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时任河北省隆化县民政科的干部纪兴坡全权负责协调董存瑞纪念碑的建设工作。那一年,他怀揣着介绍信和全县22万人民的期待,乘着专车远赴北京,想请毛主席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亲笔题词。但却遭到了毛主席的拒绝。
毛主席先后两次为刘胡兰题词,为何却拒绝给董存瑞题词,同样是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难道还会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区别?这背后是有什么隐情吗?
董存瑞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怀来县一个贫苦农民家,从祖辈开始就饱受地主反动阶级的压榨。他从小
家境贫寒,只读过一年书,但就这一年,让他听了不少
爱国英雄的故事,从此,他就一直怀揣着从军报国的远大志向。
抗日战争时期,他当过儿童团长,
1942年,13岁的董存瑞为保护区委书记王平免遭日军追杀立下汗马功劳,被授予抗日小英雄称号。后来,王平外出经商,被小人出卖,入狱,在自己引爆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后,董存瑞悲痛欲绝,毅然选择了加入民兵抗日组织。
1945年7月董存瑞参加八路军,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受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立大功一次。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培养教育和战火锤炼,董存瑞立过三次大功,四次小功,荣获三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奖章。同年3月,董存瑞加入中国共产党。
董存瑞的挎包里常装着纸和铅笔,他一有空就掏出来画几笔。几乎每一个炸药包上都有他的作品。他在炸药包上画有要炸的碉堡的样子,或送炸药包的爆破手匍匐前进的样子,或是敌人坐以待毙的丑态。不仅画画得好,他也非常擅长投弹,比武时经常在全营排第一。
194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他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顺利完成了规定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但突然遭到敌人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部队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而就在部队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又是董存瑞站了出来,他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
连长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高举炸药包,在左腿严重负伤失去战斗能力的前提下,冲至桥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当支架,手托炸药包,舍生取义炸碉堡,为部队开辟了前进和胜利的道路,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岁。
1948年5月25日,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区司令员程子华来到隆化城视察战果,当走到隆化中学前面时,看见一个班的战士在痛哭,程子华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打了胜仗反而哭呢?
一问才知道,他们的班长董存瑞为掩护全连冲锋,减少战友的伤亡,只身托住炸药炸掉了一个桥形碉堡,英勇牺牲了。战友们在战场上找了半天,最后只找到了一只鞋,现在大家正对着这只鞋哀悼。
程子华听后,沉默了一会儿,安慰并鼓励了全班战士后,对秘书齐肃说:“你连夜到董存瑞同志所在的部队去,搜集有关董存瑞的事迹,专门写一篇报道给《群众日报》头版头条刊登,还要写一篇社论颂扬!”
就这样,董存瑞的事迹很快就被刊登在《群众日报》上,程子华还专门写了一篇《董存瑞同志永垂不朽》的文章,文中写道,“人民英雄董存瑞同志,你是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榜样,我区全军将永远记着你的英勇,有了你那种坚决顽强的攻击精神,敌人的任何抵挡都是枉然!”
1948年6月,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追认董存瑞为战斗英雄,命名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六连六班为董存瑞班,,还将隆化中学更名为存瑞中学。1950年9月,中央军委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为了永久纪念董存瑞烈士,在隆化和怀来分别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和纪念馆。
在董存瑞牺牲八年后,经过国家批准,隆化县政府对纪念董存瑞的烈士陵园进行了扩建,并且打算为董存瑞立一个纪念碑。董存瑞为了热爱的革命事业,付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的牺牲是伟大的,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学习的榜样。因此大家一致认为请毛主席为董存瑞的纪念碑题词最为合适。
于是,河北隆化县主管修建烈士纪念碑的纪兴坡就带着大家的嘱托,专程奔赴北京恳请伟大领袖毛主席为董存瑞烈士题词。可是,从1956年到1957年,纪兴坡前前后后总共跑了五次,在第五次的时候终于拿到了题词。本以为自己拿到了毛主席的题词,结果,纪兴坡郑重地展开一看,“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怎么是朱老总落款的?他知道毛主席日理万机,可总不至于连几个字都不给烈士题写啊!纪辛坡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这烈士陵园兴建在即,全县上下22万老百姓都在翘首等待着主席的题词,他这一回去,该怎么向老百姓交代呢
这时候优抚司的邹司长看出了纪兴坡的疑惑,连忙解释道,不是主席不愿意题词,而是因为刘胡兰是群众,主席题词更为抚慰人心,比较合时宜,而董存瑞是军人,由同为军人的朱老总来为他题词更为合适。
听清了邹司长的解释,纪兴坡大为感动,他终于理解了国家对董存瑞烈士的尊重,也终于明白了毛主席对朱总司令的尊重。于是,纪兴坡就赶紧马不停蹄地回到隆化县,将朱老总的题词上交复命。
1957年11月18日,朱老总为董存瑞烈士亲笔题写的”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被刻印在董存瑞烈士纪念碑上,千古留名,万古流芳。如今,董存瑞的烈士陵园中依然伫立着那块大理石碑,正向世人展示着这位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的伟大事迹。
在人民军队的英雄谱上,英雄的队伍从来都是非常壮大。那一个个让后世景仰的英雄人物,仿佛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构成人民军队闪亮的精神坐标。我们永不该忘记英雄们,更应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向中国共产党致敬,向千千万万为国牺牲的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