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这个白手起家的人,比起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还是差很多。可能是作为一个皇室破落户,从小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沾染了太多的市井气息,他的人生注定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修正。
刘备凭借仁义的名声,轻松获得了刘谦的认可,并在自己死前把徐州托付给了刘备。然而,刘备获得了徐州之后,就马上面临了与曹操的大战,最终结果是刘关张三人被打散了。
那么,在获得徐州之后,刘备为何没有谋士的支持呢?要知道就连吕布都获得了陈宫谋士的支持,吕布才在夹缝之中混战生存了很久。
原来此时的刘备并没有意识到谋士的重要性,他看到的只是军事上的拼杀,还不了解谋士在战争中的作用。
但是曹操不同,他能统一北方,打败强大的袁绍,甚至谋士的重要性,所以身边养了很多谋士,比如郭嘉、荀彧、许攸等等,都给出了很多出奇制胜的方略。
刘备在战争失败后,分别投靠了袁绍、袁术、荆州牧刘表,经历这么多之后,他逐渐意识到了,虽然自认为自己已经很聪明了,但是术业有专攻,军事谋略这块是自己的短板。
以往凭借自己的名声,如果需要谋士也一定能获得的,但是他本人崇尚仁义和武力,对谋士骨子里嗤之以鼻,高明的谋士一眼就看得出来,自然不会有谋士愿意投诚刘备。
在荆州之后,他意识到了谋士的重要性,于是留意这方面的人才,结识了徐庶,并且在战争中亲自看到了取胜的结果。这对刘备来说大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他对谋士人才的渴求。
再加上荆州名士黄承彦、司马微的推荐,这才有了后面的三出茅庐的故事。事实上,刘备认识到这个短板,并且获得这方面的人才之后,他的白手起家也真正意义上有了起色。
当然,当他打下一片基业的时候,可能也是忘记了谋士的重要性,觉得自己家大业大,想一试身手了,这才有了后面的夷陵之战的惨败。
刘备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认知存在严重缺陷的时候,我们就会在这个认知缺陷上栽跟头。当我们认知到这个认知缺陷之后,一定要通过实际的行动去改变,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自身取得成功之后,也不能骄傲自然,认为功劳就是自己一个人的,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把大好的基业用来赌博,否则一定会输的很惨。
尊重人才,使用人才,不任性胡为,才能在战争中保持着清醒头脑,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且极大的概率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