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抗日志士刘定一的故事
编辑徐厚冰
安徽广德,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广德人民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个革命的历史时期里,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广德普通老百姓刘定一的英雄事迹。
刘定一事略
作者刘义良
抗日战争时期,一位鲜为人知的爱国人士刘定一,因抗日遭诬陷至今人民群众难以忘怀!
刘定一,祖籍湖北省南漳县,光绪二十四年(1898)出生在广德凤桥(今属广德市柏垫镇)牧马村。他幼时聪颖好学,常寒暑风雨,常青灯苦读,手不释卷。虽家境拮据,未能上正规学堂,从塾师十载,,而博览群书,苦学成才。他为人谦逊,热心参加社会活动。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后,接受了新思想,立志走以教兴国的道路,先后受聘于月湾、独树任教书多年。教学中,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并以自己刻苦奋进的体会引导学生勤奋读书。对接受能力差的耐心启发,循循善诱。为能让家庭贫困买不起书的学生也能读书,便将自己读过的书借给学生,还挤出时间抄书供学生读。先后抄写并装订成册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增广贤文》等,深得学生家长的赞誉。
在乡村任教中,接触农民的机会多,加上他为人正直、谦恭,待人热情,对农民感情笃深,得到了乡邻们的尊敬。农民有什么难处,只要向他请教,都乐意帮助。对不平的事,他总是挺身而出,争得公道。所以当地贫苦农民都亲切的尊称他为“能说善辩”的刘二先生。由此遭到当地富户的反对嫉恨。
广德是革命老区,早在1928年就有党的组织。1930年以王金林为首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皖南独立团,革命烈火如火如荼。这时,刘定一结识了王金林,接受了进步思想。他经常向农民宣传打土豪分粮食,抗租抗税的道理,启发贫苦农民走革命的道路。
刘定一先生很有演讲才能。他讲话实在,说理透彻,深入浅出,句句话讲到群众的心里。据当时参加听讲的张志清等老人回忆,刘二先生讲话有道理,有的事经他一讲我们就明白了。那时濒年灾荒,农民的反抗情绪日渐高涨;很多贫困百姓听讲后受到教育和启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纷纷组织起来,团结在工农红军王金林的周围。地主劣绅既恨又的,对定一先生也是恨之入骨。
为了更广泛地教育群众,定一先生利用教书的机会,夜晚走村串户作宣传。他还根据农民受苦、受压迫的状况,以“天干地支”编了首《甲子歌》:
一
甲子乙丑海中金,
这个世道不公平。
种田没有田和地,
农友穷困为何因?
脸朝黄土背朝天,
一年从早忙到晚。
汗流浃背累断骨,
还是缺吃又少穿。
二
丙寅丁卯炉中火,
耕田种地都是我。
秋收只够交租税,
三四十岁没老婆。
不劳而获穿绸缎,
不种田地粮食多。
种粮之人吃糠菜,
这些究竟为什么?
三
戊辰己巳江中水,
地主老财狠似鬼。
官府豪绅似虎狼,
相互勾结欺压人。
逼租逼债又敲诈,
有财仗势不讲理。
穷哥穷弟受压迫,
有理没钱无处说。
四
庚午辛未地上土,
贫苦农民争自由。
广德有个王金林,
他是我们带路人。
团结起来建农会,
抗租抗捐又抗税。
打倒土豪分粮食,
莫忘红军大恩人。
由于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红军独立团不断壮大,震惊了广德的反动势力,亦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反动当局派大批部队并纠集地方武装“清剿”,使广德的革命斗争处于困难境地。
1931年在一次战斗中,一名红军战士牺牲,敌人从这名牺牲的战士身上发现有定一先生兄弟俩的名单,因此俩人被捕,并作为“要犯”押往安徽省府安庆,在安庆监狱关押近一年。
在狱中结识了难友中的进步人士,通过交谈,互相鼓励,逐步明白了各自的身世和共同的爱国思想,对共产主义也产生了共识。由于取得正义之士的支持,加上定一先生的有力申辩,家人的求助,友人的营救,终于取保获释,得到了自由。
经受一年的监狱之苦,兄弟俩健康虽受到严重摧残,政治思想却得到深刻的教育和考验。出狱后,虽然王金林同志英勇牺牲,当时广德的革命形势处于低潮,他仍以教书的机会不断宣传革命思想。
1937年“七七”事变,“八一三”抗战爆发,日寇对广德狂轰滥炸,11月30日占领广德县城后,四出烧杀淫掳。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爱国志上忧心如焚,为抗击日寇的侵略,定一先生与友人商讨抗日事宜。一是充分揭露日寇侵略暴行,激发民众抗日热情;二是利用国民党败军丢弃的武器,组织抗日武装,保家卫国;三是强征土豪劣绅钱粮和所藏武器为抗日所用,并设法寻找当地共产党来领导抗日。
这年12月,本村曾参加农民暴动的郭三爷、顾兴旺等农友,在抗日救国精神鼓动下,将拾得的枪枝弹药组成一支抗日武装,推举定一先生为领导。他们首先派人寻找当年的工农红军,接着建立联络哨,注意日寇侵略者的动向,发现情况及时传递消息,使群众得以快速疏散隐蔽;再是打土豪筹集经费,解决吃饭问题。对周某等几户土豪限期交出粮款。
这一正义之举,触犯了上豪劣绅的利益,震怒了反动势力。反动当局官绅串通,以“匪”罪将刘定一及郭、顾三人逮捕,使这支刚刚诞生的民间自发的抗日武装力量,于摇篮之中被扼杀。
定一先生不畏强暴,据理力辩,而当地富户周某及担任国民党“肃反”专员的朱某与国民党政府勾结,乘隙挟嫌诬陷。审讯中,定一先生虽多次义正词严的批驳,终因县城沦陷,在豺狼横行的黑暗社会里有理无处伸,有冤无处诉,被以“莫须有”的罪名于1938年2月在柏垫被国民党杀害,终年40岁。
被害时,刘定一先生怒斥反动当局:“我爱国抗日,何罪之有!”
史料来源:政协广德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纂编纂《广德文史》第5辑,刘义良《刘定一事略》,1995年10月,第63-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