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年,合丹王子率骑兵追击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把他从克罗地亚驱逐出去。贝拉四世逃到亚得里亚海附近,蒙古骑兵也随之而来,合丹抵达地中海沿岸,这是拔都远征的极限。
1235年,蒙古骑兵从草原出发,转战万里,击败各路对手,一直打到地中海,堪称奇迹。拔都远征的胜利,蒙古骑兵创造神话,得感谢一位叫速不台的人。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他把目光投向已知的世界,要征服蒙古铁骑所能抵达的各个角落,为子孙后代建立江山。
为此,蒙古前后发动三次西征,每次远征都硕果累累。第二次西征,对手最强、最多,作战难度最大,成果也最多,故而显得更加有含金量。
1235年,窝阔台大汗点兵点将,出动15万大军西征。窝阔台采纳察合台建议,把诸侯王、将领的长子都派出去,给他们镀金的同时,也分散蒙古贵族对君权的威胁。
此次西征,除了拔都以外,主要将领都是长子,故而叫“长子从征”。但是,无论是拔都,还是其他长子,都缺乏军事经验,或者从没上过战场。
至于说独当一面,宗王里谁都没有。如此,他们岂能统帅15万大军,还要万里远征呢?其实,拔都只是挂名去锻炼,培养军事能力而已,实际总负责人是60岁老将速不台。
速不台,无疑是蒙古第二次西征的真正统帅,没有速不台帮忙,拔都别说到地中海,估计连钦察草原都打不穿。决定西征能否圆满收官的赛约河之战,速不台是第一功臣。
窝阔台为何让60岁老将负责呢?很简单,速不台战略眼光长远,战术能力一流,临场指挥也是天花板级别。
1217年,蒙古第一次西征,速不台、哲别是绝对前锋大将,负责追击花剌子模国王,一直杀到克里米亚,然后在钦察草原打垮4万罗斯联军。
1232年,决定金国生死存亡与蒙古能否拿下中原的三峰山之战,实际指挥官是速不台,拖雷是统帅。此战,13万金军覆没,速不台夺取开封。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70岁还想杀敌,60岁的速不台也可以。况且,速不台的身体素质非常好,力大无穷,精于骑射,是西征的绝佳负责人。
1235年,60岁老将速不台带着蒙古宗王的后裔去镀金。刚进入钦察草原,速不台就夺取了不里阿耳,蒙哥则对抗八赤蛮。
八赤蛮勇猛无敌,压根不把蒙哥放在眼里,经常袭击蒙古军后路,蒙哥处处被动。要知道,此时蒙哥还没啥经验,对付百战王者八赤蛮,力不从心。
蒙哥不行,谁来搞定呢?当然是速不台,八赤蛮看到老对手速不台来增援,连包袱都没整理,直接逃走,所部溃散。速不台继续追击,八赤蛮逃到海岛上,被蒙哥率兵俘虏。
八赤蛮被擒拿,速不台横扫钦察,然后率兵进入罗斯诸公国境内。攻打罗斯,速不台也非常顺利,莫斯科、梁赞、弗拉基米尔、基辅等城池被摧毁,罗斯臣服。
与罗斯诸公国的战斗,拔都的主要贡献是围攻基辅,用抛石机摧毁城墙,然后入城劫掠,其余都是速不台操作。
搞定罗斯后,速不台留下3万蒙古骑兵驻守,然后把12万蒙古骑兵分成3路,朝着波兰、匈牙利、塞尔维亚、罗马尼亚杀去。
北路主帅是拜答儿,副手是兀良合台(速不台的长子),兵力2万,属于偏师,目标是攻入波兰、捷克,然后与中路军会师。
南路主帅是合丹,兵力4万,从今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境内通过,与中路军会师匈牙利。
中路军,拔都、速不台亲自率领,兵力6万,攻打布达佩斯,拿下匈牙利。如果顺利,则淹着多瑙河北上,打奥地利、德意志,最后打西欧。
北路军人数不多,但将领特别能打,直接攻克波兰首都克拉科夫。接着,双方在里格尼茨进行主力会战,拜答儿、兀良合台以2万兵马,全歼亨利二世率领的4万波兰、日耳曼、条顿骑士团联军,割了几个麻袋的耳朵。
南路合丹,也是进展顺利,如同摧古拉朽,攻无不克。南路劲敌不多,故而没有大型战斗,但路途遥远,且沿途部落袭扰,合丹费了很大力气才进入匈牙利。
无论是南路还是北路,都没能在拔都、速不台与欧洲联军进行大决战时到来。如此,中路军人数虽说有6万,但压力最大,拔都也一度失去了信心。
1241年,拔都、速不台进入匈牙利,直接杀到布达佩斯。此时,贝拉四世已经联络西欧各国,告知蒙古入侵情况,得到法国卡佩王朝及其各地封建主响应。
欧洲中世纪,虽说邦国林立,封君封臣制下,彼此相互倾轧,但面对他们所认为的“异教徒”,还是能联合作战,甚至组建十字军东征。
贝拉四世一顿操作下来,拼凑出10万大军,驻防布达佩斯。如果是防守作战,10万联军足以抵挡6万蒙古骑兵,况且还是本土作战。
对速不台而言,强攻布达佩斯就是找死,想要夺取城池,就必须引诱敌军出城作战,在野战中将其消灭。问题是,如何让他们出来呢?
