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将蒙恬自杀时说了句千古名言,曹操很推崇,每当委屈时必读一次
创始人
2025-08-06 04:33:15
0

即便在坚强的人,都有着柔软的内心。

一生戎马的曹操,

面对将士们不能胆怯,面对谋士们不能对此诉苦。

心中的委屈要去何处发泄呢?

被大家誉为枭雄的他,

却从秦时名将的一句话中获得了力量。

是怎样的一句言语,

让他也能为之深感同受呢?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颇感委屈的枭雄

曹操这位在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枭雄,

虽表面握有辽阔疆域和强大军权,但内心始终认为自己是汉室的忠诚守护者。

他没有急于称帝,也多次宣称自己只是在辅佐衰弱的汉天子。

但面对着权利有谁会不心动呢?

随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的出现,

他也不免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与指责,认为他是削弱汉室的罪魁祸首。

这些怀疑与非议让他感到冤屈,

他坚信自己的行动是为了保全汉室,至少在表面上如此坚持。

当他被称为“奸臣”时,不是没有过自我辩解过,

他经常通过古代忠臣的典故,为自己的忠诚申辩,甚至引用蒙恬的话来作为精神支柱。

通过这种方式,

认为自己像当时的蒙恬一样,虽身处疑云缠绕的权力中心,仍旧为了一个更大的使命而付出

,一生未曾称帝,便是对这一理念的履行。

圣旨“造假”引悲剧

秦始皇在去世在沙丘后,也为秦朝命运划下了分水岭,当时他巡游途中病情恶化,

随行的胡亥、赵高和李斯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掌握权力的机会。

他的突然离世,让他们迅速策划了一桩震惊历史的阴谋,

决定对秦始皇的遗诏“造假”,把皇位传给胡亥,而不是原来在外任职的扶苏。

即便胡亥登上皇位,其地位依然岌岌可危,

毕竟扶苏和蒙恬就在边疆驻守,手握

30万大军

为了防止他们的支持者起兵反抗,胡亥等人决定先发制人,

伪造诏书,宣称扶苏和蒙恬犯下大罪,责令二人自尽。

扶苏因过于忠诚,对此也是毫不质疑,

直接选择了结束了生命。

这一场针对扶苏与蒙恬的行动,标志着秦朝内部权力斗争的激化,以及秦朝的动荡不安悄然开始。

蒙恬从小生活在将门世家,战场上的厮杀与家中的教诲,让他从少年时便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天赋。

成年后的他,

成为了秦国最器重的将领之一,秦始皇对他更是倚重有加。

随着秦朝的统一大业步步推进,蒙恬屡次在关键的战役中担任重任,

其中收复河套和攻打匈奴的战功尤为显著。

他率领30万大军固守北疆,不仅成功击退匈奴,确保边境安全,还以卓越的组织能力承担了重要的防御工程—

修筑长城

他带领士兵征战于荒凉的北地,忍受恶劣的气候与艰难的生活条件,将城墙从早先的战国旧界延展成一道坚固屏障。

通过这一切他不仅巩固了秦朝的疆土,更稳固了自己的声望,

正是这位为秦国边防耗尽心力的将军,最后的结局却不由他自己的双手掌控。

蒙恬在被囚禁的日子里,心中无数次思索着秦始皇的突然离世,以及命运的骤然转折。

作为手握30万大军的大将,

蒙恬完全有能力反抗伪造的圣旨,向朝廷发起挑战。

但家族世代效忠秦国的信念深深植根于他的内心

,蒙氏三代人都在为秦国的崛起和安定付出心血。

千古名将临终遗言

在得知弟弟蒙毅已不幸被杀的消息后,

他更感到无力回天,无法挽回局势。

蒙恬虽然悲愤,但他没有被愤怒蒙蔽理智,选择了坚守忠诚。

宁愿迎接死亡,也不愿污损家族的名节,

临终前的他,沉稳而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最后心声。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他的这番言语在千百年后仍被人们传颂,成为忠义的象征。

