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
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呢?毕竟他是一代兵仙,却只活到了35岁。
他如果不死,还真不一定有刘邦的白登之围。但是他不死,刘邦又睡不着觉。
韩信号称兵仙,这可不是浪得虚名,他收魏国、攻赵国、降齐国,汉朝的半壁江山可以说都是他打下来的。
项羽和刘邦在荥阳对垒的时候,他要封“假齐王”,刘邦后来是封了他作“真齐王”,但是心里却很不高兴。
韩信根本就没想到刘邦他是这么想的,反而感动得一塌糊涂。
项羽派人联合韩信的时候说,咱们三分天下,这韩信说,我在项王那里,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郎,言不听计不从。
但我在汉王这里,予我万众,言听计从,背之不祥,虽死不义,坚决不干。
韩信的一番言辞,没惹急项羽反倒是把手下的谋士蒯通给惹急了。
蒯通跟韩信说,要么咱们拥兵自守,三分天下,要不然就出兵攻取天下,你帮汉王,这恰恰是最不可取的。
韩信怎么想的,我在关键的时刻都没有背叛汉王,而且还立下这么多功劳,再怎么样,我做个齐王是没有问题的吧,一点也不过分吧?
他没有听蒯通的话,然后开始出兵,断绝了项羽的粮道,与刘邦会兵垓下,使出“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最终击败了项羽,帮刘邦夺取了天下。
可是韩信万万没想到,项羽一死,刘邦立刻就收了他的兵权,把他改封为楚王。
从齐王变为楚王,看着关系不大,因为楚地也不小。但实际上关系很大,这个就是刘邦的聪明之处。
你想楚地是谁的地盘,项羽的老家!项羽虽然动不动就屠城,但是他对家乡特别的好,所以楚国的百姓是感念项羽。
但韩信把项羽干掉了,刘邦再把它封到项羽的老家去做楚王,那必然是人心不服,人心不服韩信反叛或者说是反叛的成功概率是不是就低了很多?
而且呢,韩信刚做楚王没几个月,刘邦就听说项羽的手下钟离昧,就在韩信那里,要韩信把钟离昧押送到京城。
韩信也够意思,不仅不把钟离昧交给刘邦,还跟钟离昧说:“你放心,楚国是我的地盘,就呆在这里,出去的时候还有士兵给保护着。”
这一下刘邦就急了,一旦这两个人联合起来,不好对付,这个时候呢,陈平就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说:“咱们要是硬打,想赢不容易,但是你不是天子吗?你干脆巡游到云梦泽,这个地方是楚国的地盘,你就在那里会见诸侯,在韩信的地盘,韩信肯定要来见你。见面的时候,几个武士就把他拿下。”
刘邦觉得有道理,所以就通知下去,云梦泽召见诸侯。
刘邦这一来把韩信给吓坏了,韩信就怕自己跑到京城之后,被刘邦以钟离昧这个事情为借口把自己抓起来。于是手下人就跟韩信说,真不行的话,咱们就把钟离昧给送过去得了。
韩信想来想去啊,这个义气比起性命,还是性命比较重要,于是他就跟钟离昧说了这个事儿。
钟离昧就说了,你知道刘邦为什么不敢打楚国吗?就是因为我钟离昧在,他怕咱们两个联手,所以他想智取,这个时候你如果说出兵就能够夺取天下!
韩信说,我不想夺天下,我只想当一个安安稳稳的楚王,兄弟实在对不住了,我得把你送过去。
这钟离昧气的是大骂,韩信啊韩信,这么好的机会你都不做,你拿我去讨好刘邦,我今天死了,随后就是你韩信,于是呢,钟离昧就自尽了。
韩信带着钟离昧的人头去见了刘邦,果不其然,刘邦说有人告你谋反,就把韩信给抓了。
韩信也不服气,一路上就嚷嚷,“天下已定,我固当烹”,但这时候被抓了,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韩信到了洛阳以后,刘邦又开始了所谓的宽仁大度,没有杀韩信,而是把他贬为了淮阴侯,规定京城居住,韩信的威胁被消除,可为什么后来韩信又被吕后所杀呢?
关注我,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