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五胡乱华后,为何北方还能维持庞大的汉人基数,其实多亏这些设施
创始人
2025-08-23 17:02:20
0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天灾人祸不断,而当时五胡乱华带来的人祸更是空前惨烈,无数北方汉人惨遭掳掠、杀害,北方汉人人口锐减,成为华夏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话说人和动物一样,都是有避祸趋福的本能的。所以面对一千多年前这场足以令时人都为之绝望的灾难,所有能走的北方汉人几乎都逃亡到南方去了,中国史上迎来了第一次南北人口大迁徙。他们或迁徙到了长江流域,或迁徙到了淮河流域和岭南地区,但在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也并不是所有的北方汉人都愿意背井离乡南迁而去,那些不能走的汉人,便会据险自守,躲在一些名叫坞堡的设施之中。

坞堡也叫坞壁,一般分布在有险可守的山谷之中,靠近河流、泉水等有稳定的水源的地方,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同时,这些地方又必须有险可守,可以阻挡骑兵和盗贼的骚扰,是一种民间自建的军事防御性建筑。这些汉人在坞堡内部屯田聚居,一般都是以宗族、乡党为基础聚集生活。据史料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北方,到处都是坞堡,比如在洛水一带有檀山坞、金门坞、云中坞、百谷坞、合水坞等等。而且,因为淮河流域的交界处往往是南朝与北朝政权反复争夺之地,所以不仅北方地区到处都是坞堡,南方淮河流域也存在一些坞堡,当地汉人便聚居在坞堡之内,守望相助,屯田聚居,繁衍生息。

因此,魏晋时期的坞堡,甚至比城市还要重要,北朝的农业与坞堡有着密切的关联,北魏前期的地方基层组织形式是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是承认了坞堡的合法性,任命坞堡的首领为宗主,让他们督护百姓,并协助朝廷征收赋税。直到北魏统一北方以后,中国北方的大规模战乱才告一段落,社会经济逐步稳定繁荣,于是原来居住在坞堡内的百姓纷纷走出坞堡,重新成为朝廷的编户齐民。

魏晋南北朝地图

坞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保护了汉人老百姓,使得北方地区的汉族人口在经历了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战乱以后,依然保持有绝对的优势,人口数量、农业经济、儒家文化等也在坞堡之内得到了保护,这样一来,在北魏统一北方以后,就为鲜卑、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的汉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可以说,如果没有坞堡这样的设施存在,那么,中国北方的汉族人口势必在数量上无法保持原有的绝对优势,甚至极有可能在五胡乱华的过程中被屠杀殆尽,北方就会被少数民族所统治和同化。这样一来,在南北朝以后,中国南北地区势必会被因民族隔阂而逐渐被分化疏远,后来也就不会有隋文帝一统南北的壮举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换装主席”王莉霞的堕落:从光... 2025年8月22日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连夜召开会议,明确表态坚决拥护党中央和中纪委对王莉霞的调查决...
原创 韩... 朝鲜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民族群体,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9世纪中后期。当时,朝鲜半岛遭遇了严重的...
原创 华... 在华夏历史中曾出现过很多才学惊艳的名字,就比如那些畅游在诗歌文化中的名人们,都为华夏文化做出了卓越贡...
原创 一... 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官,从名门闺秀到掖庭罪奴,再由宫廷女官到巾帼宰相,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坎坷...
原创 张... 很多时候历史并不都来自于文史书上,因为书上也是人写的,或多或少都有错误,所以更为准确了解历史的方法就...
原创 朱... 【开篇:疑惑重重,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巨擘】 说起五代十国,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乱成一锅粥”?没错,那是...
原创 商... 经典在不断地被颠覆,重新诠释。在新生代的先锋思想与解构中,《封神演义》中的纣王被称之为是代表人类殊荣...
原创 明... “刘娘井明墓”,位于湖北刘娘井村,过去常称“娘娘墓”,1955年,当地李老汉在自己农田里挖水渠时,无...
原创 清... 执笔者:好忘客,一个喜欢历史、军事的撸猫男 雍正九年(1731年) ,领侍卫内大臣、三等公、靖边大将...
他预感到了金国的危机,但没有意... 这一年,中国大地上其实是三个皇帝同时在位,既算是南宋的嘉定四年,也算大金的大安三年,还算是蒙古的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