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将医生与华佗相提并论,似乎在强调古代的华佗是一位非凡的医术大师。但遗憾的是,他活在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并且遭遇了奸诈的曹操。关于华佗之死,许多人将责任归咎于曹操,然而曹操为何偏执地要处死华佗呢?直到事情发生的12年后,人们才渐渐意识到曹操当初的做法似乎并非毫无道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曹操向来心思细腻,脑子里时常浮现着各种奇思妙想,因此他不幸患上了难以忍受的头疼病。求医问药的他尝试了多位医师的治疗,却始终未能如愿,最后不得已找到华佗。此时,华佗是否敢于治疗曹操的病情,仍是一个未知数。毕竟当时曹操的头痛病情严重,即使尝试了多种药物与医生的疗法,也没有见效。
在一次驻守徐州的曹洪得知城中有位名医包治百病后,便命士兵将这位医者请来为曹操治疗。此医师在当地享有良好声誉,然而经过把脉、开方后,曹操服药仍旧感到剧痛。面对无计可施的窘境,这位神医不得不推辞,声称曹操杀孽深重,自己无能为力。曹操对此毫无怨恨,反而让介绍人曹洪怒斥并斩了这位医生。这一事件让其他知晓内情的医生对于为曹操看病更加胆战心惊。
不久后,关羽被派兵攻打樊城,不幸遭到守将曹仁的毒箭射伤手臂。作为英勇的战士,关羽虽无惧生死,但毒伤可能致命,因而急忙在当地寻求医生。在一个意外的情况下,士兵们把华佗请到了前线。华佗在查看了关羽的伤情后,立即判断毒素已入骨髓,建议迅速进行刮骨疗毒手术。关羽经历了无数战斗,毫不畏惧,甚至在手术期间一边下棋一边让华佗进行治疗。最终,手术取得了成功,关羽的伤势迅速好转,华佗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赏赐。
然而,关羽得到神医治疗的事情很快传到了曹操耳中。于是,他立即召华佗前来为自己缓解头疼。此时的华佗已经不敢推辞,迅速来到了曹操的军帐。在了解病情后,华佗决定给曹操进行开颅手术。提到这一治疗方案,曹操登时面如土色,心中的疑虑升腾,认为华佗可能试图借此机会对他下手。在愤怒之下,他无视官员和士兵的劝阻,执意将华佗拉出斩首。曹操多次杀死为自己治病的医生,这个消息传开后,声誉尽失,而无奈的百姓对他的作为无可奈何。
这样过了十二年,当曹丕即位时,坊间对曹操杀害华佗的事件依旧有诸多议论,曹丕便决心探究背后的原因。在下令调查后,曹丕得知华佗当年心底里对曹操的蔑视,以及那种对豪杰死去的希望,这样的想法在当时的许多文人和墨客心中也颇为流行。曹操当时斩杀华佗或许早已洞察了其中的一些真相,他的这一决断,恰似杀鸡儆猴,警示那些文人儒生不要心存异志,否则今天能杀死华佗的曹孟德,明天也能对你们这些书生下手。
而这一百杀决断在当时确实给众人带来了不小的震慑力,进而起到了一定的稳定效应,为日后的曹家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