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旅途中的文化传播者 做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图文 做文化艺术的传播者
创始人
2025-11-26 11:30:47
0

日前,以“赓续中华文脉 建设旅游强国”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在湖北落幕。大赛推出了一批专业精、服务好的优秀导游,激励广大导游提升职业荣誉感、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入境旅游服务水平、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本报记者采访其中的优秀导游代表,请他们结合实际工作,从赓续红色文化、传承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服务银发群体、打造研学品牌等方面分享工作中的难忘经历、思考和经验。

做一名雷锋家乡的国际推荐官

讲述人:湖南华天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英语高级导游胡石山


胡石山(左一)为“一带一路”国家媒体记者做讲解 受访者供图

大学毕业至今,我从事旅游行业已经整整25年了。在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了解我美丽的家乡湖南,了解热情友善、爱好和平的中国人。

从小学到初中,每年3月5日,老师都会组织我们学习雷锋的事迹,到福利机构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听着雷锋的故事,读着雷锋的日记,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红色歌曲,雷锋精神在我的内心扎下了根。

雷锋事迹深深地影响了我,我立志要成为一个像雷锋一样有理想、有抱负、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以他为榜样,一直在旅游工作岗位上践行奉献助人的精神,甘于做一颗小小螺丝钉。

我在旅游业一线工作时,服务游客用心用情,得到了很多游客的表扬和肯定。2004年,我怀着对旅游事业的热爱,毅然决然像雷锋一样前往艰苦的地区工作——作为湖南导游代表前往西藏参加第二批援藏导游工作,最终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

最近两个月,我陆续接待了“‘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研修团”“2025海外媒体星城探索长沙之旅团”以及“2025‘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嘉宾等,带着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深入了解湖南的历史文化。当他们走在拥有千年历史的铜官窑遗址,看到在印度尼西亚海域挖掘的“黑石号”沉船上的5.6万件长沙窑瓷器;当他们走进雷锋故居和湖南雷锋纪念馆,听到雷锋的事迹,无不为之动容。

因为我的讲解,很多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了中国的真实情况和历史文化,这让我感到由衷的自豪,从而更加坚定了终身从事旅游工作的信念。作为一名导游、一名雷锋家乡的国际推荐官,我感到荣幸之至,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让全世界的朋友爱上中国,爱上湖南,爱上长沙这片土地。

25年风雨无阻地坚持在一线带团,我在2015年获得“长沙市雷锋式服务明星”称号,2017年代表长沙参加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导游大赛,凭借对雷锋家乡——长沙市望城区的铜官窑遗址的讲解获得冠军。通过讲述雷锋故事,我在2021年获得“长株潭融城杯红色导游大赛”冠军。此外,我还先后获得“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技术能手”等殊荣。今年,我再次代表湖南导游参加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获得优秀风采展示奖。

这一切都是雷锋的精神在影响着我,让我一步步坚定地走在旅游大发展的康庄路上。活到老,学到老。我要像雷锋同志一样,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事。

(本报记者 张 玲 采访整理)

导游要“见物”更要“见人”

讲述人:洛阳龙门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导游苏 静


苏静给孩子们讲解龙门石窟的石刻艺术 受访者供图

手握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的奖杯,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比奖杯本身更重。作为一名从河南洛阳走出来的导游,我太清楚脚下这片土地的分量——十三朝古都的文明,正等着被唤醒、被讲述。

回想2024年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我带一群来自北京的中学生走进龙门石窟。一个女孩在卢舍那大佛前仰头问:“为什么这座佛的笑容,让人感觉这么温暖?”我没有直接讲美学或佛教,而是说起北魏到盛唐的工匠,如何用一生心血,一凿一凿刻出这片山崖。

