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既有如大一统的王朝,延续了二百余年,又不乏在动荡年代中短暂割据的政权。而今天我们要重点探讨的,就是北齐。这一政权看似短暂,仅仅维持了二十八年,但在这段时间内,竟然经历了六位皇帝,分别是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以及幼主高恒。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皇帝各具奇葩特征,他们彼此之间不惜血亲关系,屡屡残酷,无情杀戮,以致北齐在历史上以其政治黑暗著称。
那么,尽管北齐的皇帝们荒唐无比,为何这个政权却能勉强维持二十多年之久呢?北齐的统治者们确实行为古怪,但他们并非毫无作为。
名义上,文宣帝高洋被视为开国皇帝,然而在他登基之前,其父亲高欢和哥哥高澄早已为他铺好了政权的道路,他真正做的不过是替代东魏而已,改变并不显著。这一情况与司马懿所建立的西晋颇有相似之处。
起初,北齐的形势还是相对强盛的。高洋在上位初期较为谨慎,意识到管理国家并非易事,因此他选择了以法律来治理下属,即便是勋贵和外戚也毫不宽容。他政治上清明,努力让民众得到治安稳定。军国大事大多由他独自决策,亲临战场面对矢石,无畏无惧地捍卫国家。在此期间,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也达到了相当繁荣的地步,成为当时与陈、西魏三国鼎立中最为富庶的国家。
然而,随著高洋在位时间的延续,他开始变得昏庸无能,生活奢靡,对朝政漠不关心,沉沦于酒色之中。尽管如此,他仍然能任用一些有才能的汉人士族,如杨愔担任宰相,使得“主昏于上,政清于下”的说法在社会上流行。幸运的是,由于宰臣们的甄选和主持,北齐并没有迅速灭亡。
接下来,废帝高殷年纪尚轻,其在位时间也极为短暂,最终被自己的叔叔废除,因而他的表现难以称道。而他的叔叔孝昭帝高演则深思熟虑且聪明睿智,算是六位皇帝中为数不多的好皇帝之一。不幸的是,他的统治时间过短,不到一年匆匆去世。为了确保自己儿子的未来,他将皇位传给了九弟长广王高湛。
但是,这位新君高湛却昏庸无能,时常沉迷于美色,完全不顾国事,北齐的危机日渐加剧。他在位时间也不长,最终将权力交给了后主高纬。可届时的北齐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高纬自己尚在荒淫无道的境地,他自称为“无愁天子”,更为糟糕的是,他还杀掉了名将斛律光与兰陵王,使得北齐在抗击北周的进攻中失去了重要的指挥官。最终,在面对北周强大攻势时,北齐再也无法支撑,高纬不得不将皇位禅让给时年仅八岁的皇太子高恒。
要知道,此时北齐的命运已然行将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