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庞统那么聪明与诸葛亮齐名,为何如此轻易就死在了落凤坡呢?
创始人
2025-08-22 17:03:04
0

对一个从小怀揣远大抱负,又满腹经纶,自信才华不输当世大才的年轻人,什么最可惜,是自己遇到了伯乐,正在一步步实现梦想的时候,生命却戛然而止了,这个人就是庞统。

庞统和诸葛亮齐名,但他最出名的却是样貌,三国演义里说他的样子特别丑,其实史书上没有庞统外貌的描述,只是说庞统小时候看起来呆呆的,比较老实,没有任何聪明的样子。

庞统来自山东豪门,大家族出身,因为逃难来的荆州,居住在南郡。

周瑜打下南郡后,询问本地人,哪里有大才,哪个人最出名,很多人向他推荐的,就是庞统。

古代信息闭塞,庞统是怎么做到人尽皆知的呢

他的办法是找大V推荐,哪个时代都一样,文人有圈子,老一辈的相互推荐年轻一辈,20岁的时候和庞德公一番会晤,被对方夸为“南州士之冠冕”,瞬间名声大震,这种名望,孔明当是没有的。

周瑜找到庞统之后,也认可了这个年轻人,便逼庞统担任他的功曹,把所有的大事都交托给他处理,然后自己就回家睡觉了。

当然,周瑜去睡觉不单单是为了找小乔,更多是因为他受伤了,攻打南郡的时候,被曹仁射了一箭,身体不好,庞统年轻小伙子有冲劲,让他多干点活也算是一种锻炼。

庞统在周瑜手下,大事小事一把抓,在他的努力下,南郡的各项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展开。

有了南郡做跳板,周瑜的二分天下计划才有了实现的可能,然而正当庞统踌躇满志的时候,周瑜却在巴丘突然去世了。

把周瑜送回江东后,庞统感慨生命的无常,那么年轻有为的好大哥,说没就没了。

周瑜也只是比庞统大了4岁啊!

读书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容易发挥自己毒舌的特质,把陆绩、顾劭、全琮等,一帮来看他的青年才俊,都贬了一遍,骂的不欢而散,心灰意冷的庞统回到了南郡。

这时候的南郡孙权已经借给了刘备,刘备把庞统安排在县令的位置,庞统一天都没去上班,被免了职,回家了。

是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才让刘备认识到错过了大才,于是亲自登门赔礼。

刘备是个好老板,有抱负、名声也很好,庞统也有自己的理想要实现,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庞统成了刘备的军师。

庞统给刘备献的第一计就是取益州,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放弃荆州。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这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内容有出入,根本原因是,庞统在刘备那上班的时候,荆州先后经历了赤壁之战和南郡争夺战,满目疮痍、人口流失严重,已经不再是刘表时期那个富庶的荆州了。

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带着小本子来找刘备,因为刘璋急着找人对付张鲁。法正就劝刘备出兵,顺道取了西川。

无缘无故的帮忙肯定是不可能的,需要有利益,法正给的理由,很难拒绝,就是人家请你去帮忙,半道你就把对方的家给偷了,说出去不好听。

这事或许曹操会干的心安理得,但让刘备去干,他有心理包袱,需要想想。

庞统就给刘备做心理建设,跟他说:

“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刘备的心理包袱是啥?

就是老祖宗教育我们的仁、智、义、礼、信

庞统说,机会错过就没了,事情只要成功了,回来说个谎,慢慢圆回来就行了。

很多时候就觉得刘备太过理想化了,不够务实,或许这就是刘备和袁绍和曹操的最大区别,你看袁绍取冀州多轻松,再看看刘备取徐州取荆州,费老大劲了。

刘备听了劝,带着庞统还有一支1-2万人的部队,由法正引路,去了益州。

为什么不把所有人带去,全主力压上,快速夺取益州?