“你们看,这笑容里藏着的,是盛唐的包容与自信,”我指向大佛,“就像我们洛阳的牡丹一样大气从容。”我请孩子们闭上眼睛,伸手触摸石壁边缘的那些风霜刻痕。当那个女孩说“我好像摸到了历史的心跳”时,我知道,这趟路没有白走。临走前,我对他们说:“不管将来走到哪里,都别忘了挺直脊梁——因为我们身后,站着五千年华夏的荣光。”他们望过来的目光,像接过了接力棒。

在白马寺,我曾遇见一位专程从韩国来的老先生。走到清凉台,他忽然停步,久久不语。我上前询问,才知道他的祖父年轻时曾来此朝拜,生前念念不忘的,就是这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那天,我临时调整讲解,特别讲述了白马寺在东亚佛教传播中的特殊意义。老先生听得眼眶湿润,说这一趟,他读懂了祖父的执念。那一刻我明白,导游要“见物”,更要“见人”。

走进洛阳博物馆讲唐三彩,我常常不急着带人看展品,而是先让他们亲手试试上釉,看看素坯怎样入窑。等到大家手上沾了彩、心里装了好奇,我才慢慢道来:什么是三彩?它为何在唐代盛行?厚葬风俗又如何影响它的命运?这种“先体验、后讲解”的方式,让游客不再被动地听,而是走入文化,成为它的一部分。

获奖之后,我对未来的路更清晰:我要设计一条“洛阳文化寻根”路线,串起龙门、白马寺这些文明地标,让人读懂洛阳为何是洛阳;我也想筹备“非遗体验之旅”,带人探访手艺人,亲手试一试三彩烧制、洛阳宫灯制作;我还要带一批年轻导游,把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和感受传下去——用今天的话讲古老的事。

最让我期待的,是我们正和龙门石窟研究院合作,为青少年设计的文化研学课程,通过角色扮演、拓片体验,让孩子们真正走进石窟,而不只是路过。

有人说,洛阳是一座“活在历史书里”的城市。但我觉得,通过我们的讲述,这座城市能一次次醒来,越来越年轻。当游客在龙门石窟看见的不只是石刻造像,而是文明交融的印记;在白马寺感受到的不只是古刹钟声,而是佛教中国化的起点;在牡丹花前领略的不只是美,而是一个朝代的精气神——那我们就真正完成了文化使者的使命。

(本报记者 张莹莹 采访整理)

“让外国游客读懂真实的中国”

讲述人:广西桂林唐朝国际旅行社英语导游丁超锋


丁超锋(右)与外国游客在漓江游船上合影 受访者供图

我是桂林唐朝国际旅行社的一名英语导游,从2008年毕业入行至今,我已在导游这个行业里深耕17年。在我看来,外语导游不仅是景点的解说者,也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的窗口和桥梁,“让外国游客在旅途中读懂真实的中国”就是我们的使命。

桂林是一座以山水闻名的国际旅游城市,每年都有数百万名外国游客慕名而来,他们大多数只会停留2至4个晚上。如何让他们在短暂的旅途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温度?我的秘诀是“以小见大”,让他们从了解桂林人的生活入手。我会经常跟游客聊起桂林近二三十年来的变化,从住房条件到交通设施,从教育水平到生活方式,让他们在可感可知的细节中,了解真实的中国。

跨文化交流,关键在于找到情感的共鸣点。我最常用的是类比法,这要求我们既懂中国文化,也要熟悉客源地的文化元素。比如向欧洲客人讲解玉文化时,我会用中世纪的权杖类比中国象征皇权的玉玺,通过具体的事物让抽象的文化符号变得通俗易懂。

在这个过程中,读懂读透中国文化成为我们的必修课。刚入行时,我讲解象鼻山,只会停留在“像大象在饮水”这类的描述。随着对中国文化学习和研究的深入,如今我再讲解象鼻山,会告诉游客:大象在中国象征着力量和坚韧,蕴含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讲解九马画山时,我会从“中国人对数字九的偏好”切入,分享“九五之尊”“故宫门钉排列”等文化知识,把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

