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设立10周年:一组数据见证他们铭记历史
创始人
2025-08-06 08:32:10
0

今年是国家公祭日设立10周年。2014年12月13日,是第一个法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自此,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仪式都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集会广场举行。从家祭、城祭到国祭,人们通过各种方式铭记国耻,强我中华。

在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一组数据见证他们铭记历史、警醒未来——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总数仅剩32位】这是南京市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总数,他们的平均年龄已超过94岁。1987年南京首次统计幸存者时,记录在册的共有1756名。今年以来,已有6位幸存者相继离世。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总数新增至32位】这是获得认证的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总数,其中,大多是幸存者家庭的二代、三代,也有部分第四代加入,年龄最小者9岁。代替幸存者赴日参加证言活动、记录幸存者口述生活史出版成书、开通社交媒体账号讲述历史……他们以不同方式将历史真相代代相传。

2024年10月11日,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左六)、刘民生(左七)合影。 新华社

【纪念馆新增藏品26546件】十年间,不断新增的文物史料让侵略者的罪行昭然若揭。截至目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藏品总量超过19.4万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249套6418件。

【“哭墙”记录10665个南京大屠遇难同胞姓名】1995年初设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3000个姓名。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哭墙”经历数次增刻。

位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局部图。新华社记者 邱冰清 摄

【每年参观人次约500万】2024年春节假期,约22.2万名观众从世界各地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据纪念馆统计,每年约有500万人次参观,人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也凝聚力量。

【19308名观众撞响和平大钟】自2018年9月18日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常态化开展撞钟悼念仪式。每天邀请首批进馆参观的12名观众代表共同撞响和平大钟,每天早上八点半,江东门的钟声总是准时响起,追思遇难同胞、祈愿和平。至今共举办1690场。

2024年9月18日,社会各界代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撞响和平大钟。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纪念馆观众留言125278份】2024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尾厅的留言区里,共有125278份观众留言,“历史”“和平”“铭记”“祖国”“繁荣”等为高频词。

【志愿服务队超过3.5万人“讲述历史真相”】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立紫金草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人数超过3.5万人。服务队从最初的60人,到如今35284人,其中11823人为近十年新增。如今,更多国际志愿者们参与其中,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讲述历史真相,并在史学研究、文史资料翻译、国际交流活动中发挥专长,祈愿和平的队伍不断壮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