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誉为“蜀中孔子”,劝说刘禅投降,预见司马昭之死
创始人
2025-08-25 01:02:51
0

他可不是一般的读书人,而是在蜀汉命运关键时刻站出来拍板的大人物。他给刘禅出主意,让他投降,还提前猜到了司马昭活不长。

【谯周的生平】

谯周,人们叫他允南,老家在蜀汉的巴西西充。那时候,蜀汉政权刚站稳脚跟,刘备的大名在老百姓中已是如雷贯耳。随着刘备一步步壮大,许多能人异士也跟着冒了出来。

他从小就特别聪明,特别爱看书,对《诗经》、《易经》这些儒家经典了如指掌,学得那叫一个深入,总让人惊讶不已。

在蜀汉刚开始建立那会儿,这样的人才真是太重要了。谯周一加入蜀汉,就立马受到了刘备和诸葛亮的,他在官场上也是越来越被人看好。

谯周一开始只是干些简单的活儿,后来一路升到了光禄大夫、劝学从事这些大官。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成了刘备身边少不了的一个学问帮手和出谋划策的人。

谯周这家伙,虽然没亲自上过战场打仗,但他的能耐可不小,蜀汉的大事小情里都有他的影子。管钱袋子、搞文化,还有跟外边打交道,他都能拿出既靠谱又有眼光的点子来。

大家都爱叫他“蜀中孔子”,这既是对他满腹学问的敬仰,也是对他独到眼光的肯定。

蜀汉的建立可不是一帆风顺的事儿,刘备就算再拼命,也得面对强大的魏国和孙吴的挑战,这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

他的点子不光在文化政策上有用,他说话也很在理,不夸大其词,但总能直接点出问题的要害。

【谯周劝说刘禅投降】

诸葛亮离世后没几年,蜀汉的处境就越发艰难了。司马昭一步步把控住了魏国的大权,他带兵四处征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公元263年那会儿,魏国的大将钟会和邓艾一起动手,大举攻打蜀汉。这一打,蜀汉可真是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麻烦,边疆那边眼瞅着就要守不住了。战场上,谁赢谁输慢慢就看出来了,情况对蜀汉是越来越不妙。

刘禅心里头压着大石头,觉得蜀汉的未来没啥好盼头了。就在这时,谯周又来找他了。局势糟糕成这样,谯周说的话却特别沉稳,很有分量。

他直言不讳:“奖惩之事,我绝不妄加干涉。蜀地的老百姓,谁会愿意白白送死?就算真的战死了,对他们又有啥好处呢?”说这话时,他眼神平静如水,声音也稳稳当当。刘禅坐在那高高的龙椅上,一脸沉默,看起来也没啥更好的法子了。

“认输不是丢了国家脸面,而是为了救老百姓的命。”这句话最终说服了刘禅,在他已经没法再反抗的时候,他做出了决定。

向魏国低头,这是刘禅唯一的路子。他并非胆小怕事,而是明白继续打这场没法赢的仗没用,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老百姓活下去。

谯周这次劝谏后,并没捞到什么大功劳或者特殊夸奖,他就是默默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但他提的那点子建议,真的帮蜀汉的老百姓躲过了不少打仗的苦,也让刘禅在政治上保住了不少面子。

认输不是背叛,而是种无声的倔强,他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收场方式。

有人认为谯周选择不抵抗,那就是胆小怕事。但也有人觉得,他这么做,其实是对历史大势有透彻的理解。

谯周给刘禅提了个醒,让他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就是说,蜀汉现在根本没法再跟魏国对着干了。

【谯周预见司马昭之死】

谯周跟刘禅说了投降的事后,蜀汉的路子就基本定了。投降这事儿没完,历史的波澜还在翻涌,新的政治场面也开始露头了。

魏国的司马昭野心越来越大,他不甘心只在幕后操控,后来干脆直接站出来,成了魏国真正的老大。

司马昭接下来的打算相当清楚,就是要帮魏王司马炎把剩下的绊脚石都给搬开,好让自己能往更高的权力位置上挪一挪。

在他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病床上,谯周表现得异常冷静,不像个快死的人。他准确预料到了司马昭的未来,不管是劝刘禅投降,还是提前说出司马昭会死,都证明了他非凡的政治头脑和对权势的深刻理解。

他做决定时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心里有大局观。他不仅协助刘禅在困境里做出了比较明智的决定,还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给蜀汉政权带来了一丝希望。