速不台有的是办法,每天派人到城下叫骂,派骑兵绕城挑衅,并袭击附近村庄,给贝拉四世出难题。
贝拉四世毕竟有骑士精神,爱面子,受不了蒙古人挑衅,便派兵出击。速不台每次都佯装失败,但屡次挑战,没有要走的意思。
如此反复多次,贝拉四世放松警惕,大举出击,速不台则“连战连败”,不断后撤,又不断派兵袭扰,给贝拉四世制造蒙古军虚弱的假象。
连续十几天撤退与袭扰,速不台大军退到了赛约河东岸,贝拉四世军团也倾巢而出,追击到河西安,与蒙古军隔河对峙,速不台完成了诱敌任务。
贝拉四世抢占桥梁,阻止蒙古骑兵袭击,为后续渡河做准备。对此,速不台让拔都正面布阵,自己到下游用羊皮筏渡河,攻击联军背后。
也许是太过自信,拔都率先出击,亲自带兵去抢夺桥梁。双方先弓箭互射,旋即在桥梁上发起肉搏战,短兵相接。
近身格斗,不是蒙古军长项。激战中,蒙古大将八哈秃阵亡,拔都心有余悸,停止争夺桥梁,把部队撤了回来。
拔都派人去告诉速不台,强调敌军人数多,战斗力强悍,应该慢慢来,不要进攻。说好的两面夹击,拔都却想从长计议,速不台不同意。
速不台已经66岁了,他没有多少时间,不同意就此罢手。速不台告诉拔都:“王欲归自归,我不至秃纳河马茶城,不还也。”
速不台很明确,一定要打下去,如果中途停止战斗,贝拉四世大军扎营坚固,蒙古就要处于劣势了,到时自保都困难,谈什么破敌。
老将意志坚定,拔都也只好继续强攻,正面吸引欧洲联军。速不台渡河后,从侧方包抄,先消灭贝拉四世的运输队,然后围攻联军。
速不台此举,让贝拉四世惶恐不安,况且粮食已经被截断,只好固守营垒不出来。蒙古军用抛石机攻打,砸烂这些临时工事,给联军制造恐慌。
几天过后,眼看时机成熟,联军神情沮丧,速不台便打开一个缺口,故意放走他们,给联军活下去的希望。
“围三缺一”,是速不台常用战术,上次是三峰山之战,全歼金军主力。这次,对手换成贝拉四世率领的欧洲联军10万,结果也一样。
贝拉四世看到了“希望”,立刻下令突围,联军急于逃走,阵营混乱。速不台乘胜发起进攻,不断消灭溃逃中的联军,一直杀进布达佩斯。
此战,欧洲联军伤亡7万余人,贝拉四世独自逃走,其他盟军也桃之夭夭。拔都、速不台取得西征以来最大胜利,这次野战大胜利,速不台的威名响彻欧洲。
接着,速不台分兵出击,一支分队攻入奥地利境内,杀到维也纳郊外,与奥地利、波西米亚联军交战,互有胜负。
合丹在大战结束后赶来,奉命追击贝拉四世,把他从克罗地亚赶走。贝拉四世逃到亚得里亚海沿岸,合丹继续追击,饮马地中海。
奥地利还是意大利,这是速不台考虑的两个进攻方向。一顿思索后,速不台与拔都决定,先沿着多瑙河作战,肃清后路敌人,然后杀入日耳曼以西,让蒙古骑兵踏遍欧洲。
人算不如天算,正当拔都、速不台谋划下一步作战方案时,窝阔台大汗病逝消息传来,蒙古只能停止西征。因为,他们要返回草原,参加忽里勒台大会,选举新一任大汗。
蒙古第二次西征,从1235年到1241年,蒙古骑兵杀了6年,让整个东欧匍匐脚下,合丹王子一度抵达地中海沿岸,创造了新的奇迹。
这次巨大胜利,主要是速不台的功劳。拔都虽然是主帅,但听速不台言听计从,没有这位老将帮忙,拔都不会取得如此成绩,更不会名震欧洲。
不可否认,拔都也是一位优秀将领,但达不到速不台的档次。速不台返回草原,拔都与贵由矛盾很深,故而留在钦察,建立自己的汗国。
速不台回去之后,拔都没有新的战斗记录,直到1256年病逝。术赤家族下一次参与大规模会战,要等到1262年。这一年,别儿哥大汗率20万人马攻杀旭烈兀,双方在南高加索决战,旭烈兀战败。
蒙古四大汗国,以术赤系的钦察汗国最强,术赤、拔都、别儿哥、忙哥帖木儿、脱脱迷失都很了不起。这一切都要感谢这位史上征战范围最广的名将,钦察汗国的基本盘,是速不台打下来。