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报》印刷机 | 云鉴馆藏
创始人
2025-08-25 12:33:22
0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中国文明网“文明之声·云鉴馆藏”专栏邀您走进各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红色主题场馆,一起 “打卡”红色地标,“云鉴”红色馆藏,汲取奋进力量。今天为您介绍东江纵队纪念馆的馆藏文物——《前进报》印刷机。

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手摇大轮、曲轴、大小齿轮、左右支连杆、版框、纸盘……这些零件,你知道能组成什么机器吗?

它就是广东惠州东江纵队纪念馆里被誉为“镇馆之宝”的旧式印刷机。

这台重达千斤的印刷机1941年由原博罗日报社社长陈洁通过多方募资购得。

1944年日寇大扫荡,《博罗日报》停印,为了避免印刷机落入日寇手中,陈洁等人将机器埋藏在农民陈锦青家里。几个月后,东江纵队领导机关迁徙到罗浮山,陈洁将印刷机的埋藏点告诉了东江纵队。东江纵队五支队政治处主任韩继元派曾辉带领十多名战士,突破敌人重重封锁线,用扁担将这部笨重的印刷机运往罗浮山朝元洞,交给东江纵队《前进报》社使用。

1945年9月,东江纵队北撤,不能把这部机器带走,再次将其拆散埋在朝元洞附近。报社工作人员廖荣因腿受伤不能跟部队迁移,就以僧人身份隐居在朝元洞,负责保护这部印刷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廖荣将此机运往惠阳印刷厂继续使用。1978年,博罗县文化局在原《前进报》随军记者钟紫和廖荣的协助下,将这部机器运回该县博物馆收藏。

如今,这台印刷机作为国家二级文物陈列在东江纵队纪念馆,让每一个驻足观看的人都了解它走过的峥嵘岁月,遥想当年它在朝元洞时,革命先辈紧张又热烈的办报场面。

来源:中国文明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河南沁阳:小胡同蕴藏基层治理大... 央广网焦作2月28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在河南省沁阳市,一条名为“仁义胡同”的小巷子,承载着数百年的...
原创 世... 加拿大:邻国美国 加拿大的陆地邻国只有一个,就是美国。很难想象这个世界领土第二大的国家,只有美国一...
原创 父...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孝道是每个身为子女应尽的义务,然而家家有...
夏县:山间写生 描绘美景 8月24日,暑假期间,夏县南大里乡南大里小学组织开展“描绘家乡生态美景”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在美术老...
原创 班... 1949年的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发起厦门战役。 第三野战军个个都是悍不畏死,接连将国民...
原创 东...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其实最终比拼的还是制度,而制度的背后,其实是文化。对于...
原创 “... 从我们现在的现实状况来说,我们对知县的这个职位认知还是比较的薄弱且陌生的。知县的形象在民间的艺术和生...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刘海滨被查 安徽省阜阳监狱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四级高级警长刘海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安徽省纪委监委驻省委...
原创 中... 在很多欧美电影里,我们都曾领略过欧洲中世纪的模样。这些西方古装剧里的欧洲人,一个个穿得相当讲究,发型...
孙大军在省文博会吕梁馆巡馆并赴... 图为市委书记孙大军在省第七届文博会吕梁馆巡馆。 记者 薛志雄 摄 8月23日,市委书记孙大军在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