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7日,在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万里茶道国保单位文化联盟理事会、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太原市文物局主办,武夷山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晋商博物院、中国青砖茶博物馆承办的万里茶道国保单位文化联盟座谈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

座谈会部分参会嘉宾合影。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跨越亚欧大陆的重要商贸与文明纽带,南起武夷山,北至俄罗斯圣彼得堡,全长1.4万公里,见证了400多年来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武夷山作为茶道的起点与核心遗产地,留存着茶园、古驿道、下梅古村等100多处文化遗存,在联合遗产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致辞。
11月16日,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座谈会开幕式。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由太原市牵头、万里茶道沿线省市文博单位共同发起的万里茶道国保单位文化联盟已成立三年,共同见证了茶马古道与现实碰撞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晋闽携手万里茶道沿线文博国保单位,以文物为魂,将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互鉴,挖掘研究阐释关公、晋商、万里茶道文化,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在研讨交流环节,冯晓光、董竹馨、赵建平三位专家分别以《横跨亚欧茶路经纬》《从历史商路到文化线路》《万里茶道的故事》为题,深入剖析茶道的路网格局、时空演变与人文内涵,为申遗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此外,晋商博物院、中国青砖茶博物馆、武夷山市博物馆三方签订了共建共享协议,为遗产保护修缮、联动宣传筑牢机制保障。
此次座谈会是万里茶道国保单位文化联盟深化协作的重要实践,搭建起了沿线8省21家国保单位联动的交流平台。通过签订协议、开展学术研讨、进行遗产调研等多种形式,强化了“保护为主、传承发展、合作共赢”的共识。

外国友人参观乾和祥茶博物馆。
在17日举行的理事会上,乾和祥茶博物馆被推选为第四届万里茶道国保单位文化联盟理事会会长单位。据了解,乾和祥位于万里茶道的关键节点——太原段,见证了“南茶北运”的贸易历程。其独特的省级非遗“茉莉花茶融萃(拼配)技艺”,为适应北方水质创造出“晋味道”,体现了晋商顺势而为的智慧。它始终坚守“货真价实、信誉第一”的晋商古训,其斗形包装寓意“方正做人”,是晋商诚信精神的直观体现。

位于钟楼街的乾和祥茶庄。
作为太原市供销合作社旗下的百年老字号,乾和祥是万里茶道仅存的历史记忆的活态载体,是晋商商贸文化的传承者,更是展示万里茶道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万里茶道历史的“活化石”,其蕴含的开拓与诚信精神,恰是晋商文化在当代的生动传承。乾和祥已从传统茶庄成功转型为传承茶文化的现代企业,发展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窗口。当选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单位后,乾和祥将进一步传承茶道文脉,加强茶文化的交流互鉴,深入挖掘、研究、阐释万里茶道、晋商文化,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此次活动以万里茶道为纽带,汇聚各方力量,搭建交流平台,通过签约共建、资料捐赠、实地调研、文艺展演等多种形式,深化了万里茶道沿线城市的交流协作,为万里茶道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资料来源: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