他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早就离开了那个权力斗争的中心。虽然外面的世界依旧变个不停,但他心里那股子关心大事的火苗还没灭。他仍然会瞅瞅现在的形势,然后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时光飞逝啊,岁月不饶人啊。”

乍一看,司马昭手头的权力大得很,魏国这时候也正处于他的鼎盛阶段。但谯周却看穿了司马昭,知道他心里其实没底,野心倒是不小。他还预料到,要是再这么拼命扩张下去,早晚得惹出大乱子。

那时候,司马昭手握大权,好多人都觉得他会是魏国下一任的老大。但谯周却一眼看出来,这家伙的野心太大,早晚得栽跟头。

司马昭的人生轨迹出乎了不少人的预料,他那对权力的紧握和无尽的渴望,最后会走到哪一步,其实谯周心里头早就有数了。

司马昭的死不是碰巧发生的,而是他那永远填不满的欲望,最终把自己给坑了。谯周说的话,不光是对历史的看法,更是对权力让人心不安、野心越来越大的一种严重提醒。

司马昭在病痛的不断折磨下,身体日渐衰弱,最终没能亲眼看到自己心心念念要达成的愿望——登基为帝。而回想谯周在临终前的预言,这一切的权力更迭,就好像被某种神奇的力量在背后推动着,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他能提前看出蜀汉会完蛋,还瞅见了魏国的一堆乱子。谯周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能盯紧那些掌权的大佬们,瞅准局势咋变的。

他没有用蛮力去扭转局面,而是靠着一连串的政治手腕和冷静判断,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给蜀汉找到了一线生机。

看看当时的那个局面,谯周做出的决定确实挺明智。他明白蜀汉已经没法再打下去了,所以选择不让更多人白白送命。这正好说明了他这个政治家有眼光,也敢担事儿。

【谯周的晚年】

谯周晚年生活挺平静的,没咋卷进政治斗争里。他在魏国一直待到去世,虽然没再当大官,但那股子学者范儿一直没丢。谯周就爱自个儿琢磨琢磨世事变迁,过得挺安详。

蜀汉没了以后,谯周虽然待在魏国,但他还是那个学问大、看得深的人。到了他晚年那会儿,身边挺孤单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但他的脑瓜子还是转个不停,思想和智慧一直在发光。

虽然魏国在司马昭的带领下,正处在权力大变动的时候,但谯周没怎么掺和魏国的国家大事,不过他一直都在留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

他肚子里有墨水,想得也深,所以就像个“旁观者”。虽然他离那些掌权的人远远的,但一直是个心里有数的明白人,从不多嘴。

他的脑子越活越灵光,年纪大了,智慧却没见少,反而更深了。他现在不插手那些具体的政府事务了,但靠他的眼光和想法,依然能发挥作用。

公元270年,谯周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他活了七十岁。在蜀汉的历史上,他的任务已经圆满结束。不论是搞政治还是做学问,谯周都留下了很深的影响。他的贡献,在政治圈和学术界都相当大。

谯周离世时,虽然动静不大,但他给蜀汉历史留下了重重的一笔。他不是那种能扭转乾坤的大人物,但要是没了谯周的那些建议,蜀汉可能早就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他是个蜀汉的聪明人,同时也是魏国的预言大师,肩挑着重大的职责。他不在乎名声,心里只盼着以后能太平、清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书速览(第三十三期) 新书推荐 NEW BOOKS 《故园惊梦》 著者: 贾珺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
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座谈会... 8月24日,由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闽都文化研究会和林则徐基金会主办,福建省福安市坦洋工夫茶叶有限公...
新书速递|“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 编辑推荐 《黑塞中长篇小说全集》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赫尔曼·黑塞14...
新书|《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 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的统计,全球有约10亿人患有精神疾病,占全球总人口的13%,然而...
原创 梁... 宋江梁山集团平了王庆后,兵强马壮,势气高涨,梁山好汉的威望达到顶峰。此时,江南方腊造反,宋江卢俊义奉...
科比传记电影即将上映,克里斯蒂... 湖人传奇球星科比·布莱恩特的励志故事将被搬上大银幕,由全球知名影视公司华纳兄弟出品。克里斯蒂可能会成...
原创 论... 白起之死,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立场不一对白起之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站在秦大一统角度的人自然...
原创 薛... 薛岳凄凉晚年:对韩先楚耿耿于怀,被蒋介石诬告贪污 1949年初,广州城内暗流涌动。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
原创 楼...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 楼兰...
原创 毛... 毛主席在吃穿用方面十分节俭,不同时期,他说过一些不同的话: “全国农民都吃上我这样的饭,那就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