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在历史上一直被欧美人视为世界古代军事史中,最具影响力的亚洲人和黄种人,和其子孙在前后二十五年的时间,先后剿灭了四十多个国家。
他们十分骁勇好战,据不完全统计,成吉思汗征服了七百二十多个民族,六亿多人口臣服于成吉思汗的统治。对于不降服的国家,可谓是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直接屠城。
成吉思汗为何能横扫当时的欧亚大陆?
蒙古人因为生活在草原上,从小就在马背上摸爬滚打,一旦蒙古人能够行走,他们就要学着骑马。每个家庭最少都有一匹马,不论他们是富有还是贫穷,是军人还是农民,就连牧羊人也会骑在马背上牧羊。可以说,他们几乎可以和战马融为一体。民族民风彪悍,团结,吃苦耐劳。
男子从三四岁开始就被送入学校,进行严格的骑马射箭训练,因此他们具有驾驭马匹和使用武器的惊人本领,尤其擅长一种被古罗马人称为“安息人射箭法”的战法,即骑射者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的敌人射箭。
事实上,成吉思汗的军队十分重视情报,在当时的蒙古,各地来往商人比较频繁,就雇佣这些商人为自己刺探情报,这使得蒙古人掌握了进攻的主动权,了解了对方的情况,以此进行谋略和战术安排,结合其军队的特点更是将这优点放大许多。
在许多战斗中,蒙古军队凭借进攻的主动权和优良的骑兵部队,采取分兵合击,大迂回包抄的战略战术,多次大获成功。而同一时期的南宋和欧洲依靠传统的步兵和重骑兵来对抗灵活敏捷的蒙古骑兵。
在开战前,蒙古军队先是以弓箭压制扰乱对方阵型,然后再出动重骑兵横扫一切敌人。这套阵容本来没有什么,但在当时非常有效。至于遇到城市需要攻克的话,对蒙古骑兵来说难度很大,这也就是蒙古骑兵屡屡屠城的原因,就是给对方城市带来巨大的震慑作用。
还有一点是机动性显得尤为重要。以马为主的军队机动性较强,不像东方戎行则是以重装步卒为主,那帮重装步卒举动不方便,只有被打的份。尤其是在恶劣环境下作战负荷较重,武器盔甲,重量达多公斤。作为生活在马背上的战士,蒙古骑兵都很擅长骑射,而且机动性很强,蒙古骑兵几乎不需要携带大量的粮草,这也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因而,尽量减轻武器的重量和体积尤为重要。
后勤保障也是做得相当的好,蒙古军西征时不需求庞大的后勤部队。在出征时会赶着少量的羊群出战,于是蒙古军又被称作赶着羊群的戎行。这些羊群便成了蒙古军的食品滥觞。以战养战,靠掠取降服之地的物资来作为部队的给养。
除此之外,蒙古军还装备了少量投石车,火箭,毒箭,火炮之类的事先天下进步兵器,这些是欧洲戎行没有的。
更重要的是当年成吉思汗带兵作战时,令出必行,蒙古军队的军纪非常简单粗暴,就八个字:违令者,斩!攻城后,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