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生于劳苦大众,爹妈都是劳动人民,从小就缺衣少食。十五岁那年,亲人相继去世,只留下他一人。他迫于生活,只能去当和尚,靠着化缘才没有被饿死。他一直没有可以倚靠的人,他所靠的,只有自己的野心和判断力。他的勤奋和聪慧非常人所能及,创业十几年,最后从一个草根,最后飞黄腾达,走到皇上的位置。靠着给老百姓的超高福利,他平定了很多战乱,始终让百姓站在他的一边。他的一生,绝对令人叹为观止。
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比以往的皇帝都要心系百姓。可能是他自己也是从草根出来的,他深知百姓的日子苦在哪里,也明白只有把这些百姓都安顿好了,自己的朝廷才能真正安稳下来。
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向来都是弱势群体,但是古代的老百姓又是最好安抚的,只要有衣服穿,有饭吃,有好日子过,他们就不会主动去挑战朝廷的威严,就会自觉自发地去维护朱元璋的统治。
朱元璋为老人和孤儿特别设立了专门提供给他们衣食的地方。这些地方遍布全国,足以让全国的百姓都受惠。他为了能够培养百姓的尊老爱老的思想,还让各个地区都推举出来爱老模范,他为这些模范亲自颁奖不说,还让朝廷每年给这些孝子贤孙们一笔款项,帮助他们改善生活,以资助他们更好地赡养老人。
这还不够,他深知,百姓们要的,不仅是基础的温饱,还要去有干净整洁的地方居住。于是朱元璋命令南京市的政府官员,为南京的百姓们买下一片地,并在这片地上建造了不少的砖瓦房。这些房子最后都供给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居住,对于有些百姓来说,这难免是个极大的福利。
一时间,这些房子引起了百姓的争抢。也引发了贪污受贿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朱元璋最后无力控制事情的发展局面,他也看见了有限的住房,能够引起人性中的贪婪等因素。而这些,已经超出了他当初的预想了,无奈之下,他只能暂停建造安置房,转而在其他方面给百姓谋福利。
朱元璋还看见,教育是改变一个家庭的最快方式。接受好的教育,能够让百姓都变得讲理守信的同时,还能为自己的朝廷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当时,本来只有皇家贵族子弟才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但是朱元璋硬是为优秀的教师搭建起了一个又一个学堂,学堂广收弟子,让寒门子弟也有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
朱元璋这个人,坚忍而有决断。在他处理政务的几年里,他能够任用人才,能够真正为天下百姓谋福利。赢得了人心的他,但凡是跟他作对的人,无不认罪,无不投降。这也是由于他能够真正想人所想,知人善用。不是没有人想要暗杀他,也绝对不缺少暗算他的人,但是他硬是靠自己,一步步把自己的朝代建立、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