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之后,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被重新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来又改成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然而,对于南方红军的组建,蒋介石始终持反对态度,一直在进行阻挠。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的主力迅速损耗,迫使蒋介石最终同意成立新四军。
新四军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华东各省都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对抗日军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蒋介石却始终不愿意看到新四军的壮大,他通过国民党第三战区与新四军发生了不少摩擦。百团大战结束后,蒋介石对八路军的快速发展感到震惊,开始采取消极抗战的态度,并积极与八路军和新四军发生冲突。虽然他已经无法控制八路军的扩张,但他依然决心要消灭新四军这个迅速崛起的力量。 1940年年底,蒋介石指示何应钦和白崇禧以军政部的名义下令,要求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各部队全部向北转移,进行整编。对于这一无理的要求,新四军和八路军迅速表示拒绝。但为了考虑到抗战的大局,新四军的军部及其直属部队共9000多人,最终决定向北转移。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行进至安徽省泾县茂林地区时,遭遇了国民党第三战区顾祝同和上官云湘指挥的七个师、约八万人的伏击,损失惨重。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牺牲,几乎整个新四军的军部都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在皖南事变中,依然有一支部队成功突围了出来,这支部队就是由傅秋涛率领的第一纵队。当时,傅秋涛的纵队行进在新四军部队的左翼,战役爆发时,电台立即被敌人摧毁。面对突如其来的伏击,傅秋涛迅速召开干部会议,紧急制定突围作战方案。由于反应迅速、决策果断,这支纵队的2000多名战士成功突围,为新四军的重建保留了生机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