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刘备不重用赵云,原来在长坂坡之战中,他全都做错了!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长坂坡之战无疑是一场令人热血沸腾的经典战役。提到这场战役,赵云单枪匹马在曹营中七进七出的英勇形象,便会浮现在人们眼前。然而,有一种观点认为,刘备似乎并没有特别重用赵云,而这背后的原因,竟然和长坂坡之战中赵云的表现有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
长坂坡之战,发生在刘备当阳败退之际。曹操亲率大军,如汹涌潮水般杀来,刘备一方毫无防备,瞬间陷入了混乱。军队被冲散,百姓流离失所,刘备也只能带着少数亲信匆忙逃亡。就在这一片混乱之中,赵云做出了一系列举动,这些举动在一些人眼中,或许就是他日后未被刘备重用的关键因素。
当时,赵云在乱军中不见了踪影,刘备身边的人都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赵云一定是向北投降曹操去了。刘备听后,非常生气,拿起手戟就朝说话的人扔过去,大声说道:“子龙(赵云字子龙)绝不会弃我而去!” 从这里能看出,刘备一开始对赵云是非常信任的。可是,赵云的行动真的像刘备所期待的那样吗?
赵云其实是杀回了曹军之中,他的目的是寻找刘备的家小。不得不说,赵云的勇气可嘉,面对如狼似虎的曹军,他毫不畏惧,单枪匹马就冲了进去。在曹营中,他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先后杀死了曹营的夏侯恩等数员将领,还夺得了曹操的青釭剑。他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甘夫人,一路拼杀,终于突出重围,回到了刘备身边。这一番英勇表现,让赵云声名远扬,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
但从刘备的角度来看,赵云的做法或许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刘备当时最需要的是有将领能够稳住军心,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或者至少能带领军队顺利撤退。而赵云却选择独自返回敌营,这一行为虽然看似英勇,但却让刘备失去了一员得力战将的支援。在战场上,每一个将领的作用都至关重要,赵云的离开,使得刘备在最需要人手的时候,兵力更加薄弱。
其次,赵云去寻找刘备家小,这固然体现了他的忠诚。但从战略角度来看,刘备当时的当务之急是保存实力,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相比于家小,军队的存亡、战略的布局才是重中之重。赵云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花在寻找家小上,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也耽误了为刘备出谋划策、协助撤退的时机。
再者,赵云在长坂坡的英勇表现,虽然赢得了众人的赞誉,但也可能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在刘备的阵营中,关羽、张飞等将领一直是刘备的核心亲信,他们跟随刘备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赵云的突然出彩,或许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而刘备在平衡各方势力时,也不得不考虑这些因素。如果过于重用赵云,可能会引发内部的矛盾和不和。
另外,赵云在长坂坡之战后的一些行为,也可能影响了刘备对他的看法。比如,赵云虽然成功救出了刘禅,但刘禅在这场战役中受到了惊吓,这对于刘备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遗憾。而且,赵云在之后的一些军事行动中,表现虽然可圈可点,但并没有展现出像关羽、张飞那样能够独当一面的能力。关羽镇守荆州,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张飞在当阳桥一声怒吼,吓退曹军。相比之下,赵云的光芒似乎逐渐被掩盖。
从刘备的用人策略来看,他更倾向于重用那些与自己关系亲密、能够完全信任的将领。关羽和张飞,与刘备桃园结义,情同手足,他们对刘备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而赵云,虽然也忠诚不二,但毕竟加入刘备阵营的时间相对较晚,与刘备的关系也没有关羽、张飞那么深厚。在重要的军事任务和战略部署上,刘备自然会优先考虑关羽和张飞。
当然,说刘备不重用赵云也不完全准确。赵云在刘备阵营中,还是担任了一些重要职务的,比如翊军将军。他也多次跟随刘备出征,立下了不少功劳。但相比于关羽、张飞等人,赵云确实没有得到刘备的特别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