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晋书》:奴隶出身却开辟了北方最强政权的开国皇帝是谁?
创始人
2025-08-06 04:32:05
0

刘元海载记

刘元海(?—310年),匈奴族,名渊,字元海,新兴郡(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十六国时期汉赵开国皇帝。

汉赵开国皇帝

匈奴族兴起于蒙古高原,以游牧为生。秦汉之际,匈奴族渐渐强大,经常侵犯西汉国境。经过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的几次大规模征讨之后,匈奴分裂为北匈奴和南匈奴。南匈奴依附汉朝,居住在汉地,接受汉文化的熏陶。

刘元海的祖先冒顿单于,与汉高祖结为兄弟,迎娶刘氏宗室之女为妻,子孙因此都姓刘。他的父亲便是南匈奴五部的首领之一。

刘元海出生时,手掌有纹路像“渊”字,父亲便给他起名叫渊。他从小聪明,热爱学习,广泛接触汉文化,尤其喜欢《左传》和《孙吴兵法》,常常诵读。长大后,他身材高大,相貌出众,擅长骑射,成长为文武双全的青年才俊,结交了很多士人。

晋朝时,为了牢牢掌控周边少数民族,朝廷要求他们派子弟入朝为质,刘元海便长时间在京城洛阳做人质。

晋武帝曾经召见刘元海,交谈后认为他比辅佐秦穆公称霸西戎的大臣由余、汉武帝的托孤大臣金日磾(dī)都要优秀,想重用他平定吴国。

有人劝谏武帝说:“刘元海的才能确实非同寻常,却是异族人。陛下如果不重用他,便成不了气候,不会有大危害。如果授予他权力,平定吴国后,恐怕他不会回来了。”武帝便打消了重用刘元海的念头。

齐王司马攸也认为,刘元海不是居于人下的人,如果不除掉他,将来会有灾祸。武帝考虑到民族团结问题,没有杀刘元海,却将他束之高阁。

等到刘元海的父亲去世,武帝让他代理匈奴左部帅,又担任北部都尉,负责边防。刘元海趁机广泛结交贤才,匈奴五部很多豪杰都投到他的麾下。

“八王之乱”爆发后,匈奴部的几个首领秘密商议说:“以前,我们的先人与汉朝约为兄弟。如今魏晋相继兴起,我们的单于空有名号,却没有一寸属于自己的土地。现在司马氏骨肉相残,正是复兴祖业的机会。刘元海的风姿和才干都非常出众,必然可以带领我们成就一番大事。”秘密推举他为大单于,伺机行动。

当时,刘元海还在成都王司马颖手下做事,匈奴部首领派人将密谋的内容告诉他。刘元海找借口请求返回部族,司马颖没有同意。刘元海便让各部族先行招揽人马,表面上响应司马颖,实际却图谋叛变。

后来,司马颖被政敌攻打,局势比较紧张,刘元海趁机请求回去召集部众帮忙。回去之后,刘元海不再听从司马颖的号令,改称大单于,很快聚集了五万人。

随着势力的壮大,刘元海的部下纷纷劝他自立,刘元海说:“天下的帝王并非固定不变,如今司马氏无道,百姓遭受伤害,确实是改朝换代的时机。但是,晋朝百姓未必会认可异族人。汉朝统治天下时间长久,深得民心,故而先主刘备仅凭一州之地,就能与天下抗衡。”因此自称汉王,追尊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定国号为汉,史称汉赵或前赵。

刘元海称王,触怒了晋朝,发兵前来攻打。此时,晋军早已人心涣散,几次交锋都被打得大败而逃。刘元海乘胜追击,将势力范围扩大到整个并州。与此同时,刘元海积极吸纳鲜卑、乌桓等部族,实力得到进一步壮大。

刘元海觉得时机成熟,正式登基称帝,把目光对准了洛阳城。刘元海让儿子刘聪攻打洛阳,被假装投降的晋军趁夜偷袭,大败而归。

同年冬天,刘聪带领五万精兵再次直扑洛阳,在城下血战,但洛阳城高墙厚,最终未能攻克。撤军之时刘聪被晋军追击,又遭遇失败。

连续两次铩(shā)羽而归,刘元海开始反思攻打洛阳的行动。他摒(bìng)弃强攻的策略,改为先孤立洛阳而后攻取。就在刘元海准备第三次攻打洛阳时,却一病不起,于是他开始安排后事。

310年,刘元海病重去世。不久,汉赵发生内乱,刘聪弑杀兄长,夺取皇位自立,追谥刘元海为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石勒载记

