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知县”和“县令”有什么不同?只是一字之差,但有天壤之别
创始人
2025-08-24 21:02:40
0

在各种古装剧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知县或者是县令粉墨登场。知县和县令都是古时候官员的代称,在很多人看来,两者都是一个县城的最高长官。所以,就有人认为知县就是县令,县令就是知县,其实这是不对的。

首先来说说县的诞生,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初期,当时各个国家为了应对大国兼并战争,不得不实施各种变法和改革。其中魏文侯针对魏国的情况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法,由于此次变法 历的主要策划者是李悝,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李悝变法”。

在“李悝变法”中,就首先诞生了郡县制这个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郡县制还没有实行,所以国家对小地方的管理无法做到精确,而郡县制度产生后,国家就只要官地方官员了,地方交给地方管理,这样就能够更好的管理国家

不过,历史上真正完善郡县制度的人其实是商鞅。商鞅提出了一整套的郡县管理制度,采用中央——郡——县的管理模式,加强了中央集权,也能够更好地管理地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郡县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实行,当时秦国被划分为了三十六个郡。

而且此时,各国称称县的行政长官为令,也就是县令。而且县令管辖的县,人口需要达到万户以上。人口不足万户的,只能称之为长,而不能称为令。而且,县令和县长的官位和俸禄也不相同,县令的俸禄是“六百石至千石”,而县长只有“三百石至五百石”。

到了南北朝时期,经过三国两晋的战乱,人口大幅锐减,所以逐渐模糊了县城官员的称呼,“ 县长”这个称呼逐渐统一为“县令”。虽然称号统一了,但是会根据管辖人口的多少,对县令的俸禄和品级进行区分。到了隋唐时代,只以县的等第,分定县官品秩。比如京县或畿县,县令为正五品或正六品上。其他县城的县令,则为从六品上至从七品下。

知县的雏形最早出现在唐代,只是当时所谓的“知县”不过是找一个官员代理县令的职权罢了。到了宋朝,皇帝经常挑选京官担任为县城的行政长官,称之为“知县事”,简称知县。明清沿袭宋代的知县制度,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不过,此时的知县,在官位上就远不如当年的县令了,只是正七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近2000名选手现场书写,20... 极目新闻记者 王功尚 通讯员 杨长保 史家顺 2025年8月24日,位于长江之滨、梁子湖畔的武汉...
昆明动物园发布最新公告! 云南... 截图自“昆明动物园”各位游客:因近日持续暴雨,昆明动物园西门围墙倒塌,需封闭施工。为确保游客通行安全...
西宁艺术培训学校有哪些?一篇口... 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西宁艺术培训学校有哪些这个话题。如果你住在西宁,或者刚搬来这里,可能对这里...
原创 刘...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回顾历朝历代,自秦统一六国后最为混乱的一段时期,便要数三国时期了。 三国时期,...
原创 他... 在晚清时期,动乱四起,在我们熟知的晚清重臣中,左宗棠是其中的一位。 他确实一辈子战功赫赫,最大的功劳...
原创 林...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公元1861年3月4日,白宫前的华盛顿国家广场,一位出身肯塔基...
历史文化纪录片《胡瑗》在宁首映 本报讯 (记者 丁宏波)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胡瑗》首映式近日在南京举行。 胡瑗,出生于江苏如皋(北...
原创 唐...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封建帝王中比较开明,能够发奋图强的一个。他的政治,...
原创 隋... 文/四季文史 屈突通(557~628年),复姓屈突,北周到唐朝时期名将,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的儿子。...
原创 他... 一个从小被父亲抛弃的私生子,他却活出别人想追求的梦想。17岁封侯,19岁拜将。22岁封狼居胥,他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