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国历史,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人们都能说出一些经典的故事,如周瑜打黄盖、火烧赤壁、空城计等,也对三国中的人物很熟悉,比如诸葛亮、关羽、刘备、孙权、曹操等。尤其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多数人对刘备和诸葛亮都怀有好感,普遍支持蜀汉,尤其是蜀国在建立后,一直发动北伐,试图攻打魏国。然而,大家是否想过,虽然蜀国看似一直在努力奋斗,但事实上魏国才是三国中最强大的,蜀国则是最弱的。那么,蜀国为何要一直进攻魏国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这一切从刘备出现在历史舞台那一刻就注定了。
刘备刚开始出现在三国历史中的时候,他到处宣称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代。说实话,这个说法值得考证,因为中山靖王的后代繁多,尤其到了东汉末年,靖王的后裔数量庞大,无法一一查证。不过,刘备确实姓刘,按这个说法,大家也不好反驳。正是因为刘备常自称是中山靖王的后代,这就意味着他一生的目标已经注定——他不能反对汉朝,必须致力于恢复汉室的辉煌。对于刘备来说,任何反汉朝的人,都是敌人,他必须与之对立。 回顾三国历史,大家常提到魏、汉、吴三个国家,但其实没有蜀国这一称呼。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后,刘备认为汉献帝已经去世,因此立刻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国号为汉,目的是宣扬自己是要恢复汉室的正统。只不过刘备所统治的区域主要是蜀地,因此外界普遍称其为蜀汉。而曹丕的魏国,是在汉献帝禅让后成立的,按当时的法理,魏国的建立有一定的正当性,且曹丕手中持有传国大印。所以,两个政权各自宣称自己为正统,这也注定了他们的水火不容,必定要进行对抗。毕竟,只要有一方存在,另一方就不能安宁。因此,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和姜维等人始终没有放弃北伐魏国,一直试图推翻魏国的统治,直到蜀汉灭亡为止。可以说,蜀国的灭亡与长期的对外战争有很大关系。根本原因就在于刘备自称是汉室的正统,这个说法不仅帮助他聚集了忠诚的追随者,也为蜀汉的生存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实际上,刘备的这一举动有其两面性。确实,他通过这一宣言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像关羽、张飞、诸葛亮等重要人物都站在了他的一边。但与此同时,这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因为一旦刘备明确表示自己代表的是汉室正统,蜀汉就不得不长期与魏国对抗。对于蜀汉而言,魏国是贼,而吴国只是割据的政权。为了恢复汉室,攻打魏国成为了他们的根本国策。然而,魏国的实力远超蜀国,蜀汉的军力根本无法与之抗衡,这就使得蜀汉不得不承受巨大的负担,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正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备的这一做法虽然一时聚集了力量,但也最终成为蜀汉灭亡的根源。
上一篇:原创 抗清大将袁崇焕对联真迹展出,被处死后明朝百姓为何争食其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