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4月的一天,志愿军第四十六军副军长曾雍雅(开国少将,电影《诱狼》男一号的原型)正在一三三师研究作战方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他抓起听筒一听,顿时喜出望外,原来电话是分别一年多的妻子张淑英打来的。
可当张淑英说她不在国内,而是已经到达四十六军军部,并提出要跟丈夫见一面时,曾雍雅不禁大吃一惊,因为这里毕竟是炮火连天的战场,实在太危险了。
一三三师的王振东师长听说是副军长的妻子来朝(鲜)了,连忙说道:“副军长,你要信得过我,就交给我先准备吧,你先回去见见娘子吧!人家冒着枪林弹雨来探望丈夫,那可是一颗真心。”
曾雍雅经不住众人连说带拉,只好坐着吉普车回军部了。
军部驻在一个山坳里,两边都是山,中间是个小山村,有十来户人家,老百姓早已逃进山里,只留下几个老年人。军部指挥所在山洞里,平时机关人员都住在这个小山村的老百姓家里,一有战斗或者敌机来了,人们就向两边山洞里躲。
曾雍雅回到军部,跟张淑英见了面才知道,原来她是来执行押送物资任务的,停留几天就要回丹东。
虽然与妻子是久别之后极其难得的相聚,但曾雍雅头脑里装的全是一三三师的作战方案,这是他入朝后向敌全线反击打的第一次大仗,他必须精心组织准备,因此他对妻子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关照。
张淑英听说要打大仗了,她知道丈夫肩上担子重,就说:“你忙你的,我住几天就走了。”
那天,一三三师的作战方案出来了,军部要开党委会来集体研究。会议就在洞口一间房屋里开。张淑英就留在自己房间里,躺在床上看书,那间房就在山下老百姓村子里。
突然山头上传来两声枪响,接着就有人喊:“防空警报!”
话音未落,两架美军侦察机就从山谷里钻了出来,沿着河边和村子俯冲,机关枪子弹像冰雹一样扫了下来。四周山头,上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猛烈的响着,可是敌机很低,高炮和高射机枪都打不到它。
接着而来的是两架B—29重型轰炸机,直朝小山村俯冲而来,落下一串黑乎乎的炸弹,瞬间山村地动山摇,一片火海、一片惨叫……
曾雍雅从山洞口冲了出来,他举目一望,不禁发出一声惊叫!他妻子张淑英住的那间房子已经不翼而飞,成了一个巨大的弹坑,浓烟烈火还在燃烧。
他的脸刷地阴沉了,心里在呼喊:完了,完了,妻子一定被炸死了。他立即带领两位参谋,拼命跑下山冲到他妻子居住的房间附近,“快,给我扒!”
一群人听说曾副军长的妻子在炸塌的房子内,都来扒砖头瓦片,希望她还活着,能从砖头瓦片之中救出来。
扒了一阵,人们突然间闻到一股肉焦味,军长肖全夫和政委吴保山来到曾雍雅身边,难过地说:“老曾,别扒了,肉焦味都出来了,扒出来她也没命了,都烧成炭了”。
曾雍雅此刻冷静下来,他命令人群不要扒了,赶快去其他地方灭火,解救其他人。
他知道妻子活不成了,准炸死了,连身子也被烧成灰了。他脱下军帽,默默地向妻子致哀。
他心里非常难过,妻子跟着他,没有过一天安乐日子,走南闯北,枪林弹雨,每次见面都是一场风险。平时他忙于军务,总觉得对妻子关心不够。如今她突然遭遇飞来横祸,就这么离开了,他不能不感到深深的内疚、万分的痛苦。
尽管曾雍雅身经百战,见过战场上最残酷的杀戮,但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妻子的牺牲使他的情绪受到巨大的打击。
曾雍雅怀着沉重的心情,沿着一条山路,向坑道指挥所走去,心里燃烧着对美军的刻骨仇恨。
“老曾!我在这里呐!”
曾雍雅以为自己在做梦,好像听到张淑英那熟悉甜美的嗓音了。
他回头一看,天啊!果然妻子从山坡一个猫耳洞里钻了出来。这个结局太出人意料了,真是悲喜两重天!
“你……你没有死?”
“对,我还活着。”
“你……你不在房间里?”
“在房间里,好险啊!差3秒钟就见不到你了。”
“你到底怎么出来的?”
她给丈夫讲起刚才突遭横祸却死里逃生的情景:
原来,张淑英躺在床上看书,她一听报警枪声就一骨碌从床上跳下去穿鞋。
就在这一瞬间,敌侦察机掠过她的房顶,一阵机枪射来,她躺的床上“啪啪”地扫过四发子弹,每颗都在她床上钻出拇指粗的弹孔,只要一发命中她,估计就没命了。
好在张淑英学过一些战争常识,她知道敌人侦察机过后,准有轰炸机跟随而来。
她一看炕床上方有个窗口,一跃就从窗口跳了出去,随即连爬带滚地钻到山脚下一个猫耳洞里。
就在这几秒钟的瞬间,那两架B—29就投下巨型炸弹,她住的那间房子就炸得飞上天去,这真是绝处逢生
曾雍雅又惊又喜,随后不解地问:“刚才我们大家都闻到一股类似于皮肉烧焦的味,以为你烧成灰了。那是咋回事呢?”
“哎呀!糟了,你那件最好的皮袄、全部的生活用品,被烧掉了。”
“天啊!那怪味原来是烧焦了的我的皮袄,谢天谢地,我老婆还活着,烧掉几十件皮袄也划得来!”
两人相视而笑,一场灾难总算过去了。
张淑英在军部只住了三天,就带着一批伤员,坐着汽车回到国内。只不过,她这次在战场上与丈夫相会,却留下了一段突遭横祸却绝处逢生的传奇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