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教科书里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红军为什么能绝境逆袭?
创始人
2025-08-27 13:06:34
0

大家好,我是乌鸦。

关注乌鸦B站账号和视频的朋友们可能还有印象,2020年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期间,我们请到了著名军史研究学者、长篇纪实文学《心路沧桑——从国民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再版)作者

高戈里

老师,为大家呈现了多期精彩内容。

高戈里老师在节目后却注意到了一个颇值得玩味的问题。

他谈到,他发现在视频中,几次出现满屏的

“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一类弹幕。

“这就

奇了怪了

!”

因为,

“我讲的事,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史实;我讲的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可为什么观众这么

生疏

呢?

进一步观察发现,有些弹幕反复提出,要高戈里老师

“多讲讲历史教科书没有的”

这就更加奇怪!

因为“教育法规定,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唯物史观是唯一正确的历史观

,这是列宁说的”。

那么原因有四种可能:听课走神,授课乏味,课本抽象,课本缺失。

高戈里老师找来了2007年人教版的历史教科书翻看,发现居然真的是

“最不可能”

“课本缺失”

高戈里老师将其中危害甚大的典型缺失归纳为

缺失“五史一观”

1、缺失展示土地革命社会根源的基本史实

2、缺失展示红军逆势发展内生动力的基本史实

3、缺失展示国民党抗战丧师失地制度性根源的基本史实

4、缺失展示解放战争摧枯拉朽战斗力之源的基本史实

5、缺失揭露“联合国军”虚伪本质的重要史实

6、缺失对唯物史观的正确阐释

高戈里老师敏锐地发现了历史教科书缺失“五史一观”开门揖盗的史学教育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尽快认真解决,我们将失却解读中国革命史的话语权,危殆几代人的历史教育,并最终撼动新中国的历史根基。

今天给大家带来

第二讲:历史教科书缺失展示红军逆势发展内生动力的基本史实

1

上一讲讲到了为什么要搞土地革命,这一讲的重心则是怎样搞土地革命。

2007年人教版历史教科书讲述土地革命,

突出的是“根据地”

,分别介绍了创建根据地、巩固根据地、扩大根据地、保卫根据地几项内容。

但实际上,关于土地革命,更深层的问题是:根据地为什么能够在白色政权之间得以生存?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的回答是: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毛泽东这一主张,一度受到共产国际的质疑。

其中,1928年6月,在莫斯科近郊五一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共产国际的领袖

布哈林

这样说过:

“新生的中国红军只能在分散和游击中生存,今天在这里吃鸡,明天到那里吃鸡,以免把一个地方的母鸡给吃光了。”

当然了这是俄罗斯式的幽默。实际上他是讲的

大部队的给养问题

当时中共中央,特别是海归派的中央领导,基于以往的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指示,曾多次给朱毛红军发指示,要求红军分散,不要集中。

到了1929年2月“二月来信”,甚至叫朱毛脱离红军到中央来,部队分成分队,散到各地。

当时中央“海归派”,反对建立并壮大(毛泽东提出概念的)“正式红军”。他们有如下几个理由:

第一,认为目前不是革命高潮,红军集中在一处是会失败的;

第二,分散便于给养和持久;

第三,应该先建立苏维埃政权,然后方能有红军的组织。

他们这个思路,基本是参照这个苏俄十月革命的道路。

对此,毛泽东1928年10月5日的文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做出了回应。

文中提出了革命根据地得以存在的五个条件:

客观条件:

1.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

2.人民群众在北伐时期曾经广泛发动起来过的地区。

3.全国革命形势向前发展。

主观条件: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5.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不错误。

两项“主观条件”合起来说,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前面说到的,“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注意,军队必须要冠有

“人民”这个定语

接着在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给中央的报告,名为

《井冈山的斗争》

(收入毛选),文中表示:

“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

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

。”

井冈山建军方针这“两靠”——一个是靠党的领导,一个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毛泽东不是闭门造车想出来的,而是问题导向出来的,基于的是各项

现实背景

背景一

:大革命失败的最主要教训,是

党没有掌握军队,尤其是不能掌握士兵

背景二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部队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是国民党军队起义过来的,

沿袭了一些旧军队的旧习惯

比如说官兵对立,军官吃小灶,三金五皮(镜、戒、表,皮带、绑腿、靴、鞭、包),打骂士兵;又比如说雇佣制、薪饷制。

当时的

薪饷制

到什么程度呢?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部队采取募兵制,招兵买马,我给你发薪饷,你给我卖命。

