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国家出现以来,如何分配权力成为了国家组建权力机构之前首先要解决的事情。先秦时的分封制的寿命很短暂,但它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深刻。分封早已被官僚代替,但和分封相辅相成的宗法如今还在发挥它的影响力。分封制强调的是忠,宗法制强调的是孝。在古代,忠孝是一体的。对家族长辈不孝顺就是对皇帝不忠诚,所以孝是首要标准。
二十四孝的故事是古代晚辈的道德标准。人们经常用这里面的故事来要求自己的子孙,要求他们要像主人公一样孝敬长辈。故事集里面有一些做法可取,例如陆绩在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把主人送给他的橘子藏起来,回家时给母亲,但大部分的做法,用现在的价值观是没有办法接受的。二十四孝如今被讥讽为愚孝,在很早之前,就有人对它提出不同的看法。
在二十四孝里面有一个故事,有一对夫妻,他们生下孩子之后,粮食不够养活家人,母亲要挨饿。夫妻商量后决定把儿子埋掉。当他们挖坑的时候,发现坑中居然有黄金。他们非常惊喜,就不用埋掉这个儿子了,母亲也有粮食可以吃。在朱元璋当政的时候,就有人模仿这个“埋儿奉母”的故事。
当时有一位农民的母亲病得很严重,他向上天祈祷,如果母亲的病可以痊愈的话,他就埋掉儿子。结果母亲的病居然好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要把儿子埋掉,农民就真的打算挖坑把自己的儿子埋了。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下令将他抓住,并杖打一百,流放八百里。在明代有相关的奖励制度,如果一个人被评选为孝子,他就能接受朝廷的奖励。朱元璋让礼部修改了法律。一旦有人做这些为了孝顺父母伤害子女的事情,不但不给予奖励,还要重重地惩罚。
用孝来约束百姓的行为,是古代皇帝巩固权力的手段。家国一体,对父母称孝就是对国家称忠。朝廷的法律把忠孝绑在一起,就是为了百姓都对国家忠诚。朱元璋虽然是暴君,对孝有这么理性的认知,实在是算得上理智了。
农民模仿“埋儿奉母”,朱元璋得知后龙颜大怒,下令将他杖打一百。为了惩罚愚孝,朱元璋打了这个农民一百大棍。朱元璋虽然是暴君,他对孝的认知却是难得。各位网友认为朱元璋做的对吗?(文中配图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