石勒(274—333年),羯族,字世龙,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

后赵开国皇帝

羯族是匈奴别部羌渠的后裔,一直隶属匈奴。东汉时期,羯族随匈奴族迁入内地,一直保留着部落组织,从事游牧、农业。他们学习汉文化,但生活贫困、地位低下。

石勒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部落小头目。石勒十四岁时,随同乡人一起到洛阳行商,曾靠着上东门大声呼喊。

重臣王衍恰巧听见了,对身边的人说:“刚才听那个胡人小孩的声音,感觉他有突出的志向,恐怕将来会成为国家的祸患。”于是急忙派人抓捕,但石勒已经离开。

石勒成年后孔武有力,胆量过人,擅长骑射,家乡父老都认为他的志向和气度不一般,前途不可限量。

“八王之乱”爆发后,社会动荡不安。石勒的家乡遭受大饥荒,为了活命,他只得逃亡。

当时,晋军大肆抓捕胡人充当奴隶,刚刚二十岁出头的石勒也被抓住,不久被卖给一个富商做奴隶。富商对石勒奇特的相貌感到惊奇,免除了他奴隶的身份。恢复自由的石勒,召集十几人当了盗贼,与军马牧场的头目汲桑交好,这成了他一生的转折点。

随着混乱的加剧,全国各地战乱四起。石勒趁机劫掠各郡县的囚犯,又招募山里的亡命之徒,组成了一支战斗力颇为强悍的部队。汲桑自称大将军,任命石勒为扫虏将军,以他为先锋,进攻邺城。

石勒勇猛非凡,连战连捷,很快攻克邺城,斩杀一万多名守军。晋朝上下震惊,派大军前来征讨。经过几个月的激战,汲桑、石勒被击败,一万多人战死,他们被迫投奔刚刚建立汉赵的刘渊。

在路上,他们又遭到晋军伏击,只有石勒成功逃脱。石勒投奔汉赵后,连战连捷,立下很多战功,得到刘渊的赏识,成为他最重要的将领之一,统率的部队超过十万人,实力非常雄厚。

随着实力的壮大,石勒有了更大的雄心。他广泛吸纳名人贤士,重用张宾等汉人,谋划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当时,石勒在长江、汉江一带作战顺利,想要长期据守,张宾却认为江汉流域易守难攻,应该学习魏武帝曹操,先平定北方。

石勒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后来被晋军打得大败,不得不撤回北方。此后,他认真听从张宾的策略,迅速攻下许昌,直接威胁到晋朝的统治。

东海王司马越统率二十多万精锐部队赶来剿灭石勒,走到一半,司马越病死军中,晋军只得退军。

石勒抓住机会,派遣轻骑部队急袭,将晋军精锐尽数消灭,晋朝王公大臣死伤大半,石勒的威名震动四海。此时,石勒的实力已经不同往日,对于汉赵皇帝的命令开始选择性对待。

汉赵皇帝刘曜见石勒的势力剧增,非常忌惮。有一次,石勒派使者向刘曜报捷,刘曜便册封他为赵王,赐予一系列褒奖。

这时,有人进谗言说,这是石勒在打探虚实,刘曜马上杀害使者,追回给石勒的王爵及褒奖。石勒非常恼怒,不再服从汉赵,自立为赵王,史称后赵。

石勒称王后,先后吞并了幽州、冀州和青州,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政权,和汉赵的正面碰撞已经不可避免。

328年,石勒派遣侄子石虎攻打汉赵,刘曜亲率全国精兵迎战。石虎大败,刘曜趁机进军洛阳。

面对危机,石勒亲率大军赶往营救,一路轻装急行。直到石勒渡过黄河,刘曜才发现,开始准备防御。

石勒采取三面夹击的战术,一举击败并生擒刘曜,汉赵很快陷入混乱,最终被石勒击败,就此灭亡。

石勒灭掉汉赵后,几乎占据了整个北方,正式登基称帝。后赵兵强马壮,看似形势一片大好,实际上却有不小的隐患。石勒的侄子石虎野心很大,而太子石弘性格温和,有大臣担心太子不能驾驭石虎,会发生内乱,劝说石勒除掉石虎。石勒虽然增加了太子的权势,但没有听从除去石虎的建议,为后赵的内乱留下了隐患。

333年,石勒病逝,终年六十岁。石勒死后,后赵的大权被石虎掌握,石弘被迫禅位,很快便被杀死,后赵进入石虎的残暴统治时代。

本文节选自《二十四史马上读,语文历史都进步》——第五册《三国志》《晋书》,官方唯一授权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