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确一点,古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在取国号时为自己加上“朝”、“国”等字样。
如元朝国号曰“大元”,《元史.世祖本纪》载:“在古制以当然,于朕心乎何有。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
明朝国号曰“明”,《明史.太祖本纪》载:“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
清朝国号曰“大清”,《清史稿.太宗本纪》载:“崇德元年夏四月乙酉,祭告天地,行受尊号礼,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清”。
而之所以会出现汉朝、宋朝、元朝、明朝等这样的称呼,乃是后人强加上而已。就好比东西两汉,其实他们的国号都是“汉”,之所以会出现东汉、西汉,只是后人为了区别他们,而“擅自”添加的一个称呼罢了。
当然后人所添加的“朝”、“国”也不是随便添加的,而是有其含义所在。
首先朝和国最基本的区别在于,“朝”乃是天下政权,而“国”乃是割据政权。如周朝、秦朝、汉朝、晋朝、隋朝等,这些都是当时全国性的政权,而如魏国、蜀国、吴国、晋国、闽国、吴越国等,这些都是当时的割据政权。
再是后人所认为的这个国家是继承中国正统地位的,那么后人就会赋予它“朝”的定义。
就是如果这个国家是名正言顺的从上代王朝继承帝位的,亦或者是已经是一统天下的,那么它就会被视为“正统”,然后赋予“朝”。
就好比宋朝,其实它并非是一统天下的朝代,但因它开国皇帝的帝位是从上个汉家王朝的手上名正言顺的继承而来的,所以也就称它为“宋朝”。
而反之,如果被视为不正统的,且它的开国皇帝的帝位来路不正,也没有一统天下的,那么它就会被赋予“国”的定义。
再者“朝”和“国”有时候是有从属关系的,比如汉初,楚国、齐国、燕国、赵国、代国这些都是汉朝的诸侯国,它们效忠于汉朝,每年也都需要朝贡于汉朝。
当然,以上都只是最浅显的区别,真正要说的话,恐怕一时半会很难解释清楚。再者其实中国真正被公认是王朝的就只有秦汉晋唐宋元朝清这8个王朝,其余的一般都称国,当然说白了这些都是我们后人定的,不是一定要去遵循,比如宋朝,其实你完全可以叫他宋国,再不如五代十国的后梁,你完全可以叫他梁朝。
其实没有谁规定一定要对这些朝代以“朝”和“国”来叫,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叫,事实上现代赋予每个王朝都有着数种不一样的叫法,比如刘邦的汉就有多达数种叫法,如西汉、大汉、汉朝、刘汉、季汉等,终之就是每个叫法都有原因,你可以随便选一个来称呼,且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