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匡胤之死与赵光义到底有没有关系?这才是烛影斧声的最大可能!
创始人
2025-11-26 08:01:48
0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晚,天气骤然变化,大雪纷飞,寒意逼人。宋太祖赵匡胤召来弟弟赵光义进入大内,打发左右侍从退下,两人对饮作乐,把酒言欢。

宫人远远望去,只见烛光映照下,晋王时而离席,作出谦让退避的姿态。饮罢,已是漏鼓三更,殿外积雪已达数寸。忽然,太祖手持柱斧击地,大声对晋王说道:好做,好做!随后解衣就寝,鼻息如雷。大约四更时分,太祖突然暴毙。

不久,宋皇后命内侍都知王继恩去召赵德芳。

王继恩原以为太祖一直打算传位给晋王,竟擅自不召赵德芳,而径自前往开封府召光义。在晋王府门口,他看到精通医术的左押衙程德玄坐在府门前,便问缘由。德玄解释道:二更时,有人三次叫门说晋王被召,但出门却不见人影。我担心晋王有病,所以赶来。

王继恩感到诧异,便将宫中大事告知德玄,共同前往见光义。光义大惊,犹豫不决,声称需与家人商议。王继恩催促道:时间一长,将为他人所有。三人踏着风雪步行入宫。王继恩欲让光义在直庐暂候,自己先去通报。德玄却说:直接进去,何必等待?于是三人一同进入寝殿。

宋皇后听到王继恩的声音,便问:德芳来了吗?德芳回答:晋王已到。皇后见光义,愕然失色,随即改口称官家,连声说道: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于官家了。赵光义泪眼盈盈,答道:共保富贵,勿怕。

次日,赵光义登基称帝,即宋太宗。

以上记载出自《续湘山野录》和《沫水记闻》,前者为文人笔记,后者则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撰写,其史料可信度较高。南宋史家李焘也据此,将故事编入其北宋编年史《续资治通鉴长编》,仅修正了王继恩(原作王继隆)与程德玄(原作贾德玄)的姓名差异。

烛影斧声下赵太祖猝死,以及赵光义的继位,其真相至今难以完全厘清。自元代起直至上世纪末,史家对此事众说纷纭。一派认为赵光义继位并无篡弑之事;另一派则怀疑赵光义早有阴谋,具体程度各有不同。

那么,事实究竟可能如何呢?

首先,赵匡胤显然非正常死亡。他在席上对赵光义连说好做,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是好好做,一是反语你做的好事。李焘改作好为之,只含第一义,但未必妥当。若为后者,赵光义当时做了什么好事,不得而知。有人据此推断,他弑兄的阴谋已被赵大察觉,但若真如此,赵大应有时间安排后事。三更时分距离他暴毙尚有两个小时,再者若赵二阴谋暴露,又怎会坐以待毙?因此,这句话不足以证明赵二有弑兄之意,最多显示兄弟间有争执。

无论如何,赵大死得确实蹊跷。史料显示,开宝九年赵大日程繁忙,频繁出巡,甚至远至西京洛阳。十月前十几天,史书未记载皇帝生病或大臣问疾。赵家子孙也未曾出现过心脏病等暴疾,因此赵大猝死并非疾病所致。有人猜测他因饮酒过度而猝死,但赵大一向节制饮酒,故此论据不足。即便因酒致死,赵二与他同饮而安然无恙,也只能说明赵光义可能暗中有所操作。

其次,赵光义及其亲信似乎预知赵大死期。据《宋史·马韶传》记载,马韶习星象天文,与赵光义亲信程德玄关系密切,十九日晚来找德玄,称明日乃晋王利见之辰,德玄连忙报告赵二。赵二命人将其看管,直至即位后才释放。这说明程德玄可能知晓政变将至,且赵二亲信很可能走漏消息。

