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武王只带六千兵马为何就敢伐商?考古显示:纣王或未自焚
创始人
2025-09-05 06:33:35
0

武王伐纣:以少胜多的历史决战

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也被誉为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次在短短一夜之间完成王朝更替的决定性战役之一。这场战斗标志着商朝的灭亡与周朝的兴起,也奠定了周朝的基础。

关于商周双方兵力的记载,最清晰的来源是《史记·周本纪》中的一段文字:“武王兵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殷纣王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距武王。”然而,这一记载存在很大争议。因为直至战国时期,我国才出现了规模达到数十万的战斗,而在殷商时期,动员70万兵力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是从人口基数还是动员能力来看,商朝在这一方面远不具备这样的规模。因此,学者们推测,这可能是史书误将“十七万”写成了“七十万”。不过,关于纣王兵力是否真的达到十七万,暂且不讨论,我们首先来关注周武王这边的兵力。

除了《史记》,其他先秦的史书中并没有提到周武王的兵力达到四万五千。《尚书·牧誓》提到:“武王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逸周书》记载为“周车三百五十乘”;而《吕氏春秋》、《孟子》以及《战国策》都说周武王兵力是“战车三百,虎贲三千”。由此可见,周武王的兵力范围是三百辆战车与三百至三千虎贲士兵,而并非《史记》所提到的四万五千甲士。

根据西周的军制,每辆战车配有步卒七十二人,但这一编制只在西周中晚期才有,而在殷商末期,战车的人员编制仅为十人,其中包括中者、左者和右者,分别为御、射和击手。考古发现也证实,武王伐纣前后的战车编制是每辆车配备十名士兵。因此,按照这种推算,周武王的兵力最多也就六千人。

那么,司马迁提到的四万五千甲士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商朝的兵制采用了“师”和“旅”两种单位,早期有左中右三师,每师约三四千人,到武乙文丁在位时扩充为六师。加上殷商王畿内的子族、多子族及五族军队,总兵力约五万人。周国作为殷商的臣属,也效仿了这种“师”制,在周武王时期,为了发动伐纣之战,“僭越”组建了六师,灭商后又建立了殷八师,共有十四个师,总兵力约五万。因此,周武王动员三至四万甲士参与这场战役是合理的。

《国语》记载,周武王出兵前曾“厉六师”,这也成为司马迁提到四万五千甲士的依据。不过,这些甲士并没有参与牧野之战,因为《吕氏春秋》明确指出:“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未至,以锐兵克之于牧野。”也就是说,六师尚未赶到,牧野之战便已经打响,六师的作用只是帮助清理战后的残局。

因此,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时,实际带领的兵力仅为约六千人,便成功地灭掉了殷商。

商朝的兵力与纣王的决策

除了《史记》外,其他史料并未明确记载纣王的兵力,但可以肯定的是,纣王的兵力要超过周武王,否则这场“以少胜多”的战斗也无法成就如此传奇。纣王在位期间,东夷多次叛乱,消耗了大量殷商的兵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商朝的主力已经出征。甲骨卜辞显示,商朝对外征战通常采取中央军与地方军结合的模式,比如妇好伐羌时,中央军三千加上地方军一万,纣王征讨东夷时也是调动了诸侯兵力。因此,周武王面对的,是经过多次战争考验的商朝正规军,而不是后世所传的由奴隶和俘虏组成的乌合之众。

春秋之前,中国的战争几乎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参与,奴隶和俘虏只能作为杂役,根本不可能登上战车。再者,从甲骨卜辞来看,纣王是一个极具战斗经验的君王,勇武异常,且他“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能力出众。相比之下,周武王除牧野之战外,并没有太多征战记录。从指挥能力和军事水平来看,周武王显然不及纣王。那么,周武王凭什么敢以六千人的兵力发起灭商之战呢?

周武王的反常决策

这一切还得从周武王的一些异常举动说起。周武王抵达汜水时,天降大雨,河水泛滥,军队受阻;到达怀城时,城墙崩塌;到达共头山时,山体滑坡,士卒生病,许多军队士气低落,连周公和霍叔都劝谏暂时休战。但周武王和吕尚却坚持继续行军,甚至在主力六师尚未到达的情况下,依旧决定要在甲子日抵达牧野。随后,周军每日强行军四十里,经过六天艰苦的行进,终于到达了牧野。

在战前动员时,周武王信心满满地对军队说:“不得暴杀纣师之奔走者,当以为周之役也。”他似乎早已预料到商军将会有大量逃兵。

关于周武王的这些异常行为,《吕氏春秋》透露,牧野之战前,周武王曾与殷商的臣子胶鬲密谈,并达成一致,约定甲子日到达殷城外。胶鬲代表了殷商内部反对纣王的贵族势力,而这些贵族掌握的“子族”军,正是商军中前行倒戈的主要力量。内应的出现,极大地打乱了商军的阵脚,使得吕尚带领的战车主力能够轻松“冲驰帝纣师”。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纣王的死亡。

纣王的结局

关于纣王的死亡,《史记》中影响最深的记载是他在战败后自焚于鹿台。然此一说并非唯一。《逸周书》称纣王在战败后登鹿台自焚,而《吕氏春秋》、《尉缭子》、《韩非子》、《竹书纪年》则称纣王被俘并在牧野战中被生擒。后者的说法更加普遍和被接受。

考古发现提供了更多证据来支持纣王被俘后斩首的说法。在山东银雀山汉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与《六韬》相关的竹简,其中明确记载了牧野之战的经过,并确认纣王是在战场上被俘,且他的头颅被挂在大白旗上,“以麾诸侯”。这一发现与《逸周书》中关于纣王自焚的说法不符,且提供了更为合理的解释。

因此,可以推断,纣王的死亡更可能是被俘后斩首,而非自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淮... 1948年11月,解放军发起了对敌黄百韬部队的进攻。黄百韬原计划在碾庄圩进行短暂的休整,然后继续向西...
原创 从... 立太子不仅仅是皇帝的家事,更是关系到整个王朝未来命运的关键决策。因此,身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在做出决定...
马克龙:法英等26国将向乌克兰... 新华社巴黎9月4日电 法国总统马克龙4日在首都巴黎举行的支持乌克兰“志愿联盟”线上会议结束后宣布,以...
原创 杨... 提到历史上最被贬低的帝王,隋炀帝杨广无疑是其中最为显著的例子。在后世的记载中,杨广几乎被描绘成一个暴...
重磅!热刺俱乐部官方宣布:列维... 北京时间9月5日,英超托特纳姆热刺俱乐部官方宣布,主席列维离职,结束了自己25年的任职生涯。 在列维...
原创 三... 这张历史悠久且珍贵的老照片记录了四位开国将军的合影,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均是人民军队中的杰出将领,既是...
原创 他... 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他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
2025丽水摄影节 | 中国摄... 图文合集导航 丽水摄影节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丽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性摄影节庆活动,自2004年开...
詹建俊 油画作品欣赏 詹建俊 油画作品欣赏 詹建俊(1931年1月12日-2023年1月11日),男,满族,辽宁省盖县人...
原创 西... 我国的发展是迅速的,而这种发展速度是不依靠掠夺式的经济侵略发展起来的。这在美西方国家眼里是惊讶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