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四方面军中,徐向前担任总指挥,王树声担任副总指挥。两人分别是元帅和大将,并且在长期的革命岁月里,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1929年5月,红31师的师长吴光浩不幸英勇牺牲。为此,组织决定派遣徐向前担任副师长,全面负责31师的军事指挥工作。那时,王树声正好担任红31师第1大队的党代表,第一次见到了徐向前。
徐向前是来自山西的,他来到荆楚地区,口音的差异非常明显。他的普通话让当地人听起来完全不懂,而他那内向的性格和瘦弱的体格,更让人难以相信这个外乡人能够带领他们打胜仗。面对大家的不信任,徐向前心里并不急躁,因为他清楚自己的实力,只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很快,机会来了。蒋介石派遣了地方军阀罗霖和李克,兵分两路围攻红31师。王树声带领部队迎战。由于红31师装备贫乏,甚至连军装都没有,形同民兵,面对敌人密集的机枪扫射,王树声的部队很快败退。
败退后的王树声心情低落,满脸羞愧地见到了徐向前。尽管如此,徐向前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像长兄般宽慰他:“不要灰心,敌强我弱,一时的失败并不可怕,打几场胜仗,大家的信心就能恢复过来。”王树声心里有些怀疑,认为徐向前说得简单,但如何才能赢得胜利呢?
徐向前继续道:“打仗要动脑筋,不能死拼,要像捏柿子一样,挑最软的下手。”王树声没有军事经验,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徐向前的话让他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继续听下去。徐向前接着分析道:“现在敌人最弱的是北路的李克帮,他们的队伍几乎都是反动民团,战斗力极差,咱们就从他们下手。”王树声惊讶地问:“你才刚来不久,怎么就知道这么多?”
徐向前的警卫员抢着解释:“徐师长早就亲自去侦查敌情了!”这让王树声震惊不已,他从未想过自己也能亲自侦查敌情,完全没料到徐师长如此精心周密。徐向前微笑着解释:“了解敌情是打好仗的基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摸清敌人的底细,才能制定出合适的策略。”
这番话让王树声深受触动,从此对徐向前心生佩服。随后,在徐向前的亲自指挥下,王树声带领部队成功消灭了敌军一个营加两个排,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胜利的喜悦让之前的失落和沮丧一扫而空。
这场胜利不仅增强了部队的士气,也让王树声更加钦佩徐向前,常常向他请教问题。而徐向前则无私地把自己一生的军事经验倾囊相授,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师友关系。
此后,王树声一直跟随徐向前,担任重要职务。徐向前担任红1军第1师师长时,王树声是第1团团长;当徐向前升任红4军军长后,王树声担任了红4军第11师师长。1933年7月,王树声升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成为徐向前的得力助手。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两人身处不同岗位,见面的机会逐渐减少,但他们的友情始终未曾改变。每一次重逢,两人总是无话不谈,彼此依旧如当年一样亲切无间。记得有一次,王树声到徐向前家里做客,看到客厅里摆放着两台电视机,一台是彩色的,另一台是黑白的。
在那个年代,电视机对普通百姓来说是十分罕见的,尤其是在信号只能接收到北京地区的情况下。王树声虽然是位大将,但家中没有电视机,所以看到徐向前家里有两台时,他非常羡慕,心里暗想能否向徐向前要一台。于是他开玩笑地指着电视机说道:“徐总,我来给你提个意见,这可是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啊!我来帮你吧!”
徐向前笑着问道:“你怎么帮我?” 王树声抱起一台黑白电视机,边走边说:“把这一台拿走,帮你减轻一些负担。” 看着王树声依旧那么调皮,徐向前也不禁大笑起来,没有阻止。
然而,时间不等人。1973年,王树声被诊断出患有绝症,徐向前虽然也身体不好,但他常常亲自去看望王树声,鼓励他说:“你是大别山的英雄子弟,一定要坚强,胜利一定属于你。” 然而,1974年1月7日,王树声不幸去世,享年69岁。
在王树声的追悼会上,徐向前亲自为他朗读悼词,并对他一生的革命生涯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