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仅在位4年的秦王,却打了统一天下的关键一仗,他是谁?-读战国35
创始人
2025-09-04 20:03:14
0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35):秦韩宜阳之战(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文/松鼠爸爸

(注: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

睡前故事#)

秦武王剧照

秦武王是秦国在战国时期的短命君王,在位仅四年,关于他的故事不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秦韩宜阳之战”。

却说秦武王三年(前308年),秦武王召见心腹爱将甘茂,亲切地说:

“阿甘啦,寡人一直有个小小的心愿,想坐豪华马车通过韩国的三川之地,去看看周朝都城是啥样。哪怕是看一眼就死,寡人也心满意足。”

甘茂知道,秦武王这话不是随随便便说的,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甘茂剧照

首先,秦武王不是去周朝旅游,而是武力征伐,搞不好还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次,秦与周之间隔着韩国,要去周,必须经过韩国,必须先打下韩国西部的宜阳;

第三,宜阳是韩国阻止秦国东进的军事重镇,不好打。

但是,老大发话了,这活不干也得干啊。

甘茂亲自做了一番考察后,却不建议秦武王打宜阳。

宜阳之战

秦武王问:“为什么呢?”

甘茂答:“宜阳是韩国的大县,兵精粮足,韩国把上党等地的财赋全集中在宜阳,已经很多年了。所以宜阳名义上是一个‘县’,其实相当于一个‘郡’。大王要是不远千里长途奔袭宜阳,恐怕很难取胜。”

“那你的意思是,宜阳不能打?”

“那倒不是。”甘茂一拱手,“大王,要不臣给您讲一个故事吧?”

甘茂讲的,乃是一个“曾参杀人”与“三人成虎”的故事。

曾参

从前,孔子弟子曾参家住“费城”,鲁国有个与他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消息传到费城,父老乡亲都以为是“本地曾参”干的。

有人于是上门告诉曾参的母亲:“大娘,听说曾参杀人了!”

曾参是当时儒门大家,道德人品相当好,怎么会杀人?他的母亲根本不信,继续平静地织布。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跑过来,对母亲说:“大娘,曾参真的杀人了!”

他的母亲还是不信,继续泰然自若地织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人过来,告诉他母亲:“大娘,曾参确实杀人了!”

曾参与其母

这下他母亲不淡定了,立即扔下织布机,翻墙逃跑了。

讲完这个故事,甘茂总结道:“以曾参之贤,以及他母亲对他人品的信任,只因为一个‘三人成虎’的谣言,他的母亲就开始怀疑和害怕。

“臣之贤能不如曾参,大王对臣的信任程度,恐怕也不如曾母对儿子的信任。可是满朝怀疑我的人,绝不止三人。臣不是不愿攻韩,而是唯恐大王像曾母一样怀疑我。”

接下来,甘茂又讲了一个故事。

乐羊剧照

当年魏文侯派乐羊率军攻打中山国,打了两三年才拿下中山国都。这中间无数人举报他。

是魏文侯用人不疑,将所有举报信全部压下,没有撤军或撤换乐羊,他才有机会打完这一仗。

甘茂非常担心乐羊的故事在自己身上重演,对秦武王是否能当好“魏文侯”心里没底,所以说:

“大王,我在外打仗,樗(chū)里疾和公孙奭(shì)两人可能会在大王面前攻击我,大王要是听从他们的意见,半道改主意,我这个仗还怎么打?”

秦武王终于明白甘茂的顾虑,于是对他盟誓,说一定不听别人挑拨,甘茂这才同意率军打宜阳。

不出甘茂所料,宜阳非常难打。以前秦伐魏韩两国,基本上都是轻松取城,但是宜阳城却一打五个月,也没有拿下。

樗里疾剧照

樗里疾和公孙奭果然借机挑事,劝秦武王撤军。秦武王迫于各种压力,只得将甘茂从前线召回。

甘茂道:“大王您可别忘了,我们之前可是有言在先、一块发过誓的。”

“哦,对!”

秦武王猛醒,也知道这一仗不能败、败不起,于是调集秦国全部兵力,全部交给甘茂,让他再攻宜阳。

这一次,甘茂不负所望,经过几番血战,斩首韩军六万,于第二年、即前307年拿下宜阳。这是韩国继修鱼之战、岸门之战后的又一次惨败。

秦国虽然也损失惨重,但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三川之地”。至此,秦国彻底打通东进通道,疆域扩展至中原,东方各国被迫转入被动防守阶段。

所以有历史学家认为,宜阳之战是秦统一六国的里程碑之战。

松鼠父子读战国

小松鼠问:“甘茂打宜阳前,为什么要对秦武王讲故事?”

松鼠爸爸道:“因为他做过调研,知道宜阳城池坚固,非常不好打。攻城时间长了,朝中必然有人告他的状。如果得不到秦王的高度信任和支持,自己可能功亏一篑。但这种事不好直说,只能以历史故事的形式借古喻今。”

“那他为什么要一下讲两个故事呢?”

“第一个是反面教训。甘茂的目的是向秦武王展示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的坏处。第二个是正面案例。他的目的是建议秦武王向魏文侯学习,对大将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小松鼠一脸仰慕:“看来甘茂是个文武全才,不仅会打仗,历史也学得很好。”

松鼠爸爸笑道:“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永远在轮回。”

梵蒂冈

“对了。”小松鼠又问,“老爸,我再问一下,秦武王想要攻打周王室,为什么一定要先拿下韩国的宜阳?”

“东周王室经过多次裂土分封,到战国时,只剩一点可怜的土地,位于韩国腹心,就如同梵蒂冈这个国家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城中一样。宜阳既是韩国的抗秦屏障,也是周王室的屏障,一旦它落入秦国手中,韩国和周王室均无险可守。”

“那秦武王最后实现去周王室旅游的梦想了吗?”

“猜!”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玛... 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谏太宗十思疏》 提及“文明”这两个字眼,除了我们的华夏文明之...
原创 他... 引言:自古有言道,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党自从建立之初,便得到了各路精英的加盟和襄助,哪怕是遭遇...
原创 李... 武德三年,李世民亲率大军攻破洛阳,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成功打败了王世充。第二年,李世民再次指挥玄甲军...
原创 雷... 许仙与白素贞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深入人心。两人情投意合,恩爱至极,然而这段美满的爱情却在一个突如其...
许超:水神信仰在景德镇落地生根 嘉宾简介:许 超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泗王庙遗迹考古发掘项目领队。 主持...
原创 秦... 提起战国“超长待机王”的称呼,大家想起的一定是秦昭襄王嬴稷,但是在战国在寿命上超过他的君主还是有的,...
因为太领先,所以亡了国 全文共6778字 | 阅读需13分钟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很喜欢跟底下人谈论读书心得。 一次,他对左...
原创 活... 在古代,皇帝的位置象征着无上的权力与极致的荣华富贵。身为皇帝的背后是无尽的权势与统治,但也伴随着不可...
原创 诸... 这个假设虽然提出得有些晚,但实际上在三国时期后便已有尝试的先例。尤其是在唐末动乱的背景下,绵延出现了...
原创 清... 一位来自东北的读者通过私信向御史求助,表示他的祖上是满洲正红旗人,且在清朝末年曾担任清东陵的一个低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