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中总是闪耀着伟大人物的光辉,他们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亿万人的生活。但历史的并不是总是由伟大人物书写的,不起眼的小人物,有时候也能谱写出惊心动魄的历史篇章。
弗里茨·科尔贝长得平平无奇,能力也普普通通,虽然在听上去呼风唤雨的外交部工作,实际上作为联络官的助手,他什么高级决策都参与不到,就是个职业官僚,负责跑腿的小角色。
一战后,英法集团痛宰了德国一把,爽是够爽了,却激发了德国的极端民族主义,纳粹正是迎合了民众不甘屈辱的心理,在德国一呼百应,赢得了无数的追随者。他们打着德意志高于一切的旗号,四处开战,把整个德国引上了危险的歧路。
虽然纳粹的拥护者很多,但并不是每个德国人都认同纳粹的种族理念,更不是每个德国人都支持纳粹杀戮平民的疯狂行径。只是因为纳粹的势力过于强大,很多德国人不敢公开的质疑和反抗,只能私下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干脆把不满埋在心底。
科尔贝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虽然供职于德国外交部,也没有受到迫害,但他心底里根本不认同纳粹的暴行,更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科尔贝的官很小,几乎没有什么权力,单枪匹马也无法正面和纳粹对着干,但是,他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作为外交部的官僚,科尔贝常常能接触到纳粹的一些官方内部文件,还有外交部流传的小道消息,这些在当时如火如荼的战争中极具情报价值。科尔贝握着这些情报,左思右想,干脆先去接触一下德国的死对头英国。
1943年,他用相机拍下近两百页绝密文件,把胶卷绑在腿上,悄悄去了英国驻瑞士领事馆。说来也很神奇,一路上盖世太保竟然没有对他进行任何检查,他就这么顺顺利利地见到了英国领事。
结果,英国人根本没把他当回事,为什么?兵不厌诈,一个德国人主动跑过来送情报,谁信呀?这里面绝对有问题。英国领事想都没想就把他轰走了。
科尔贝不甘心,他又想方设法见到了美国战略勤务办公室,驻瑞士伯尔尼的最高长官杜勒斯。杜勒斯一开始也很怀疑,眼前这个德国中年男人会不会是个双面间谍?
杜勒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耐下心来和科尔贝长谈一场。在谈话中,杜勒斯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他留下了科尔贝的胶卷,并火速送往美国。科尔贝在完成任务后也拍拍屁股原路返回,他还得继续上班呀。
美国当局在研究了科尔贝提供的文件之后,觉得此人可加利用,双方终于搭上了线。于是,科尔贝一边工作一边暗中收集情报,每隔两三个月就离开德国去和盟军碰头交换情报。
这个过程上不是万无一失的,好几次在边境检查的时候,盖世太保截下了科尔贝,可是科尔贝的身份太具有迷惑性了,一个外交人员携带文件外出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就这样,科尔贝在纳粹眼皮子底下把一份又一份重要的战略情报运出国境。
两三个月一次的情报输送,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局来说有些过于迟缓。为了让信息快速传递,科尔贝还发明了一套加密语言,他把情报用加密语言写在纸上伪装成信件和贺卡的样子托人交给盟军。科尔贝用这个办法,为盟军提供了整整两年多的情报。
这些情报的价值又如何呢?据后来披露的情况,科尔贝的情报包括德国潜艇的拦截布局,日本海军的完整战斗序列清单,德国火箭的研制进程,西班牙首领秘密向德国运送钢铁原料,纳粹大屠杀计划等等。
科尔贝一共向盟国提供了1600份情报,这些情报要用好几个巨大的盒子才能装下,摞起来足足有10米高。所有这些情报代号是“波士顿系列”,科尔贝提供的情报直接改写了二战的战局,缩短了战争的进程。
和历史上其他间谍一样,科尔贝不愿意暴露在公众视野中,二战一结束,他隐姓埋名做起了生意,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直到去世(1970年)。
战争结束五十余年,美国把这些绝密情报档案公开后,科尔贝的事迹才浮出水面,被世人所知。
由于传递情报的数量巨大,且价值非凡,科尔贝得到了“二战中最伟大的间谍”的称号。战争的胜利,诚然是由无数个小人物共同达到的,但科尔贝的贡献无疑是极其突出的,他让无数人免于战争的荼毒。
弗里茨·科尔贝的一生是备受争议的,在当时的德国人眼里,科尔贝是一个人人喊打的卖国贼、是叛徒,但是在所有参战国人民的心里,科尔贝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