如今游客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我们也在不断丰富行程和产品。针对年轻游客,我们会安排岩洞咖啡、溶洞探险等在社交媒体上传播较广的网红打卡点;对于追求深度体验的年长游客,则带他们走进龙脊梯田的老乡家,亲手制作竹筒饭、尝糯米酒,和老乡聊聊天,让他们在充满参与性的体验中感受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17年的坚守,我始终坚信,每一次讲解都是一次文化的传递,每一段旅途都是一座沟通的桥梁。虽然与游客相处的时间短暂,但我在两三天的陪伴时间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激发游客兴趣,让他们“种草”中国,播下探索中国文化的种子。

作为一名文化的传播者,接下来我将尝试用新媒体的力量展示中国之美。我所在的旅行社正在筹备短视频创作,通过镜头直观展现桂林的山水之美与文化底蕴,吸引更多外国游客走进中国、走进广西,把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本报记者 郭凯倩 采访整理)

适老服务助力提升外宾旅游满意度

讲述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英语导游孜比尼沙·吾不力卡斯木


新疆导游“孜巴”(右四)正在讲解 受访者供图

我是一名“80后”,1998年考入喀什师范学院(今喀什大学)数学系本科专业。2002年,我第一次接触导游职业,因为是讲解家乡,很快融入了导游角色。2003年至2005年,我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英语,回到乌鲁木齐通过了英语导游资格考试,成为一名英语导游。20多年来,我看到了新疆旅游适老服务设施的变化。现在的外宾专列、外宾入住的酒店都有非常完善的适老服务设施、适老的清淡饮食以及西餐等。

我接待的外宾团里基本是50岁以上的游客,90%是65岁以上的游客。在接团前,我都会提前了解这个团的组成和特点,有哪些游客是需要特殊照顾的,年龄、身体状况、是否服药和饮食注意都需要提前了解,在行程前做好计划,将应急预案提前准备出来,将意外尽可能杜绝在萌芽状态。

尽管都考虑在前,今年8月,意外还是发生了。在我即将接到一个由25名东南亚游客组成的团队时,有一位78岁的印度尼西亚游客罗伯特,飞机刚一落地乌鲁木齐就把脚崴了,他的踝关节当晚就发生了肿胀,医生对罗伯特的脚伤进行了诊治,医生建议他静养休息,实在想继续行程,建议安排轮椅助行。

紧接着,一场轮椅的接力拉开了序幕,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再到喀什,全程9天时间,由我和全陪导游轮流为罗伯特先生做好服务。在行程结束的时候,罗伯特说:“我对导游孜巴的服务很满意,同时也对这次新疆的适老服务设施很满意,新疆的酒店、景区、厕所都有平缓的轮椅坡道,这种坡道设置很完美。很多景区的厕所坐便器上还安装了扶手,非常适合我这种受伤的人使用。”

罗伯特称呼我“孜巴”,因为我们维吾尔族的名字都比较长,两个字的名字比较容易记,我也喜欢这个称呼。罗伯特说如今新疆厕所坡道很方便,十几年前条件远比不上现在。近年来,新疆加大如厕设施建设,如今游客可以放心到公路沿途的便民公厕、景区里的旅游厕所如厕,许多公厕还设置了安装扶手的第三卫生间,对年纪大的游客很友好,而且厕位都安装了电脑感应设施,能自动感应冲水。

不少外宾感叹,新疆的适老服务设施越来越齐全,还有丰富的沙疗、温泉、绿色氧吧等资源,非常适合开展康养旅游。

(本报实习记者 王思超 采访整理)

“以山河为课堂,做那个点燃火种的人”

讲述人:湖北广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产品运营总监张 玲


张玲(左三)带领高年级学生参观中西建筑 受访者供图

手握麦克风的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怎样的旅行,才能在一个人生命中留下印记?直到在湖北省博物馆,我看到一群孩子围在编钟前眼睛发亮,他们追问:“它为什么能敲出两个音?”那一刻我明白了——当好奇被点燃,当知识在体验中苏醒,平凡的旅程便拥有了照亮未来的力量。从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归来,这份感悟愈发清晰。我深深体会到,真正的研学旅游,绝不是“游”与“学”的简单拼接,而是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生命对话。

