避之不及,除非万不得已,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些工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变迁,现代社会中有三个曾被视为“下九流”的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们不再被低估,反而成为了光彩照人的职业,甚至被人们羡慕和推崇。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个行业。
首先是“戏子”,也就是古代的“优伶”。在当时,戏子的地位往往被认为低于娼妓,甚至更为卑贱。据传,这些戏子在见到一些重要人物时,还需要行礼,显示出他们的低下地位。戏子的职业范围很广,涵盖了音乐、歌唱、杂技、戏曲等多种表演艺术。古代的戏子往往因为生计问题而从事这一行业,因为生活所迫,才会选择这种不被看好的职业。然而,进入现代,戏子逐渐转变为演员或偶像,成为了现代娱乐行业的代表之一。如今的演员通常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财富,许多人梦寐以求进入这一行业,追求自己的明星梦。
其次是“吹手”,在古代指的是“吹鼓手”,通常在婚礼或丧葬等仪式上担任吹奏乐器的职责。吹鼓手要掌握一门高超的技艺,并且需经过多年的艰苦练习。因此,尽管这一职业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却在古代被认为是低贱的工作。但随着时代的演进,今天的“吹手”多指那些能够吹拉弹唱、擅长音乐演奏的人,这些人被誉为艺术家,拥有了很高的社会声望和收入。如今,许多家长也在培养孩子的音乐才华,力求将其培养成艺术家,尤其是在乐器方面的特长。因此,现代的“吹手”早已不再属于“下九流”,而是代表着文艺和艺术的象征。
最后是“剃头”,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理发师。古人有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在古代,剃头被视为一种不孝的行为。由于这种观念的影响,古代几乎没有理发师这一职业,剃头在社会上地位低下。然而,随着清朝的建立,社会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为了适应当时的辫子头要求,许多民众开始接受剃头。由此,理发师这一职业逐渐成为社会的一部分。时至今日,理发师的地位和收入大大提升,几乎每个地方都能看到理发店的身影。如今的理发师不仅是现代城市中的重要职业,还拥有相当不错的社会地位,早已不再是古代“下九流”中的一员。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社会对待不同行业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曾被看作低贱的职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观念的转变,逐渐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光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