这种办法呢,当时我军也沿袭了一些。

比如1928年2月中央专门有一个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关于兵士运动计划》,明确提出兵士月饷“现洋20元”。

提出以后,有些地方党组织就反对了,比如说广东,称这“是不可能的空想”。

但有些地方就实行了,比如说百色起义,1930年1月还专门有一份报告谈到了这个制度的实行,第一个月就发下了20块钱。

背景三

:秋收起义失败后,部队从5000余人锐减到七八百人,并不断有大量的

开小差、离队

的现象。

背景四

:在北伐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军

政治工作的一些方法

——宣传教育,振臂一呼,共产党员模范带头、冲锋在前退却在后——

已经不怎么管用,光靠这些抓不住士兵

背景五

:毛泽东做了深入的

调查研究

。秋收起义失败以后,部队在向井冈山转移途中,他一路上就不断找干部战士谈话。

其一

,毛泽东请教了武昌警卫团的排长

韩伟

,问叶挺部队的党组织是怎样建立的。

韩伟说:党支部

建在团一级

,团以下没有了。

问:部队有没有士兵党员?答:有,全团一共有18名士兵党员。

又问:你们互相之间认识不认识啊?答:

不认识

其二

,毛泽东发现,一团一连基本上没有开小差的,跟别的连队大不一样。

他就问一连的党代表何挺颖。何挺颖说是充分发挥了该连党员,特别是

战士党员的作用

这个对主席启发就很大。他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以后,

三湾整编的方案就逐渐地酝酿成了

2

1927年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在毛泽东驻地(协盛和杂货铺,店伙计李立是中共党员)召开了前敌委员会扩大会,

扩大到连一级

,开了一个通宵,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三湾整编方案。

三湾整编方案的内容包括这几个部分:

(一)整编部队

部队由师缩编成团,不愿干的去留自由,发给路费。

(二)建立健全党的各级组织,包括前敌委员会

第一项工作是增补前委

,特别是

补选了一名士兵到前委

,参加领导工作。

第二项是建立党代表制度

,任命了

13名党代表

,并且给党代表布置了

四项工作任务

:一是领导连队党支部,二是领导连队士兵委员会,三是负责民运、发动群众,四是配合军事主官指挥作战。

第三项

尤为重要,是

“支部建在连上”

关于这项工作的作用,

罗荣桓

同志在1957年9月有一个回忆。

他说,在1928年,井冈山的部队八月失败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带领31团的三营

下山去接应从湘南返回来的朱德带的28团,结果部队出去没多久就遇到敌人袭击

,部队就打散了;

打散后第二天早晨一清查人数,发现只少了一个担架兵

,结果他们回到井冈山的时候,发现这个担架兵已经回到井冈山上了。

还有一个故事是

宋任穷

回忆的。

抗战初期搞国共合作,宋任穷奉命去拜访国民党第31集团军的总司令

汤恩伯

。汤恩伯闲谈当中就提了个问题。

他说有一点我一直不了解,

你们八路军为什么打仗总打不散,打散了也能收拢回来?我们的部队就做不到

宋任穷就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呐,我们

每个连队都有共产党的支部

,汤司令要是学的话,我们派人到你的部队,也在每个连队建立一个共产党的支部,

保险你打散了还能收拢

大家都哈哈一笑。

这个东西国民党它是不理解的。

第四项工作,是积极审慎地发展士兵党员

。第一批发展了6个,其中3人牺牲1人脱离革命,还有两人,后来一个是开国上将(陈士榘),一个是开国中将(赖毅)。

(三)建立士兵委员会,施行民主制度

士兵委员会当时主要是两项,一个是

政治民主

,一个是

经济民主

政治民主,包括:官兵一致,废除繁缛礼节;禁止打骂士兵,士兵有话语权,参与部队的管理,有监督军官的权力。

经济民主,包括:官兵平等,实行军事共产主义;废除薪饷制,然后分伙食尾子;账务公开。

(之后,又发展为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

我们军队这套党领导下的民主制度的建设,它

是在三湾改编中创立的,是在古田会议上确立的

。古田会议之前,经过了一个曲折;古田会议之后,一度受过干扰。但根基未动。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这里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那么这条

生命线的方针

是什么?