“从讲解员到‘设计师’,让博物馆‘活’起来”,这份认知,推动我将传统的文博参观升级为沉浸式体验。我为孩子们研发设计了一款志趣博物馆系列产品《回望荆楚——编钟守护者》博物馆剧本游。这不仅是给研学游换个名字,更是从思维到模式的革新。

首先,用剧情重构知识体系。我们围绕曾侯乙墓展厅设计主题线路,让2400年前的编钟不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穿越时空的“超级乐器”。其次,用任务驱动探索过程。孩子们化身“编钟守护者”,从“五音不全”的成语切入,在破解“一钟双音”奥秘的过程中,把宫商角徵羽的音律知识变成可触摸的体验。最重要的是,用“翻译”打破认知壁垒,把深奥的考古术语转化成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让专业知识在故事中自然流淌。

孩子们从被动聆听者变为主动的“编钟守护者”,在破解谜题、完成挑战的过程中,课本上的“礼乐制度”也化为可触摸、可感受的生动印记。令人欣慰的是,这一创新得到了各界广泛认可。2022年,《回望荆楚——编钟守护者》博物馆剧本游经专家评审,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这让我更加坚信,好的博物馆研学就是要让博物馆“进得来、留得下、能体验、有收获”。

从标准化到个性化,《回望荆楚——编钟守护者》博物馆剧本游的成功,印证了专业化设计的力量。14年的从业经历让我深知,优质研学旅游产品必须“因材施教”。我们为小学生设计“城市地图寻宝”Citywalk,在趣味游戏中了解城市的变迁;为高年级学生准备“中西建筑对话”议题,帮助他们在比较中增强文化自信。每一次课程开发,都是一次从需求调研、内容策划到引导总结的系统创造。

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的舞台,让我对“文化传播者”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愿以山河为课堂,做那个点燃火种的人。未来我将设计开发更多的主题课程,推动导游从讲解员转型为“引导师”,并致力于打造一支既懂专业又懂教育的研学旅游人才队伍。

(本报记者 瞿祥涛 采访整理)

2025年11月26日《中国文化报》

第5版刊发特别报道

《做旅途中的文化传播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关羽之死对于诸葛亮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历史记录中并没有明确留下诸葛亮对此事件的任...
原创 皇...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英雄人物因战争而崭露头角,而其中最为耀眼的无疑是霍去病。 霍去病年轻时便因英...
在使不上劲的 30 岁,她做了... 30岁离开城市去往荒野 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锚点 ——阿逴《火流星飞过马尼干戈》新书分享会 在使不上劲...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人民法院关于古... 拍卖公告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人民法院将于2025年12月16日10时至2025年12月17日1...
做旅途中的文化传播者 做文化的... 日前,以“赓续中华文脉 建设旅游强国”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导游大赛在湖北落幕。大赛推出了一批专业精、服...
正宗崂山绿茶价格明细参考崂盛源... 崂盛源茗茶采用茶农直销模式,价格亲民实惠,不同季节和等级的崂山茶价格差异明显。 崂山绿茶价格 秋季...
原创 三... 提到三国历史,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人们都能说出一些经典的故事,如周瑜打黄盖、火烧赤壁、空城计等...
所罗门群岛总理:澳总理确实宣布...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去年12月,所罗门群岛总理马内莱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发表联合声明称,澳大...
赴日游降温,长三角出境游“流量... 近期,长三角地区的游客出行选择发生了显著转向。长三角出境游新选择11月14日,外交部领事司发布消息提...
新闻多一度 | 致癌物超标90... 近日,“廉价首饰致癌物超标9000多倍”一事引发关注。据央视新闻,广州一家饰品批发市场的一副耳钉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