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若放弃辽东,将所有兵力撤至山海关,那么结局会如何?
创始人
2025-08-28 13:04:27
0

天启、崇祯两朝,如果明军放弃广大的辽东地区,将所有的军队都集中在山海关一线,那么清军能否在1644年顺利入关?这是御史近来在梳理史料时,发现的一个问题。为此发文与各位读者探讨。

明廷高层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六年以“七大恨”誓师,与明军公开决裂,发兵二万余攻打辽东重镇抚顺。抚顺的陷落让万历皇帝深感忧虑,他以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准备对后金政权发起反击。

然而,此时的大明朝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严重不足,在征伐的过程中并不顺利。万历四十七年,朝廷准备毕其功于一役,兵分四路在萨尔浒一带与努尔哈赤展开对决。

遗憾的是,萨尔浒一战明军战败,从此朝廷再无力量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局面也从攻势转为守势。

万历皇帝懒政不假,但却不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他意识到要想解决辽东问题,非一朝一日,他以熊廷弼经略辽东,试图与后金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打一场持久的消耗战。

可以说,万历这个战略思路是对的,可惜的是一年后万历皇帝就驾崩了。泰昌帝更是命短,仅仅做了一个月的皇帝。随之继位的天启帝由于缺乏理政经验,没有自己的主见,在朝臣的推动下他摈弃了原先的战略部署。广宁丢失后,熊廷弼、王化贞先后被诛。朝廷以王在晋为辽东经略。

王在晋其人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如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但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人的名字。因为他提出了一个策略:退守山海关,保留实力以图后进。

王在晋上任后,经过实地考察和周密筹划,认为以当前的局面而言,朝廷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辽东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所有兵力都集中在山海关一带,待时机成熟再图收复失地。

王在晋把自己的方案上报朝廷,并得到了时任兵部尚书张鹤鸣以及蓟辽总督王象乾的支持。同时反对的人也不少,其中就有袁崇焕、孙承宗,以及首辅叶向高。

显然支持派的力量弱于反对派,天启帝很快就解除了王在晋的职务,以孙承宗和袁崇焕经略辽东。同时朝廷的战略布局也发生了变化,从原先的坚守转为主动进攻。

在袁崇焕的主张下,朝廷开始投入巨资建立了宁远、锦州防线,这条防线长达数百里,每年的花费就多达数百万两,这无疑加重了朝廷的负担。

宁锦防线的作用并不明显

从地图上来看,宁远、锦州的位置其实很尴尬,后金的军队如果要袭扰内地,不一定就要经过宁、锦。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皇太极几次入关,都绕过宁锦直扑山海关,京城几次陷于危急之下。

问题是,明军的资源是有限的,厚此就必然要薄彼。由于宁、锦防线过于分散,兵源与后勤补给十分困难。加上当时朝廷国库空虚,山海关一带的驻防必然就很薄弱。

王在晋、熊廷弼很早就看到了这个弊端。他们此前就制定了一套务实且可行的办法。按照规划,王在晋是想把所有军队都撤到山海关一带,并有三路奇兵:一路是暗中联络蒙古林丹汗,由西面牵制后金;一路是由毛文龙从海上进行袭扰;一路是东面由朝鲜出兵克制。

从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王在晋、熊廷弼的眼光确实很有远瞻性。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接手的其实就是个烂摊子,这三路奇兵已经成了后金政权的极大威胁。如果利用好了,就是耗也能把皇太极给耗死。

所以皇太极的战略主张就是四个字——速战速决,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明军有生力量。而孙承宗、袁崇焕的战略刚好对了皇太极的胃口。尽管后金军队无法越过宁远城一步,但这意义并不大,因为袁崇焕始终没能阻止八旗军队袭扰中原。

守住山海关大明就不会亡国

崇祯继位时,形势就更为严重了。国内的农民起义不断蔓延,对于崇祯来讲,此时最缺的就是银子。如果按照王在晋的战略部署,朝廷在辽东就不需要每年花费数百万两的银子,这笔钱一旦省下来,就足能镇压农民军。

朝廷若是肃清了内乱,再把全部精力放在辽东,那么历史就必然会改写。看到这里或许有读者会问,按照王在晋的思路,山海关就一定能守住吗?答案是肯定的。

山海关为何被称为天下第一关,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山海关地势雄伟,北面山河纵横,交通不便,在冷兵器时代,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作为呼应,陆地上大规模的兵力根本无法展开。历史也证明,山海关从来就没有从北面被攻破过。

更为关键的是,山海关以南地势平坦,距离中原也近。这就意味着朝廷的后勤补给十分便利,皇太极若想集重兵攻打山海关,就必须拉长自己的补给,这一来一回,优势就很明显了。

袁崇焕修建宁锦防线正好反过来,不仅拉长了明军的补给线,还给后金创造了便利条件。说白了,皇太极只要心情好,说打宁远就打宁远,就算打败了损失也不大。但对于明军来说,战败的后果是无法承担的。

八旗军队曾从喜峰口入关侵扰内地,不少人会认为皇太极可以绕道山海关。其实这种观点也站不住脚。毕竟喜峰口路途遥远,偶然玩一次偷袭还行,要想占领中原难度很大,问题同样还是出在补给上。

崇祯若是采用了王在晋、熊廷弼的坚壁清野的战略思路,那么同理长城各关也不会存在兵力薄弱的情况。试想袁崇焕以二万老幼尚能抵挡努尔哈赤的十万铁骑,如果要是在山海关集十万重兵,那么皇太极乃至后来的多尔衮,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越过山海关一步的。

因此不难得出结论:放弃辽东固守山海关,大明王朝就不会亡,如果崇祯把农民军镇压了,那么收复辽东也是迟早的事。

备注:近来发现有不少平台作者恶意抄袭。御史在此声明,所有文章仅发布于头条、百家两个平台,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不得侵权发布,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嬴... 根据《史记》上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出,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他们两个人生...
原创 李... 一、探讨大明败亡的原因 公元1642年,此刻距崇祯吊死煤山,还有两年时间。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已经进...
原创 诸...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可谓是信心满满,写下了千古名篇《出师表》,他的目标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
原创 夏... 夏侯渊是曹魏名将,是曹操的嫡系将领,深受曹操喜爱和重用,曹操委任夏侯渊为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然而,夏...
原创 真... “真没想到,西游记竟然是真的?唐三藏竟然真实存在?这太匪夷所思了”,望着墙上的壁画,考古人员实在不敢...
明朝最冤的皇帝,人送外号“蟋蟀... 很多人都知道明代铜器中有一种珍品叫做“宣德炉”,这种珍贵铜器铸造于明朝宣德帝朱瞻基在位时期。 这一时...
原创 皇... 契丹是北宋时期北方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契丹人是当时北方草原的霸主,对北宋形成了长期的军事威胁,契丹从...
原创 中... 中国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改朝换代时常有,但国都却十指可数,这些城市有何魅力,时常成为万城之首? 第一、...
原创 夷... 夷陵之战是发生在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的后面,而且这一战和襄樊之战有莫大的联系。大家都知道襄樊之战,关羽...
15岁初中生火了!指出千年铜镜... 近日,一则“初中生指出千年铜镜断代有误,四川省博物馆迅速改正”的消息引发热议,让大家对这位少年的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