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考古学的发展,我国境内的许多古墓也逐渐被发现,古墓内的文物也为专家们研究历史提供了许多的信息。1995年10月,学术考察队在和田地区进行考察,希望能找到更多的古代遗迹,而尼雅遗址是考察队们的首要目标。
尼雅遗址被发现于1959年,是当初考古学家在新疆考察时发现的,经过研究,专家们确定这是一座汉晋时期的遗址,因为地址离当地的尼雅村很近,所以便称其为“尼雅遗址”。尼雅遗址目前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类风景区,也是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内的房屋、佛寺以及出土的陶器等都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除了这些东西以外,考察队们也再没有发现其他有用的线索。
就当大家在为几个月来的搜寻无果感叹时,考古队员发现了一座古墓,这座古墓不大,并且看起来毫不起眼,考古学家么么在初步研究之后,发现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按照墓中的陪葬物来看,墓主人应该生活在公元前202年之后的西汉时期,并且是当时的贵族阶层。
在整个古墓中,最特别的就是男尸体手臂上绑的织锦,这块织锦的颜色很华丽,仔细观察还能发现上面绣有字迹,考古学家们娴熟地将其从男尸手臂上取下,带回去做进一步调查。经过研究,专家们发现这块织锦地质地十分细腻,并且色彩搭配也很合适,应该属于汉代时的精品,而上面的字迹,是用篆体所写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虽然字迹很容易辨认,但是专家们却对这几个字的意思难以理解,因为光从字面上来看,似乎有些表示不清楚,在经过一番讨论后,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块织锦不完整,也就是说,应该还有剩余的织锦护臂没有被找到。幸运的是,就在专家们纠结剩下那块织锦去哪儿了时,考古现场就找到了一件类似于裤子的织锦碎片。
经过对比纹路和图案,专家们最终确定这两块织锦就是同一块。有了完整的织锦,专家们就立马投入了文物的修复中,希望能把这块织锦还原,经过一个多月地奋战,织锦上残缺的文字被补全,原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之后还有13个字,整理之后,这块织锦所绣的就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与天无极”。
虽然这只是简简单单的21个字,但是对考古界和历史界的影响却十分重大,因为这块织锦充分地反应了汉代时的国家局势,公元前62年左右,边境不稳,南羌族发生动乱,眼看其要闯过边境线移至汉朝领土,老将赵充国向当汉宣帝主动请缨,平定此战。
据记载,当时赵充国上战场之前,钦天监曾夜观天象占卜吉凶,并肯定了赵充国此战一定会大胜而归,也真是有了钦天监的肯定,汉宣帝才放心让赵充国出征,而这位老将也不负重托,将匈奴完全赶出了北境。
可以说,这块印有“五星出东方”的织锦护臂展示了当时汉王朝的强大,和华夏民族不惧战争、勇敢无畏的气节,另外,这件护臂也是第一件印有“中国”字样的丝织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级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