毛泽东1948年1月30日在为中央军委起草的

《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

中指出:

军队内部政治工作方针

,是放手发动士兵群众、指挥员和一切工作人员,通过

集中领导下的民主运动

,达到政治上的高度团结,生活上获得改善,军事上提高技术和战术三大目的。”

那么井冈山创立的

军队的民主制度

,可以归纳包括以下内涵:

一、首要前提是坚持党的集中领导。

没有这个那就是一盘散沙,就是极端民主化。

二、政治目标是前述的政治工作“三大目的”。

这是要调动全体指战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是调动少数人的。

三、制度内容是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

这个是发展到解放战争以后提出来的。

四、组织载体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士兵委员会,特别是士兵委员会。

五、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说到民主集中制,这就要说到,我们党的民主、毛泽东创立的民主制度,跟西方的民主制度是有

本质区别

的。

这个区别我归纳为

三大本质特征

第一,最重要的民主权利是民众的生存权;

第二,最实在的民主载体是士兵委员会;

第三,最科学的民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

3

那么最后我们还是要讲到,历史教科书在该问题上缺失重大史实以后,是如何

开门揖盗

的。

我们先来看07版的历史教科书。它

没有三湾改编,没有古田会议决议

;而是大篇幅地写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这个临时政府成立不成立,其实并不影响革命进程,但是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就不一样了。

2019年人教版的历史教科书,对这个问题是

有了修补,但三湾改编还是缺失

那么,这个基本史实缺失以后,会带来一系列危害。

我只讲“两失”。

第一是对内会迷失建党建军的方向,第二是对外会遗失反霸斗争的制度自信

对内之“失”,这里讲一个故事。

毛泽东同志在1965年重上井冈山的时候,对随行人员有一个考问。

他问道:“

井冈山的好制度、好作风

是什么?”

大家异口同声:艰苦奋斗。

毛主席笑了,说你们再想想,艰苦奋斗只是一个方面,还差两点,要从制度方面想。

汪东兴一拍脑袋:“支部建在连上。”

毛主席继续说道:“在井冈山我们摸索了一套好制度、好作风,现在比较提倡的是艰苦奋斗,得到重视的是支部建在连上,

忽视的是士兵委员会

。”

如果把这个丢了,我们就脱离了群众,我们就迷失了建党建军的方向。

而对外之“失”,大家都知道反共反华势力,它对我们党的污蔑,很重要一条是说我们“不民主”,是“集权统治”,是“威权政治”,社会上也有人把偏离井冈山道路的一些行为,栽赃、归咎到共产党的旗帜上,于是呢,就丧失了制度自信。

实际上,我们的

制度自信

,正是我前面讲到的(人民民主的)三大本质特征。这三大本质特征,是远远超越了西式民主的,这就是我们的制度自信——试问还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士兵敢给军官提意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寻味云南·茶韵千年】大叶茶庄... 一杯源自彩云之南的时光馈赠 以古法工艺 唤醒千年茶山灵韵 核心优势:纯净本源,古树精粹 1...
2025功夫茶具性价比之王!6... 功夫茶具不仅是茶文化的载体,更是提升饮茶体验的关键。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如何选到性价比高的茶具...
西山区吃醋学姐茶叶经营部(个体...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西山区吃醋学姐茶叶经营部(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丁艳琦,注册资本1万...
喝茶有几种境界?古代“茶仙”告... 古代陆羽被尊为“茶圣”,那么,你知道古代“茶仙”是谁吗? 卢仝(tóng),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
原创 宋... 在明代冯梦龙编写的《智囊》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北宋仁宗帝执政时期,西部边疆爆发叛乱,平叛主将刘平不...
东西问|安东强:为何植树节与孙... ——专访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安东强 作者 卢诗纯 朱贺 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
原创 不... 【提示】 魏明帝曹叡死后,八岁的曹芳即位,曹爽和司马懿一起辅政。曹爽上表授予司马懿太傅虚职,剥夺了他...
原创 德... 德国位于欧洲地区,分别和法国、荷兰、丹麦、波兰等多个国家接壤,总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3...
原创 九... 张万年在担任43军红军师的师长时,师政委是反革命集团的成员,东窗事发后,师政委被带走,就有人造谣说张...
年羹尧巅峰兵力几何?雍正亦忌惮... 年羹尧鼎盛时统率20万精兵助雍正稳固皇权,平叛西北叛乱。后因其跋扈失宠,赐死。年羹尧无谋反之心,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