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的贵州兵,为何硬仗不少打,但关注度却不如川军和滇军?
创始人
2025-08-22 16:33:10
0

说到西南抗战,可能很多人都会将目光聚焦在四川和云南身上。前者是当时国军最大的后方,而且还贡献了百万川军,而后者则是远征军的大本营和滇缅抗击日军的前线,而相比之下夹在两省之间的贵州则,显得“低调”很多。人们固化印象中的贵州兵都是面黄肌瘦、军容不整,身后别着一只土枪、一杆烟枪的“双枪兵”的角色。但殊不知,历史上的贵州兵的贡献并不比川军和滇军弱,甚至在打硬仗上贵州兵还要更强一些。

但就是这样一支抗日铁军,却长时间被人遗忘,明明硬仗不少打,但嘉奖甚少。

为何贵州兵会如此“低调呢”?

抗战铁军贵州兵

在抗战时期,当时贵州人口仅为1000万人,但在抗战中贵州先后被征召的兵力却多达60万。

这个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按照征兵总人数来说60万人并不算多,只能排在第9名,但考虑到当时贵州的人口才1000万,青壮人口也才200-300万,这也就意味着100个贵州人就有一人要从军,4/1青壮要上战场,再加上作为大后方很多人也要从事生产,其征兵比重更大。但即使是这样,贵州面对全国每个月将近6000人的征兵额也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和广西一样,在贵州征兵很少出现如其他省份那样的抓壮丁现象,很多人都是积极自愿入伍。

和滇军与川军不同,抗战中期以后贵州是中央军的直属的征兵地,作为中央系74、53、54、94等军的军管区。从1937年到19445年贵州省一共为中央提供——47149、64939、91206、97549、68279、69606、59818、69823和71262,合计63万人以上。

除了提供大量兵源之外,贵州士兵在作战中也展现出自己铁军的一面。

当年彭总对西南军阀们曾说过一句话“滇军黔军两只羊,不如湘军一只狼,广西猴子是桂军,凶如猛虎恶如狼。”在抗战之前的长征过程中,黔军在红军面前确实表现确实不如湘军和桂军,但这仅仅是说“黔军军阀”,实际上并不能代表贵州兵的实际战斗力。

生长在西南大山中的贵州兵善于吃苦,因为经常穿草鞋因此也被人称之为“草鞋兵”,早在明朝播州之乱时,贵州兵就以勇猛闻名,成长在深山中的他们,亦耕亦猎,身手敏捷,体力和耐力强,而且在宗族社会中也多血性。

抗战时期的贵州人有多血性呢?

在日军入侵贵州的黔南战役中,黔南各族各界群众激于爱国保家之情愤于日军的烧、杀、抢掠的罪行,自发形成抗日武装对日军进行反击,在三合县以水族为主体的人民抗日武装,阻击日军的大小战斗数十起。在从善乡发现的被日军自己焚毁或来不及焚毁的日寇尸体即达八十九具之多,从善乡人民还生擒后处死日军三名。

在抗战中,也涌现出很多战斗力极强的“贵州军队”。

在1937年的太原战役中,奉命从贵州调到山西忻口作战的中央军85师就是贵州人组成的部队,他们在战役中硬刚日本钢军第5师团,是该战役中表现最好的中央军。在作战中,该师团长刘眉生写下了” 光我华夏,吾虽死犹生,安笑九泉”,最后和日军白刃血战壮烈殉国。1938年的武汉会战,张刚带领黔军82师在面对优势日军,狙击数天迟滞日军进攻。

1941年进行的长沙会战,面对日军精锐的第3和第6师团,黔军140师依然坚守栗山港主阵地,在长沙战役中,擅长山地作战的黔军将士们如鱼得水,利用地形节节抵抗日军,在会战的多次战役中斩获甚多。

到了滇西反攻阶段,作为远征军主要兵源之一的贵州兵,也立下了赫赫功劳。

松山战役时期,被誉为虎贲独立师的103师这支由贵州人组成的王牌部队,就担任此次战役的主突击手角色。名将何绍周、熊绶春和戴之奇先后担任过该师师长。在松山战役中,103师经过多次血战冲上了松山山顶与日军白刃战,《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虞啸卿的国军就是以该部为原型,不过此战103师也伤亡惨重,有600余将士彻底长眠松山主峰,时至今日纪念松山战役的纪念碑上仍刻有这些烈士的名字。

无独有偶,在收复腾冲的作战中,面对日军顽强的防守,担任主要进攻的黔军硬碰硬与日军血战,打出了铁军的威风,一举收复腾冲。但战役下来也折损大半,这就是“三千子弟兵,八百贵州人”的由来。

因此在抗战中黔军(贵州兵)虽然身着草鞋以及名声较弱,但在抗战中,善战的民风的贵州人却还是为前线输送了很多兵源。而且在作战中也是身先士卒——做低调的人,啃最硬的仗。