蒙恬不仅是秦国的将军,也是历史长河中忠诚与责任的代表

,在他的谢幕中,忠贞的身影永远凝固。

这与四百多年后的曹操何其的相似,动荡的三国时期曹操手握大权,既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强人,亦是权臣身份备受质疑的对象。

尽管身居高位,曹操始终对外宣称自己无意揽江山,

他口口声声表示自己绝非图谋汉室,只是为了天下安定,暂时执掌大权。

这些质疑如影随形,严重动摇了曹操的政治形象,也让他陷入了内心的矛盾。

他的回应并不是直接自辩,而是借鉴历史,以古人的忠义为己辩护。、

在这种情况下历史上一位忠诚而被冤枉的名将,

恰好成了曹操自我慰藉的源泉,那便是秦朝大将蒙恬。

在尘封的历史中,曹操看到了蒙恬同样的忠心耿耿,同样的悲凉命运。

当年蒙恬为秦始皇效力战功卓著,最终卷入宫廷争斗,

手握数十万大军却依然选择不背叛,最终落得含冤而死。

正是蒙恬临死前留下的那句震撼后世的遗言,

像一面忠诚的镜子,映照在曹操的内心深处。

蒙恬的那句话不仅表露了他对主君的忠贞,也承载着他无力改变命运、愿意以死殉国的态度。

产生共鸣的曹操

曹操每每念及这段历史,深感与自己境遇相似,

常常引述蒙恬的遗言,以此强调自己虽身居高位,却从未背叛汉室。

他认为自己就像当年的蒙恬,一方面掌握了足以改变天下局势的军权,另一方面却依然保持对朝廷的忠心。

他时常对手下解释,自己是在维护汉室的稳定与和平,只是出于政治考量暂时成为被误解的对象。

也正因为这种感同身受,曹操不断在心中默念蒙恬的遗言,以此鼓励自己,

把当下的非议与外界的压力化为继续肩负天下重任的动力。

结语

这种历史的呼应,成了曹操在乱世中面对信任危机时的一根精神支柱。

他相信,

无论世人如何误解,内心的忠诚始终无法被外界的流言所摧毁。

正如蒙恬当年选择饮恨自尽,曹操也坚信,最终历史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而那句贯穿千年的话语,幸运地在蒙恬的忠义和曹操的心声之间搭建起了跨越时空的桥梁。

信息来源: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让县自明本志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出...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攻占襄阳,曹仁退守樊城,派人向曹操求救。曹操指派于禁为统帅前去解围,庞德自告...
原创 孙... 在我国近代的革命历程中,曾出现过一座高山。他的崛起,为深陷苦难之中的国家带来了全新的希望,而他本人也...
原创 日...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街... 街亭之战,一场中国历史上一场极小的战役,只不过是蜀汉和曹魏的一次简单攻防遭遇战,本来不足以在浩瀚的五...
原创 三... 三国演义里面吕布是第一这个没争议?因为是作者原话 吕布的个人战力还有人质疑啊?辕门射戟,陈寿称其有虓...
原创 殷... 2019年对于我来说真是个好年份,为啥呢?因为旅游,我这一年呐,出了一趟远门去了安阳和洛阳。这一趟是...
原创 谨... 我的父亲—李忠信 作者:秦华林、李斌 前言 我的父亲李忠信,1930年11月出生于华县瓜坡刘家沟村,...
原创 他... 在国民党第五代王牌军队中,第五军被称为中国第一支装甲部队,被称为“铁马雄师”,与日军硬碰硬也不会摔倒...
今天,我们如何铭记这段历史 凌厉的防空警报划过寂静寒冬,响彻南京上空。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
原创 清... 当我们看清宫剧的时候,我们总是能被深宫院墙中的尔虞我诈和爱恨情仇所吸引,但是除了各种传奇故事之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