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机会去参观河南省博物馆,一定不能错过那九件闻名遐迩的镇馆之宝。虽然其中八件文物很容易找到,但有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往往会被忽视。它看上去像是一块挂着的毛毯,但实际上它就是那幅历史悠久的《四神云气图》。这件珍贵的文物能够保存至今,实在是非常幸运。
这幅画最早是在1986年从西汉刘买墓中被发现的。考古人员到达现场时,墓地已被多次盗墓贼破坏,许多珍贵文物已经被盗走。然而,尽管如此,考古专家依旧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清点完所有陪葬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四神云气图》。也正是因为它,刘买墓才在1991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四神云气图》实际上是刘买墓中的一幅壁画。刘买的父亲刘武,汉景帝的弟弟,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这幅壁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非凡。作为目前发现的最古老且墓葬等级最高的墓葬壁画,《四神云气图》比敦煌壁画的年代还要久远。 刘买墓中壁画的总面积达到30平方米,而《四神云气图》占据了其中约16.8平方米的空间。据说,当考古学家首次打开墓门时,壁画的色彩依旧鲜艳如新,色泽明亮。然而,由于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壁画逐渐发生了氧化反应,色彩变得暗淡。更为不幸的是,盗墓贼在进入墓室时,为了在昏暗的环境中搜寻宝物,他们点燃了蜡烛甚至轮胎来照明。所产生的灰尘颗粒已经覆盖在壁画表面,进一步加剧了壁画的损害。 这幅壁画位于墓室的南面墙上。专家们很清楚,如果继续让壁画长时间暴露在这里,必然会受到更多的自然腐蚀和人为破坏。因此,他们决定是否能将这幅壁画从墓室中取出并移走。考虑到当时中国没有任何类似的先例,这项任务的难度可想而知。壁画的厚度仅为2到3毫米,且面积较大,要将其完整搬迁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使用切割方法,肯定会对壁画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然而,如果不进行搬迁,谁也无法预测《四神云气图》还能保留多久。最后,专家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壁画切割成五部分,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谨慎小心地将其转移到河南博物馆进行保存。时光流转,事后许多专家对这次操作仍心有余悸。他们后来得知,在意大利,要将几百年的壁画搬迁至新地方保存,通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讨论、研究和实验,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中国的专家们仅用了15万元经费,就顺利完成了这项复杂任务,而且没有发生较大问题。这其中不仅体现了文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专业态度,也含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说了这么多,《四神云气图》到底是怎样一幅画呢?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它的实物。现在,就让我来为你简单描述一下。这幅壁画位于墓室的顶部,画面中央是一条巨龙,长约7米,龙身腾空而起,气势磅礴。围绕着巨龙的是朱雀、白虎,四周还环绕着各种异兽、灵芝和云气,画面充满了动感与神秘。 其中,青龙是最为显眼和重要的图案,它象征着墓主人的高贵血统。青龙有四足,一只足踩云,一只足与龙翼相连,另一只踩着朱雀的尾巴,还有一只足上长出荷花。青龙的龙角上方,凤凰正飞翔着,嘴中叼着荷花,周身也生满了荷花,和青龙一起组成了龙凤呈祥、翩翩起舞的美丽场景。 青龙的下方,白虎正在膜拜,跃跃欲试的姿势仿佛要扑向青龙的怀抱,表现出攀龙附凤的意象。而在青龙的舌尖处,还画有一只怪兽,很多人猜测它就是传说中的玄武,它似乎在与青龙嬉戏、追逐。 这四大圣兽的图案代表了中国西汉初年最为宏伟的想象力,它们的形象既空灵又华丽,技艺精湛,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墓主人高贵、威武与宁静的气质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神云气图》如此壮丽的画面,能够传世至今,实在是极为珍贵的。可是,遗憾的是,这幅壁画现在并未如原本那样处于墓室的顶部,而是被直立展示,这不利于观众理解画面的深意。此外,壁画的下方本应有一个求仙台,上面本来放置着一些物品,但如今这些物品早已不见,原有的意义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尽管如此,它依然被誉为敦煌前的敦煌,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