程德玄是这幕事件中最知情的人之一,他彻夜守在开封府门口,等待宫中消息。若真担心晋王有急病,却不入府查看,在风雪中长时间坐守,难以自圆其说。王继恩敢违抗皇后命令,不召赵德芳,而在赵二作姿态时提醒时间一长将为他人所有,二人显然事先有默契。赵二对皇后的第一句话共保富贵,也表明他早有准备。

再次,赵光义有继位动机。尽管他被视为皇位继承人,但赵匡胤的儿子德昭二十六岁,德芳十八岁,均未显失德,完全可继位。而赵匡胤晚年与赵光义关系紧张,甚至考虑迁都洛阳,以削弱兄弟势力。赵二一句在德不在险,轻易驳斥了赵大提出的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之说。赵大最后言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似乎是对兄弟盘根错节势力的无奈。兄弟间矛盾已公开,若皇兄暴毙,赵二则最大受益人。

从宋皇后的言行来看,赵二继位也可被视为逆取。她最初召德芳而非光义,一方面说明太祖未立明确遗诏,赵二非无可争议的继承者;另一方面也暗示太祖非正常死亡。光义到来时,皇后大惊失色,担忧母子性命,显示赵二继位有计划性。 此外,据明末清初张烺《烬余录》记载,后蜀花蕊夫人在亡国后被召入赵大后宫,赵二垂涎其美色。十九日晚赵大酒酣入睡,赵二趁机挑逗花蕊夫人,赵大觉醒,手持玉斧击地。若此情节属实,赵大连呼好做也可解释:赵二并非谋反,而兄弟间因情义冲突,赵大痛心疾首,未想公开此事,安抚花蕊夫人。 需说明的是,史书所称柱斧并非凶器,而是文房用具,如玉斧或水晶、铜铁制品。烛影斧声中所见柱斧显然不可能成为杀人工具。赵二更不可能如此露骨,最可能的情况是在酒中做手脚。史料亦表明赵二擅长此道:《烬余录》记载他曾致后蜀孟昶暴卒,《默记》记南唐李煜亦被其下牵机药致死。 因此,最合理的推测是:赵二在酒中下毒,赵大酒后安歇,赵二以为兄长昏睡不醒,趁机调戏花蕊夫人,赵大惊醒,痛心呼喊好做,但并不知赵二有弑兄意图,自然未立即更储。可能他原想待日后再行处理,可惜昏睡后再未醒来。 有人误解史书柱斧为杀人武器,这是不可信的。实际上,赵二最可能的做法是在酒中下手,赵大因突发情况而惊呼好做,整个事件并非公开谋杀,而是夹杂情感与意外的悲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普...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唯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 邦崴过渡型茶王树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富东乡邦...
原创 名... 1936年冬天,绥远省的雪地上爆发了一场决定家国命运的关键战斗。那一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步伐日益加快...
原创 为... 秦始皇,姓嬴名政,13岁即继承王位,成为秦王。长大后,他展现出卓越的才智和雄才大略,最终完成了统一六...
西安汇腾航空科技取得一种陶瓷基...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西安汇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陶瓷基隔热板生产用检测装置”的专利...
太阳王的第一桶金!法国教父马扎... 卢浮宫阿波罗长廊的玻璃展柜前,一群游客正凝视着那颗璀璨的桑西钻石,为它的明亮闪耀和硕大的尺寸——55...
内衬陶瓷弯头技术要求 内衬陶瓷弯头技术要求 一、基本参数与结构要求 1. 规格型号:非标内衬陶瓷弯头,公称直径DN175,...
原创 他... 在开元盛世的辉煌背后,唐玄宗逐渐发现,国家的财政收入连年下降,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的支出。这一发现令他十...
原创 长... 长平之战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一场关键战争,是两国争夺霸主地位的决定性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赵军遭遇了毁...
原创 楚... 公元前204年十月,正值深冬。韩信带着远征军从西面攻下了西魏、代国之后,又率着几万雄兵继续东进,目标...
原创 曹... 权力场上的斗争从来都是复杂且充满挑战的。曹操一生征战四方,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远见,打下了庞大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