因为曹操的主攻方向虽然已不再是荆州,但他在襄阳仍然留了乐进、满宠等大将,不可疏忽。

所以刘备将赵云关羽张飞诸葛亮等老兄弟全留了下来,自己只带了庞统魏延黄忠等一批新入伙的荆州人入川。

在《三国志先主传》中,说刘备“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其实都是虚张声势,因为后来刘璋“增先主兵,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白水关在今广元市青川县营盘乡五里垭,乃蜀中通往汉中的门户,非常紧要),这样才“并军三万馀人”,可见此前刘备入蜀的兵力并不多,了不起一万多人。

刚到西川,刘璋在涪城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宴会结束后刘备就带人去了葭萌关,准备进击张鲁。

但刘备很快发现,张鲁在汉中,实行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其五斗米教众的凝聚力很强,再加上曹操在打败关中诸将后,马超、程银、侯选等关中军阀都率残兵逃到了张鲁处,另外双方交战正激的时候,还有数万户的关中百姓从子午谷逃亡汉中。

据张鲁的功曹阎圃所说,此时汉中的户口已经超过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

这样估计张鲁的兵马至少在五万以上,还有战斗力极强的凉州铁骑助战。

刘备想用这三万多杂牌部队拿下汉中,简直痴人说梦。

那怎么办呢?

按照刘备在徐州和荆州的惯用套路,那只有等曹操大军拿下汉中,然后攻打益州的时候,益州豪强走投无路,就只能抛弃军事能力差劲的刘璋而投靠刘备了。

《三国演义》好看的地方就在于,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所有人的智商都在线。

那个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曹操,早就注意到了刘备的行动。

所以明明已经拿下关中,曹操却偏偏不打汉中,导致刘备在葭萌关一待就是一年多,进退两难。

当然,刘备在这一年多也不是啥也没做,他“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和杨怀、高沛等刘璋派给他的白水关将领搞好了关系。

但是,刘备对于如何夺取益州,还是没底,而且也没借口,非常焦虑。

关键时刻,还是得庞统这位阴谋家给刘备出主意,庞统给了刘备上中下三策。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沈吟不去,将致大因,不可久矣。”

庞统的上计是直接偷袭成都,下策是回白帝城,益州只能慢慢想办法了。

这两策看起来都不大靠谱,刘备入蜀的军队也就一万多,就算刘璋再没有防备,也不可能让刘备一举偷袭得手,而且刘备一走,白水关的杨怀、高沛必然动手,到时候南北夹击,刘备必定全军覆没;

而下策刘备也无法接受,这等于他一年多白忙活了,刘备已经53岁了,就算汉高祖这种老皇帝在他这种年纪都已经统一天下了,而他还连个影子都没有,时间宝贵,徐图不起啊!

所以,关键还是中计。

像庞统这样高水平的策士,一定认真研读过《战国策》,明白要让领导听从自己的建议,最好的方法就是同时摆几个不靠谱的建议,这样领导就会选自己最靠谱的那个建议。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似乎有了庞统之后,刘备的行为准则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这之前的刘备,言必称仁义,动不动说不忍心,似乎有种道德洁癖的感觉。而这之后的刘备,就变得非常现实与功利。

这种变化我不认为是刘备的本性,而一定是受到了庞统法正二人的影响。

比如当初“携民渡江”时有人劝刘备偷袭襄阳劫持刘琮,刘备说:“吾不忍也。”

但是后来张松、法正、庞统在涪城二刘大会上集体劝刘备偷袭刘璋,这时刘备说的却是:"此大事也,不可仓卒。"

虽然这两件违反仁义的事刘备都没做,但从刘备回答来看,显然,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从前不管这事做不做得成,刘备都是先从仁义方面考量,而现在刘备只管这事能不能办成,仁义成了次要的东西。

从这方面来看,如果说刘备诸葛亮是政治家,那么庞统法正二人更像是战国时的策士。

战国策士的特点是,他们看问题,从来只讲利害,不讲仁义,只讲成败,不讲立场,所以后来面对夷陵惨败诸葛亮就长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诸葛亮和赵云未必只懂得说立场,但论分析利害,还是不如庞统法正口若悬河,经验老到。

而庞统实际要给刘备出的主意,关键就在杨怀高沛二人身上。

庞统说,杨怀和高沛,这是刘璋的名将,手底下有强大的兵力,并据守着益州最险要的关隘。这两位虽然钦服将军你的英名,但他们并不喜欢将军你在这儿管着他们,所以数次写信劝刘璋让我们回荆州,将军你就不如将计就计,向刘璋表示要回荆州。

因为这时曹操刚好在大举进攻孙权的濡须口,又让乐进领兵进犯荆州,与关羽在双方交界的青泥一带纠缠,将军你这时申请回荆州救援关羽和孙权,相当合理。

不仅可以迷惑刘璋,让他进一步放松警惕,更可以让杨怀、高沛这两位您的小迷弟高高兴兴前来为将军送行,到时候将军你就砍了这两个小迷弟,吞并了他们的人马,然后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一举进兵成都了!

