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读完商鞅变法与吴起改革,我终于知道,原来法家都是精致利己主义
创始人
2025-09-05 02:02:21
0

历史之中最为出名的商鞅变法其实时间是最靠后的,他之前的战国诸多诸侯国其实都已经实行变法了。说一句让大家不高兴的话,商鞅从头到尾就是一个抄袭者,为什么他抄袭的身份没有坐实,这是因为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得后来自然有人为他塑造一个完美的金身。比较一下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就知道了,商鞅在很多方面就是吴起变法的翻版。

商鞅对于吴起的抄袭

商鞅变法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就从“徙木立信”说起吧,这看起来是原创吧?但却不是的,因为在好几十年之前,这一招就已经被吴起玩过了。

吴起在魏国做将军对军队进行改革的时候就曾经做过了一次“车辕立信”。那个时候的吴起下达了一条命令在城北树立了一根车辕,然后说谁可以将这根车辕搬到南门外,就重重赏赐。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是官府在开玩笑,因为之前的魏国官府朝令夕改,根本就没有诚信可言,所以很久都没有人愿意相信命令去搬这根车辕,最后是一个傻乎乎的魏武卒去搬了这根车辕到了南门之外,吴起当场就兑换了承诺,并且重加赏赐。后来秦国的商鞅变法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只不过是将车辕换成了木头。

商鞅变法在“重建官府威信”这方面完全就是对前辈吴起毫不客气地抄袭,结果还很成功。至于变法的其他方面,和吴起到楚国之后的变法内容几乎也是一模一样。比如商鞅对于秦国地方政治的划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将秦国全国划分为了31个县,建立从秦王中央直接到达地方的集权制度。

这种制度最早出现在楚国,最早的也是在楚国变法之后全面实行。后来商鞅为了打击秦国的旧贵族势力,取消了秦国的世卿世禄制,建立军功、鼓励耕田作战,大力发展生产力……

这些办法和行政命令都是吴起在楚国做过的事情,只不过幸运的是商鞅选对国家成功了,吴起选错国家失败了。

吴起是不是精致利己主义

史书之中记载吴起是鲁国人,真的是不巧,鲁国这个地方挺能出人才的,文有孔子,武有吴子。

吴起在鲁国的时候娶了一个齐国女子做老婆,后来齐国和鲁国打仗的时候,鲁国接连失败,吴起当时因为善于打仗,军事无敌而出名,就有人给鲁公推荐吴起,让吴起带领鲁国军队对抗齐国,一定可以取得胜利,可是这个时候的鲁公却对吴起产生了怀疑,因为吴起老婆是齐国人,鲁公就怀疑吴起会向着自己老婆的母国。

吴起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觉得妻子的国籍成为了自己走向仕途的一个障碍,所以就毅然决然地杀死了自己的妻子,然后一手提着妻子的头颅去见鲁国君王,以表达自己的忠心,后来的鲁公果然相信了吴起,把鲁国的军队都交给了吴起,吴起也不负众望的击败了齐国,取得了胜利。

其实这个时候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这是一个千古难以解答的问题,吴起用自己妻子的头颅换前途到底是不是一种功利主义呢?

其实这个怀疑一点都没有错,法家从本质上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功利主义。法家思想有两个中心点,

第一个中心点则是完全为自己服务,为了自己的利益上升,可以牺牲周围的一切人和物;第二个中心点是一切为了君主国家服务。

把整个国家的老百姓都当成是君主国家的机器,通过严酷的刑法把老百姓都只会生产作战的机器人,整个国家也就成为了高效率的运转机器。

儒家之中的思想认为全国百姓是国家的主体,国家是为了民众的利益而存在的。但法家则是不同,法家认为民众是为了国家存在下去而服务的,有困难的时候就让百姓效死力,国家统一安定的时候就让百姓做苦力。百姓对于国家有什么用处呢?战争的时候可以献出生命,和平的时候献出自己的劳动力,这就是法家。

吴起背后的法儒之争

如果说同时代荀子代表的是儒家,那吴起商鞅这些人代表的就是法家。法家对于个人和国家当然是有很大好处的,国家的强盛和统一从来都离不开法家,

儒家的那一套很多时候都只能是说说而已,这种说说说多了下面的人也就信了,但的确儒家的思想是好的,但好的不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法家之中认为治理百姓就要像家长照顾婴儿一样,只有无知的人才什么事情都求助于民众,专业的事情自然是有专业的人进行专业分工的。所以吴起在魏国、楚国做的事情就是要百姓吃小苦来谋求更长远的利益,“牺牲一代人的幸福换取国家的强盛崛起”。

如果治理国家大事,处理国际争端的时候都咨询百姓的意见,那国家就会陷入到混乱之中。

不过荀子改革之后的新儒家还是不错的,新儒家吸收了很多其他学派之中的正确思想。比如战国中期的荀子学派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

这句话放到现代国家之中就是说中产阶级是整个国家的稳定极其,他们有不大不小的资产,所以中产阶级是整个国家之中最在乎国家存亡的一批人。

可如果这批人失去了自己的固定资产之后,那就会形成一种“光脚不怕穿鞋的”局面。秦汉两朝因为李斯作为荀子学徒同时兼顾法家传人进入关中发展,所以关中地方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所以无论是秦朝和汉朝,打仗的时候,第一时间征伐的都是那一批光脚的,打不赢之后第二批征伐的就是有一定资产的“良家子”。

结语

法家和儒家到最后到底谁胜利呢?从各个朝代的实际情况上来看的话,儒家赢得了面子,而法家则是赢得了里子。

我们都知道汉朝之后的中国各个朝代,治理国家的原则,那就是诸子百家思想一起使用,从来都不单一地使用某种思想治国。

单一的偏重法家,就会如同秦朝一样亡国,单一的偏重儒家,就会像汉元帝一样使得大汉衰弱。唯有霸王道之杂之,国家才能强盛如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400年茶路焕新生!晋商智慧点... 11月15日至17日,在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万里茶道国保单位文化联盟理事会、南平市文化...
原创 和... 古人有结秦晋之好的传统,汉朝刘邦时期则有了和亲的做法。但和亲的背后往往并非单纯的友好关系,更多的是出...
文博公开课|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博工作,多次就文博考古工作发表...
2025年11月发泡陶瓷曲面,... 在当今建筑装饰材料市场中,发泡陶瓷线条作为一种新兴且极具潜力的材料,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其独特的性能...
新书速览 | BeamDojo... 研习BeamDojo,驾驭具身智能前沿技术! 01 本书内容 《BeamDojo原理与应用实践:构...
个别评委串联拉票,书法大赛草书... 关于取消第二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草书特等奖拟获奖资格的公告 由于网民反映强烈,根据相关人员...
原创 历...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二百四十七):江山代有才人出。 光绪二十一年的深秋,鸭绿江两岸乌云密布,战...
广州的图像符号 一个城市的图像符号并不是固定的,这个时期是这样,下一个时期又会与时俱进变成另外的。比如广州的图像符号...
《泉城文库·泉水文化丛书》(第... 济南广电·天下泉城客户端11月22日讯 11月22日,由济南出版社主办的“时光琥珀里的泉城之魂——《...
吕文扬绘画大师澄怀观道养浩然 在水墨丹青的世界里,吕文扬大师以“澄怀观道”为心灯,以笔墨为舟楫,在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中涵养浩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