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大家对他并不陌生。他不仅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改革家、政治家和思想家,还致力于推动国家的改革,试图消除宋朝的积弊,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改革者,竟然让自己的儿媳在丈夫还活着的时候改嫁。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疑问。虽然宋朝的封建礼教不像明清时期那样严格,且改嫁的现象并不罕见,但作为书香门第的王安石,为什么会让儿媳改嫁呢?
王安石共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而改嫁的儿媳是他的次子王雱的妻子,庞氏。根据《宋史》及其他史书记载,王雱是一个少年才俊,才华出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王雱有多聪明呢?据说,他小时候家里曾送来一只獐和一只鹿,把它们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年幼的王雱分不清哪只是鹿,哪只是獐。客人询问他是否能分辨这两种动物时,王雱机智地回答: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他的回答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也显示了王雱的聪慧。 这个天才少年20岁时便中进士,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然而,进入官场后,他才发现这里的尔虞我诈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和阴暗。可能由于自小顺遂的生活,他一时难以适应官场的勾心斗角,结果患上了心疾。这种病症根据症状推测,很可能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心理问题。患病后的王雱,对待妻子庞氏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王雱和庞氏结婚后,第二年庞氏生下了一个儿子。而此时正是王雱心疾最严重的时期。《东轩笔录》记载,王雱认为自己的儿子貌不类己,于是他决定杀掉这个孩子,认为这一定是庞氏与外人有染所生。 王雱不久后便将自己儿子活活折腾死了。儿子去世后,庞氏常常以泪洗面,而王雱依旧不肯放过她,经常无理取闹,找借口与她争吵。王雱的过激行为,王安石一直看在眼里。看到儿子病情越来越严重,王安石知道如果不采取措施,庞氏不仅可能会因此而承受更多的痛苦,甚至可能也会因此被逼死。王安石心里清楚,问题出在儿子王雱身上,而庞氏并没有错。经过深思熟虑,王安石决定让儿子王雱和庞氏离婚。为了避免儿媳背上下堂妻的污名,他还亲自为庞氏物色了一个新的丈夫,并风光地将她再度嫁了出去。这一决定在当时的京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民间甚至传出了王太祝生前嫁妇的美谈。其实,王安石为儿媳重新选择配偶,既是明智的做法,又是无奈的选择。王雱的病情迟迟未见好转,继续拖累庞氏,不如让她改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这样对于两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更好的结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