庞统这个计策还是相当靠谱的,而且这也是刘备现在唯一的办法了。这么做最大的问题是,杨怀、高沛并无过错,刘备就这么砍了他们,于其道德形象有损。

我们知道,一个人想要突破自己维护已久的道德形象和心理设防,这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

就算是没有什么底线的汉高祖刘邦,在听说吕后用计杀死韩信后,都会且喜且怜之,何况是张口仁义闭口道德的刘备。

但刘备最终做到了,他竟然借口刘璋援助他回荆州的物资人马太少,“召璋白水军督杨怀,责以无礼,斩之。”

然后又进入白水关,将刘璋军队将士的家属作为人质,胁迫刘璋将士加入刘备大军,合军三万,一举向成都攻去!

庞统到底是如何让刘备过了心里这个槛,我们不得而知,总之,经过此事后,刘备终于突破了自己的底线,真正升级为一代枭雄。

刘备此举非常突然,按照庞统的预判,刘璋应毫无防备地被刘备一举突破到成都城下才对。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一场惊天大案爆发了。

原来,大概就在刘备斩杀杨怀高沛的同时,张松的间谍身份暴露了。

按理,刘备与张松里应外合,他们之间应该有个相当可靠的联系人,为他们定期联络通报消息。

但不知为何,张松竟然不知道刘备要回荆州是骗刘璋的,于是着急上火,赶紧给刘备写了一封信,说:"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

然后,这封信竟然落在了张松的哥哥,铁杆益州派首脑、广汉太守张肃的手里,张肃立刻向刘璋告发此事,刘璋大怒,原来你们一直在合着伙把我当猴耍啊,这下是真的忍不了了,于是一刀砍了张松,然后通知沿路关隘严加防守,闭关以拒刘备,并派遣大军立刻北上阻击刘备军。

在刘备的谋士群中,诸葛亮长于战略,法正长于奇计,而庞统最厉害的就是帝王之术。

当初庞统护送周瑜的灵柩回江东,碰到孙策的女婿、江东大族子弟顾邵,曾说道:"论陶冶世俗,甄综人物,吾不及卿;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

所谓“倚伏”,出自《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看来,庞统一生钻研的,正是号称“黄老之学”的道家帝王术,这种高级的学问会的人相当少,刘备这可真是捡到宝了。

但是很可惜,在接下来发生的雒城之战中,庞统为了能尽快攻下城池,身先士卒,结果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

当初,周瑜伤重而死,庞统深感生命的无常,所以在刘备手下更加拼命,结果竟也把命给拼没了!竟与当初周瑜暴毙的年龄相同。

“先生岂是百里才,若不早逝,怎容汉室久偏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儿... 王安石,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大家对他并不陌生。他不仅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改革家、政治家和思想家,还...
原创 袁... 鞠义,袁绍麾下的名将,虽然在战场上屡次立下赫赫战功,但最终却不幸死于非命,令人感到十分惋惜。他的勇猛...
原创 曾...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如果要谈及具有文治武功、雄韬伟略的英雄人物,秦始皇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代表。除了晚年...
原创 苏...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继承其遗产的最大经济体之一。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俄罗斯一直能够与美国抗衡,向外...
原创 拿... 杨秀清虽然没有文化,出身贫苦,靠砍柴烧炭为生,但他无疑是个天才的战略家。太平军攻占南京后的战略安排,...
地名里的重庆 | 彭水绍庆,一... 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 乌江畔静卧着一个以“绍续古府”为名 承载宋元风云的街道——绍庆 这里曾为...
奉新县龙辉黄金珠宝商行(个体工...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奉新县龙辉黄金珠宝商行(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余作辉,注册资本5万人...
风雅印务取得全自动码垛机械臂夹...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阳市风雅印务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全自动码垛机械臂夹具”的专利,授权公...
如何优化杭州木工机械变频器的运... 在现代木工机械领域,变频器的使用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的关键。然而,许多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