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唐蕃联盟:唐蕃一家亲
前言
“安人的历程,是由开心而交心,藉交心而共同关心,然后产生同心的一连串心与心的变化。
▲唐蕃古道
起因
公元821年,唐穆宗继承皇位,为了加强与回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唐穆宗决定将太和公主远嫁回纥和亲。
▲太和公主
结果
公元831年,吐蕃维州将领悉恒谋决定向大唐归降,时任皇帝唐文宗把悉恒谋归还给吐蕃。
▲吐蕃疆图
始末
1.
吐蕃与大唐修复关系
公元821年,吐蕃赞普赤祖德赞提出和大唐会盟的想法,唐穆宗得此消息立刻表示赞同。其实唐穆宗也想与吐蕃会盟,
因为此时唐穆宗刚刚继承皇位,还不能拉拢人心,而大唐与吐蕃连年战乱,如果双方能够讲和,也算得上是唐穆宗的丰功伟绩。
吐蕃这边为了表示与大唐会盟的诚意,
特地派出规模庞大的使者团前去大唐,追悼已故的唐宪宗,同时对新任皇帝唐穆宗表示祝贺。
看到吐蕃的友好行为,对此唐穆宗表示非常高兴。心想之前剑拔弩张的敌人如今能坐下来和和气气地与自己谈笑风生,人生一大快事也不止于此。
▲唐穆宗(剧照)
2.
吐蕃提出会盟大唐
为了能够尽到地主之谊,
能让吐蕃人来到大唐好好地参观大唐文化,唐穆宗决定将长安城所有的佛寺全部翻新一遍。
不光如此,唐穆宗又挑了一众大臣作为回访使团前去吐蕃表示慰问,双方你来我往,关系一天比一天友好。
由于之前打造的良好基础,赞普赤祖德认为会盟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接连派出手下大臣前去长安面见唐穆宗,并向唐穆宗提出两国会盟的想法。
唐穆宗听说吐蕃想要和自己会盟后喜出望外,自己盼星星盼月亮都想与吐蕃会盟,没有做太多考虑直接爽快答应了吐蕃的请求。
▲长庆会盟碑遗址
3.两国正式会盟
听说唐穆宗同意双方会盟后,吐蕃这边率先拟好盟书然后上交给大唐,
盟书中明确划清了两国之间的界限,并遵守会盟协议,从此两国不能越界,侵犯对方的领土与主权。
唐穆宗看过盟书后没有什么意见,就此双方开始着手筹办会盟之事。
唐穆宗对待会盟态度非常重视,会盟条例的细节每一句每一字都要过目不忘,仔细琢磨。发现没有问题后举行了会盟仪式,会盟仪式举办的地点在长安城的郊外,双方都派出阵容雄厚的会盟团队,在双方宣读会盟协议每一项条例后,
所有参加会盟仪式的大臣们纷纷在盟书上签了字,自此大唐与吐蕃的会盟正式生效。
▲唐蕃会盟概述图
4.吐蕃会盟的真正原因
吐蕃这么着急想要与大唐会盟,是因为自身原因。在会盟前,吐蕃与大唐交战数十年,双方各有胜负,战事十分胶着。在这几十年来,吐蕃经常出兵骚扰大唐的边境,唐朝历任皇帝对吐蕃这种行为感到非常头疼。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当时的皇帝唐德宗决定联合
回纥
攻击吐蕃,
回纥
主要牵制吐蕃,自己这边则是给吐蕃全力一击。一个大唐就已经让吐蕃绞尽脑汁,现在又多了一个
回纥
。在大唐与回纥双重打击下,吐蕃力不从心逐渐败下阵来,不仅曾经掠夺的地盘全部丢失,自己随时还可能面临着被消灭的处境。
▲回纥疆土
5.
互不侵犯
可以说吐蕃落入这番田地完全是咎由自取的下场,然而吐蕃新任首领赞普赤祖德认识到了这个危机,知道自己这个国家要想生存下去就一定要求变。
恰逢此时大唐的皇帝也刚刚变成唐穆宗,新王上位立足未稳,不可能一味地发动战事,首先要治理内部的混乱。
赞普赤祖德则抓住了这一点,提出向大唐会盟,忙于内政的唐穆宗没有多好就答应这一请求。
不过唐穆宗虽然爽快答应会盟,并不代表唐穆宗不重视这个会盟。为了筹办会盟仪式唐穆宗挥斥重金修建会坛,还派大理卿刘原鼎去吐蕃访问。唐穆宗的所作所为,赞普赤祖德都看在眼里,也深受感动。为了回敬唐穆宗的好意,赞普赤祖德同样派重臣前去大唐参加会盟仪式,
从此以后,双方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进入了长期的和平发展。
▲唐蕃会盟碑
小结
大唐与吐蕃的会盟标志着两国从此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期,两国关系也由此变得紧密友好。同时唐蕃会盟对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发展,起到了带头的作用。
【参考资料】:
《唐蕃会盟碑》
《唐蕃古道》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