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不能发掘帝王陵?郭沫若当年发掘的定陵,如今龙袍碳化变脆了
创始人
2025-08-28 17:03:46
0

为什么很多著名的帝王陵,国家严禁发掘?原因其实很简单,目前的技术不能对发掘出土的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其实国家之所以这要做,也是在接受教训后的结果,而这个教训就是1956年定陵的发掘。

1956年,在郭沫若等人的力荐下,国家最终同意了对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定陵的发掘考古发掘。鲜为人知的是,刚开始郭沫若等人主张发掘的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由于长陵规模太大,发掘时又是寒冷季节,考古人员一时间多次尝试发掘失败之后,大家才把目标转向了定陵。

定陵的发掘也是一波三折,经过两年多的发掘,定陵地宫共出土的大量文物多达3000多件,这里面包括了600多件衣服。其中万历皇帝的龙袍、衮服等,更是巧夺天工。然而,当定陵地宫被打开之后,原来封闭的环境一下子进入了大量氧气,绚烂多彩的丝织品一下子受到了氧化,让人痛心疾首。

由于保护的技术水平十分落后,大量的丝织品在接触氧气之后变硬,无数国宝级文物都无法保存。痛定思痛,“定陵发掘之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帝王陵不能随便挖。从这之后就定下了规矩,坚决不主动发掘帝王陵。”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曾参与定陵发掘的考古人员在编写定陵考古报告时写道,“可惜过了20多年岁月,棺椁毁于定陵建馆之初,帝后尸骨、头发、牙齿毁于特殊年代,原始资料有散失,照片底版有霉污,特别是那些囊括了中华精品的帝后服饰、织品等等,几经翻动,残损更甚,所幸几大册发掘工作的原始记录,尚保存完整。”

2006年,在定陵发掘50周年之际,北京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将当年定陵出土的文物重新放入“地下”。所谓的放入“地下”是指在地下重新修建了一个文物库房,据十三陵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原先的库房面积狭小,文物藏品甚至无法实现分类储藏上架。因此只有重新修建一座现代化库房,才能让珍贵文物享受到恒温恒湿的现代化科技保护。”

据报道,万历皇帝的龙袍氧化十分严重,已经碳化变黑变脆。虽然文物保护工作人员采用最先进的保护技术,但是这种技术也是不可逆反的,使用的涂料老化龟裂后,丝织品也随之碎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许... 在三国历史的烽火岁月中,有许多令后人津津乐道的英雄人物与经典战斗,而许褚与马超的对决便是其中之一。许...
原创 秦... 围绕秦始皇陵发掘问题的讨论,一直备受关注,也充满了争议。就目前来看,形势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包括秦始...
原创 完... 书名:《北宋穿越指南》 作者:王梓钧 状态:已完结 字数:411万字左右 小说标签:架空历史、轻松、...
原创 这...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自从“黄袍加身”后,由于担心武将势力过大...
原创 宋... 提起宋朝赤胆忠心,能在身上刻字以表明报国之志的,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就是名族英雄“精忠岳飞”了,毕竟...
苏有朋音乐会普通票不能合影,本... 近日,苏有朋将举办音乐会,其中vip票有1V10的合影环节,但因票较少抢票困难,部分粉丝希望普通票也...
原创 他... 在三国时期,他胜过吕布,投靠谁就杀谁,是三国的大恶人,为何却受后人香火供奉? 在三国时期,充满了英雄...
皇家玉雕、礼赞百年,《紫禁百年... 2025年3月,《紫禁百年徽宝》发布会在北京张铁成、王建艺术馆隆重举行。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张...
原创 没... 司马南和刘绍棠,你能想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吗?嗯,似乎是某种意外的巧合吧,但真相有点让人吃惊。 你可能...
原创 刘...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建安二十四年,即公无219年,是关羽最辉煌的一年,也是他最凄惨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