贵州兵为何如此低调

回归上面的话题,这样一支铁军,却为何如此低调,很少被人提及呢?在雨田君看来,其实贵州兵低调的根本还源于当时的大环境因素。

和西南大佬四川,以及靠着边境贸易和法国人支持下,发展起来唐继尧和龙云等人的滇系军阀相比,夹在中间的贵州就显的弱小许多。当初周西成带领的黔军25军就是川军的小弟,在充当马前卒进攻云南的过程中被龙云率部阻击,周西成本人战死,黔军内部因为夺权出现好几年的内斗。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贵州王——王家烈,还在我军和国军中央军的双重打击下崩溃。

1934年老蒋的授意下,薛岳带领的中央军以追剿红军的名义开始入驻贵州,此前各路军阀内战自己红军在遵义,王家烈的势力大为削弱,以至于被薛岳轻易制伏,后来薛岳取代了王的地位被任命为贵州省主席,贵州彻底沦为中央军的军管区。

当时黔军的地位有多弱?

早在30年代滇军的话事人龙云和刘湘就被委任为陆军上将,而王家烈才仅仅是一个中将,更讽刺的是直到解放前夕,王家烈依然还只是个中将。而且被中央吞并之后,黔军实际上已经中央军化,换句话来说,在薛岳入主贵州后,实际上“黔军”就已经失去的自主性。

以至于很多贵州人组成的王牌部队,实际上都被划到中央军里面去了。

最典型的例子为74军(整编74师)。

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当时的74军虽然一直在湖南作战,但兵源却大部分来自贵州,以1944年为例,该军士兵70%为贵州籍,其它20%为湖南和江西,剩下少量为四川、安徽和浙江兵。可以说抗战时期的74军支撑起国军九战区半壁江山,而贵州人则是组成74军的中坚力量。在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对这些西南兵的评价很高,说其为“善于山地作战,战术达到性强,大多数都是老兵不轻易投降,长官阵亡后还会组织就地反击,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

而除了整编74师之外,在远征军中也有很多“贵州子弟”,当年老蒋“10万青年10万军”的口号下,西南有很多年轻人参军。除了四籍青年之外,还有大量的贵州籍青壮。这些人主要集中在国军20集团军中,在反攻滇西的战役中有1万多贵州青壮年参战,但到了最后的却有3000多人都留在了的这座西南边陲。

因此,黔系军阀弱势,以及被中央军托管所致,导致很多贵州籍士兵缺乏主心骨,很多胜仗明明就是他们打的,却变成中央军的功劳。

而与之相反的是滇军和川军,和在抗战前被中央化不同,川军和滇军在抗战前期依然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保证独立性最大的好处是在战场上有自己的话语权,比如滇军王牌60军,就是全法械装备,在台儿庄等战役中给予日军重创,战功也自然归到滇军身上,而川军组成的27和36集团军群也是如此,不依附中央系的他们打的更独立。

而这以上的种种原因,就导致了黔军在知名度上要逊于滇军和川军。

雨田君说

别看黔军在抗战中比较低调,但其战功并不输给老大哥川军和滇军。

特别是在抗战后期,基本上是哪里有硬仗,哪里就有贵州兵的身影松山、腾冲和龙陵的多数悲壮战役皆是以贵州兵为主导。从大局上讲,贵州确实为抗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除了提供英勇善战的黔军之外,还接纳了从沦陷区过来的抗战企业、高等院校和工厂、金融机构,直接保障和延续,大西南抗战的直接基础。

但让人嘘唏的是,贵州兵在抗战中的这些荣光表现,却很少被提及,确实值得深思……

— The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儿... 王安石,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大家对他并不陌生。他不仅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改革家、政治家和思想家,还...
原创 袁... 鞠义,袁绍麾下的名将,虽然在战场上屡次立下赫赫战功,但最终却不幸死于非命,令人感到十分惋惜。他的勇猛...
原创 曾...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如果要谈及具有文治武功、雄韬伟略的英雄人物,秦始皇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代表。除了晚年...
原创 苏...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继承其遗产的最大经济体之一。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俄罗斯一直能够与美国抗衡,向外...
原创 拿... 杨秀清虽然没有文化,出身贫苦,靠砍柴烧炭为生,但他无疑是个天才的战略家。太平军攻占南京后的战略安排,...
地名里的重庆 | 彭水绍庆,一... 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 乌江畔静卧着一个以“绍续古府”为名 承载宋元风云的街道——绍庆 这里曾为...
奉新县龙辉黄金珠宝商行(个体工...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奉新县龙辉黄金珠宝商行(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余作辉,注册资本5万人...
风雅印务取得全自动码垛机械臂夹...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阳市风雅印务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全自动码垛机械臂夹具”的专利,授权公...
如何优化杭州木工机械变频器的运... 在现代木工机械领域,变频器的使用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的关键。然而,许多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