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据央视新闻消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刚满一个月,却已经在涉台、历史、领土、安保等问题上接连抛出了各种挑衅言论,引发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多国的强烈抗议和批评。

高市早苗,资料图。
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对象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国。而近期中国的一系列反制措施重挫日本经济。一家总部位于东京的旅行社表示,中国旅游团订单取消量正急剧上升,“每天都有团体游订单接连取消,这让我们感到非常痛心。”
日本经济学家估计,如果赴日中国游客数量大幅下降,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恐被拉低0.36%,经济损失合计高达2.2万亿日元(约合1000亿元人民币)。而负面影响正迅速蔓延至更多领域,中日多个交流活动被叫停、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日本经济正走向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寒冬。

11月19日,据参考消息援引日本共同社近日报道,受中国游客大规模流失的影响,日本方面可能面临约2.2万亿日元(约1034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对此,当地时间11月18日,日本保守党党魁百田尚树在记者会上表示,“2兆2000亿日元损失”平均到日本约1.2亿人口上,每人相当于承担约1.8万日元。

此前据环球网报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国会公然发表涉台错误言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引发中方多部门强烈抗议,并采取相应措施。外交部和中国驻日本使领馆近日郑重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已在日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治安形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英国《卫报》及香港《南华早报》17日援引资深航空分析师最新消息称,在此背景下,自上周六以来,中国各大航空公司已有约50万张赴日机票被游客退订。
《南华早报》称,一名航空分析师表示,自11月15日以来,中国航司已记录约有49.1万张飞往日本的机票被退订,约占飞往日本总预定量的32%。该分析师表示,这是自2020年初以来他见过最大规模的机票退改事件,但这对中国国内航空业的影响可能有限。
“这对航空公司来说损失并不大,因为中日(航线)市场规模与整个国内国际市场相比仍然较小。”该分析师称。
相比之下,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18日称,日本“本已脆弱的经济”,在受到美国关税和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冲击后,“又面临另一重打击”。穆迪分析公司驻东京高级经济学家斯特凡·安格里克表示,“中国赴日游客数量锐减将(对日本)造成显著冲击”,如果中国游客数量减半,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可能会下降0.2个百分点,对于一个本就举步维艰的经济体而言,这一影响无疑是雪上加霜。
《卫报》称,中国是日本第二大游客来源国,中国留学生——去年估计约12万人——构成日本国际学生群体的主体。日本零售和旅游公司股价17日应声暴跌。中方的愤怒令日本工商界震动。日本行业领袖们17日与高市早苗会面,敦促其缓和紧张局势。日本主要商业游说团体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筒井义信表示,“政治稳定是经济交流的先决条件”。
此前据央视新闻消息,近日,外交部与中国驻日使领馆率先提醒中国公民近期谨慎赴日。16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类似提醒。双重提醒之下,赴日旅游“退机票退酒店退团”现象引发关注。
多家航司取消赴日航班
11月15日,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司率先发布涉及日本航线客票特殊处置方案的通知,随后海航、川航、春秋航空、深航、厦航等10多家航空公司相继发布了针对日本航线的特殊退改方案。各航司的政策核心条款基本一致,普遍适用于出行日期在2025年11月15日至12月31日之间的客票,涉及往返东京、大阪、福冈、札幌、冲绳等日本主要城市的航班。根据政策,符合条件的客票可在航班起飞前,免手续费办理变更或全额退票,部分航司的政策甚至涵盖了里程奖励客票。

此外,记者发现,截至目前,四川航空已取消2026年1月1日至2026年3月28日期间成都往返札幌的航线计划,春秋航空有多班涉日航线显示“航班取消”。

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綦琦:考虑到降低已购买赴日航班旅客的损失,我国多家航空公司不计潜在收益损益,第一时间发布免费退改签政策。同时,考虑到相关市场短期内需求会急剧萎缩,航空公司及时削减运力,取消赴日航班。
多家旅行社冻结赴日旅行团
与此同时,酒店也出现不少退订的情况,多家旅行社也冻结了赴日团,不再收客。
记者发现,在多个社交平台上都有旅客在分享自己成功退订日本酒店的经历,旅客通过在线旅游预订平台或者直接跟酒店联系,说明情况,耐心沟通。面对市场变化,不少旅行社也在迅速调整业务方向。有OTA(在线旅游)平台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往年11月中下旬,日本的关东、关西赏枫线路非常热门,但现在不再接受相关线路订单。
11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路透社记者提问,昨天当被问及日本是否计划收回首相关于台湾的言论时,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表示,这些言论符合日本长期以来的观点。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表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从根本上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公愤和谴责。中方严肃敦促日方收回错误言论,停止在涉华问题上制造事端,以实际行动认错纠偏,维护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如果日方拒不撤回,甚至一错再错,中方将不得不采取严厉坚决的反制措施,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担。”

编辑:十月
审核:凌山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参考消息、环球网、北京日报等】
上一篇:中央批准:河北省纪委书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